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新铭  张天林 《垂钓》2001,(11):31-32
笔者刚开始钓鱼时,是这个坑塘去一次,那个鱼池钓两回,“东一榔文,西一捧子”,带有很大的肓目性。虽说跑的地方不少,但多数收获并不理想,尽管偶尔获得丰收,也不知其所以然、数年来,笔者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定场垂钓,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还摸索到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了钓技.增加了钓获量,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2.
关新铭  许方 《钓鱼》2007,(8X):26-27
笔者开始钓鱼时,是这个坑塘去一次,那个河道钓两回。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虽说跑的地方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尽管偶尔也能获得丰收,但并不知其所以然。前些年笔者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了定场垂钓,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垂钓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一些经验。而且还摸索到了不少带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了钓技,增加了钓获量,同时也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3.
孟昭宁 《钓鱼》2004,(9):45-45
笔者垂钓整整10年,每每觉得体力较以往有很大改观。得意之际,总以为是垂钓带来的好处,所以对钓鱼更是如醉如痴,自诩为“钓鱼发烧友”。这样过于投入而又没有节制的后果是身体得不到好好的休息,一朝病发近乎不可收拾,痛定思痛,虽然疾病不是由垂钓而来,但狂热的垂钓影响了休息,降低了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则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自己多年来不健康的垂钓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得出垂钓健身“五不宜”,特细述于后,钓友们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4.
鲫鱼由于分布广泛,性情温顺, 且喜群居群游,咬钩规范,因而成为钓鱼人普遍喜欢垂钓的一个鱼种。特别是近几年来,引来了“台湾钓法”,使钓鲫更是身价倍增。在福建有一种说法:说是“台钓鲫鱼”是钓者达到了“最高境界”。还说“台钓高手”,在任何水域垂钓,“要大要小,要钓什么鱼,随手可得”;更有甚者是评定垂钓技术职称上给以无限提升,许多地方凭新近几年钓鲫“高手”赛累计得分排名列前者,便冠以“垂钓高手”,等等。 笔者也是一位钓鲫痴迷,但对上述种种深感不平。就以“境界”而言,绝不可以什么钓法、钓什么鱼论其高低。姜子…  相似文献   

5.
李领 《中国钓鱼》2004,(5):46-46
用海竿挂“盒饭”垂钓上鱼快、省食、投远不易散饵,且冰冻前后均可施钓,扩充了垂钓时间。但与用其他钓具和垂钓方式一样,除考虑天气和垂钓环境等条件外,“盒饭”钓法自身而言也有诸多因素需要注意。其中就以钓具是否匹配,钓饵是否对路和钓法是否得当最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垂钓实际就此三方面谈些粗浅体会,与钓友磋商。  相似文献   

6.
随着垂钓的普及,商业垂钓场所越来越多。笔者走访了一些渔场(有公企,也有私办)负责人,他们认为有4种人不受欢迎: 一、“关系户”不受欢迎。有些单位和个人借“协作”之名,到养鱼场垂钓,不但钓到鱼分文不付,而且还要白吃“午餐”,如招待不周,就“摔饭碗”(中断“关系”)。一位负责人说:“有些关系  相似文献   

7.
殉钓者     
殉钓,这是一句带有苦涩味的谑称。 太湖流域,是无锡地区人们公认的垂钓胜地,不幸的是近几年中已有3位钓友在垂钓活动中死于非命。事后笔者怍了调查访问,分析事故的原因,确实有值得广大钓友引以为戒的教训。 1990年8月,工某外出垂钓傍晚未归,家人寻找发现他连人带竿俯卧于一池塘水面,已死亡。据笔者调查,钓者是当地农民,过去  相似文献   

8.
马松录 《钓鱼》2013,(9):30-32
春天,是一年之中垂钓的第一个黄金季节,但并非每一个时段(早春、仲春、暮春)的鱼都会轻易上钩。经过多年的垂钓实践与调查,笔者发现,暮春垂纶,比早春、仲春钓鱼困难,鱼获率不如早、仲春高,尤其是在大水域垂钓,每次出征,被剃了“光头”或鱼获量少者(仅二三尾鲫鱼或白鲦)占7%左右。为什么近几年暮春钓鱼比较困难呢?  相似文献   

9.
范宁 《钓鱼》2008,(4):10-11
冬季,历来都是垂钓的低潮时期。尤其是在今年全国大部地区普遍遭遇寒流袭击的情况下,很多地方的钓友们大都“竿漂入库”鲜有出钓了。然而,无论是漫天飞舞的雪花或是寒冷刺骨的冬雨,都阻拦不了部分垂钓发烧友们火热的垂钓热情。就在南京最冷的三九时节,笔者也随部分钓友们共同发烧了一把,来到一养殖池塘内垂钓小鲫鱼。  相似文献   

10.
王国 《钓鱼》2008,(18):44-45
上周六下午接到俱乐部通知:晚七点在某水库大坝夜钓,主攻对象:鲢鳙。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我垂钓三十年来第一次夜钓,第一次学钓鲢子,兴奋之中又带有几分忐忑:不会再当空军吧。整理渔具时,我无端想起了林则徐的名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心便渐静下来,是啊,老夫已逾知天命之年,垂钓三十载,渔获可以吨计,早过了“钓鱼只为鱼”的阶段,参悟到“垂钓之乐不在结果在过程”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深秋,海淀万泉垂钓乐园内,来自北京市钓协、东城区钓协、清华大学钓协、首都新闻记者等63名钓手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国产钓具杯”垂钓角逐。 “让百姓消费得起” 垂钓热的兴起,使得钓鱼场的诞生如雨后春笋,但鱼价的过高,使垂钓爱好者叫苦连天。本次比赛的主办者之一,万泉垂钓乐园总经理本身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当他看到参赛者全是普通老百姓时,高兴  相似文献   

