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汶川大地震的前期报道中,没有组织,没有号召,全国人民自发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着每时每刻的灾情报道,并时而为之泪下.这种自觉意识是人的良知的再现与复苏,每一个人的良知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便是我们平时所倡导的精神文明.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精神文明是通过媒体报道事实真相而自发地进发出来的,这种宝贵财富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总结的.  相似文献   

2.
冯诚 《新闻前哨》2008,(4):12-12
“良心债”连续多日让读者激动,被读者口口相传,就像一部感人的电视连续剧。看了这组报道。我有三点印象: 第一,报道自始至终弘扬社会道德,每一步进程都是在昭示良知、道德的回归。社会发展到今天.方方面面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让人欣慰的是,社会道德良知并没有缺失。它依然在延续着。  相似文献   

3.
杜颖 《中国记者》2014,(1):91-92
从数十年来的经典人物报道中不难发现,尽管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传播媒介也在变,但人性的一种易感受而不易说出的东西,却始终没有变。而我们就要抓住这种"东西"去打动人。一、不遗余力地寻找所报道人物的"灵魂"有一位作家的话说得好,"每个人的内心都怀有对正义、良知、悲悯、宽恕与自由的向往"。不仅在海南,在中国的每座城  相似文献   

4.
精神,用哲学的语言称之为意识,就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主动精神,也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意识。报纸是一张写满“良知”的纸。记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充满良知的眼看社会;用良知的心悟社会;用良知的笔写社会。主动与被动是一对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动精神,是记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最大化.是记者的良知以及对这种良知的坚守。  相似文献   

5.
吕少威 《新闻世界》2014,(7):348-349
近年来,我国对矿难的报道无论从时效性还是报道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在看到这些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记者良知的界定入手,介绍了我国传统的良知论和记者良知与职业道德的区别,明确记者良知的内涵,阐述记者良知在矿难报道中的重要性,并综述记者良知在矿难报道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日益走向透明和开放的社会里,没有什么比对事实真相的封锁、封闭和掩盖更令人感到与时代格格不入了。新闻记者作为时时把握社会脉搏律动,并向公众报道事实真相,唤醒社会良知的职业工作者,当这种掩盖和封锁发生在自己身边时,我们尤其感到不解和震惊。  相似文献   

7.
经济报道让“人”唱主角是相对于长期以来经济报道的见物不见人倾向而言的。传统经济报道重点关注经济活动的对象——物,因而只见机器不见人,这种没有血肉、没有喜怒哀乐的经济报道是注定没有生命力的。强调经济报道要“见人”,旨在让报  相似文献   

8.
非官方,顾名思义就是区别于官方而言。非官方报道在这里是指民间组织自发地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和消息的一种传播行为,非官方报道力量体现于这种传播行为的过程中。由于非官方报道力量全部来自民间,不受官  相似文献   

9.
所谓自发来稿,应该有3个特征:一是事先未经策划,发稿不打招呼;二是没有什么来头,取舍完全自由;三是作者多为陌生,质量良莠不齐.这类稿子最多、最常见、最普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考验一个编辑的眼力,考验一个编辑的水平,也考验一个编辑的良知.对此,我有3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所谓自发来稿,应该有3个特征:一是事先未经策划,发稿不打招呼;二是没有什么来头,取舍完全自由;三是作多为陌生,质量良莠不齐。这类稿子最多、最常见、最普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考验一个编辑的眼力,考验一个编辑的水平,也考验一个编辑的良知。对此,我有3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以士兵的名义,危急险难敢争先是一名记者的基本责任。“5·12”汶川大地震中,记者的这种责任得到最大程度彰显与检验。汶川地震报道,无论艰苦还是危险程度,都不亚于战地报道,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对严酷环境、独立作战能力的实战检验;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在灾难面前责任与良知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成露 《新闻三昧》2006,(7):28-29
媒体是社会的良知,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在“全民娱乐化”的媒介语境和高度商业化的媒介生态中,作为从业于主流大报的新闻工作者,该充当何种角色,又该坚守一分怎样的职责?格里高利·法弗里说过:“报纸是一群人的完美集合体——包括各种肤色、所有性别、不同经历的人,这些人崇尚公正,对没有希望或没有声音表达他们希望的人充满同情心。”今天并非一个没有深情、浅尝辄止的年代。充满深情地关注贫弱者的利益表达——应当锁住主流大报的编辑记者的视线,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不可忘却的责任。关注贫弱者的利益表达…  相似文献   

13.
普通人、“小人物”报道近几年持续走红,相较于以往的典型报道对政策宣导与“意义呈现”的重视,这些“非典型”报道更注重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这种转变既有对固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反拨、传媒对现实关照的理性与自觉因素,也与受众的审美意识、情感表达及对故事、传奇的需求有关.转型后的人物报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呵护、人类良知与灵魂的守护上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先进人物撑腰鼓劲》是一篇宣传精神文明的好报道。在当前的实际生活中,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先进人物不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而是一些人讽刺、挖苦、打击的目标。这是一种歪风。不改变这种风气,许多人宁愿默默无闻地多干、多作贡献,也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受表扬,当先进。这篇报道旗帜鲜明地提出扶正压邪,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报道应抓具体整体抓李智忠从去年关于济南工商银行文明用语、济南交警文明服务的报道开始,新闻媒体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报道方面,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突出地抓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的报道。现在,这种报道逐渐多了起来,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同时,...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不可能没有灾害。救灾,在客观上彰显了一个国家包括国民的爱心、良知及政府管理水准在内的综合国力。 救灾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健康和尊严看作是第一位的——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人,是一个一个的人;受灾的人和救援的人。  相似文献   

17.
尚杰 《网络传播》2009,(8):90-91
“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有社会良心的人,如果做新闻报道的人是无耻的人,人民就会整天听到无耻的语言,就像在电视上与课堂上某些被灌输的语言那样,那么,长期以往,人民不但同样可以是没有良知的、无知的,更有甚者,也可以是腐败的。”  相似文献   

18.
李雪梅 《新闻窗》2011,(2):85-85
人是新闻事件活动的主体。在电视新闻中,往往通过一连串人物画面的组接来交代整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然而.就是在这种以人物活动为主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常常会有一些没有人物活动的空镜头。这种镜头同其他新闻要素一起,为电视新闻报道增光添彩,其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9.
被评为河南省1993年度好新闻一等奖的四集电视追踪报道《谁帮勇士一把》,在河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电视观众纷纷来信来电,称赞这是一部能够激起人们共鸣,唤醒人的良知的精神文明教育片.一部4集60多分钟的电视节目,为什么能如此强烈地震撼着现代人的心灵,又何以能引起如此之大的社会效果呢?我作为参加该节目的主创人员之一,就本片的拍摄情况谈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人是社会的主宰,最活跃的生产力,又是精神文明的实体和自觉创造者。在报道中,见物不见人,写事不写人的状况还是不少的。应该说,这是忽视人自身价值的一种弊端。还有一种情况,是作者有着热切报道人的愿望,却又难以充分、活脱地反映人的本质。这也是遗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