12.
王拴锁 《垂钓》2014,(1):62-63
在垂钓过程中,笔者通过摸索实践,制作了一款专门用于打猪蹄结的小工具,命名为“绑环钩针”。该钩针小巧方便、经济实用,特别适合喜欢钓鱼的中老年朋友及初学垂钓的新手使用。下面笔者详细介绍—下绑环钩针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供钓友们仿制试用。  相似文献   

13.
垂钓的时间久了,便认识了一大帮钓友,尽管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但共同的爱好——垂钓,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钓友一同风吹日晒、风餐露宿,虽辛苦却也苦中有乐,现选择几则钓友垂钓趣事,以博广大钓友一笑。 “塞大吹” “塞大吹”真名叫塞军,之所以叫他“塞大吹”是因为塞军慌报垂钓战绩吹得有点悬乎。给塞军估  相似文献   

14.
尹兆文 《中国钓鱼》2003,(10):36-36
每个钓鱼人在垂钓时,大概都会产生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能够带着“为什么”垂钓的钓鱼人,一定会得到更大的乐趣。 今天选登的两篇有关鱼的“为什么”,是钓鱼人在垂钓实践中得到的答案,可能阐述得有不如科学家精确,但体现的却是我们钓鱼人追求科学的一种精神。 ——编者  相似文献   

15.
垂钓实践中,有过南风天不好钓鱼的体验。但南风天为什么不宜垂钓?却一直懵懵懂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1994年底我退了休,终于有了探索的条件。从1995年3月中旬到1996年的1月17日(即“三九”的第九天),我外出垂钓一百七十余次。垂钓过程中有意识地记录了一下每次出钓的天气变化情况和垂钓结果,在不断的记录、对比、研究过程中,渐渐找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对“南风天不宜垂钓”有了些新的认识。 一、南风天确实不好钓鱼。无论春、夏、秋、冬都一样。但并不是所有天气情况下都不好钓,只是在特别晴  相似文献   

16.
郭凤 《钓鱼》2003,(19)
如今,呼吁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鱼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仍然有“遭遇污染鱼”(《钓鱼》第18期)和“崩鱼”(《垂钓》第9期)现象的发生,而且在广大钓鱼队伍中这种行为是屡见不鲜。为了使我国的垂钓运动更加文明健康——金秋时节,又到了一年中垂钓的黄金时段,水美鱼肥蟹儿黄,对于热爱垂钓的钓友来说,这个时节正好可以大显身手,过一把钓瘾。而对于那些用垂钓来贴补生计的人来说,却是一次决不可错过的赚钱机会,自然也就要费尽心思来增大自己的捕获量,一方面可以让一家大小、左邻右舍有了下酒下饭菜,另一方面可以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笔者决…  相似文献   

17.
乘船去深水养殖台筏内垂钓,这对于一般的钓鱼人而言,是一件求之不得的美事。这里我合盘端出带有长期实践色彩的“七宜七不宜”,以期对同好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魏亮  晓玲 《中国钓鱼》2023,(9):60-61
<正>笔者所在的城市水系发达,江河密布,一年四季都有不少垂钓爱好者在江河边垂钓。笔者作为一名垂钓爱好者,有空亦喜欢去江边垂钓,但一般选择手竿钓鱼。在湘江边,我曾看到其他垂钓爱好者抛竿钓过,但从未体验过。初次体验抛竿的魅力,还得提到我的钓友吴哥。吴哥是我在区作协交流微信群认识的微友加文友,吴哥经常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在湘江边垂钓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这引起了我的关注。在微信交流中得知,吴哥是一名资深的钓友,在垂钓方面很有经验,而且海竿、手竿和抛竿等各种钓竿都玩得转。  相似文献   

19.
读了《中国钓鱼》杂志1995年第三期常宽同志所写《从鱼护开口想到的》一文,颇有同感。 目前钓鱼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高昂的鱼价着实令众多垂钓爱好者瞠目咋舌,望而却步,这大大影响了许多垂钓爱好者,特别是工薪阶层的垂钓爱好者的垂钓热情,限制了垂钓事业的广泛深入开展。所谓“鱼护开口”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是静下心来研究一下如何解决有偿垂钓中鱼价昂贵与垂钓者囊中羞涩这一矛盾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2日,我与三名钓友正乘船过河时,一钓友所持6.3米“溪川”竿不慎触上了万伏高压线。所幸大家都穿着胶底鞋且竿线一触即开,没有出现重大险情。但那位持竿钓友的手仍被严重烧伤,竿上的钓线竟也熔化了。 “电口”余生虽没有降低我对垂钓的热爱,但却给了我一次深刻的教训,垂钓安全不容忽视。为此,我给碳素竿生产厂家提点建议。 我认为在保障碳素竿优点及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厂家可以用玻璃纤维制作尾节或采用玻碳双层结构制作尾节。如果要保证碳素竿的档次品味,也可以在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在尾节涂上绝缘漆,缠绕上既有绝缘保护作用又带有装饰性的胶布,或者装上特制绝缘手柄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