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一 《科教文汇》2013,(17):40-40,42
当代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本文试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中酒文化教学的改革实践,使学生了解黑龙江酒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相关的记录、调查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其文  刘俊杰  吴玉鸣  徐伟 《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在分析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总结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基于区域的视角,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民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类别,并考虑行政区划因素,建立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包括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三江龙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东兴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和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原地活态整体性保护和传承.最后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规划和建设需要注意的6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完成《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附录的大型电视记录片的基础上,对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摄像师的素质以及其对影像的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在影像记录中如何体现,怎样运用影像对过去时空的创造性表述都是把握好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影像记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精神价值得以完美体现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为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保存、延续和发展,应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现行知识产权法,形成立体交叉保护态势,最大程度满足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团体、个人或国家获得精神利益和经济利益,从而避免因其他主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肆意进行商业化或其他方面的利用,损害到国家、民族与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六安市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分析,提出了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优势,并具体的提出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提高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方法/过程]以青海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3项为研究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分类和整合。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存在的形式和内容的特点,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的优化策略。[结果/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服务平台的功能设置包括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检索、知识浏览、知识编辑与更新、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自媒体和二维码技术的应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库要加强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探索知识库构建的主要技术与系统的开发方法,并开展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科学、伦理、经济价值,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利用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稳定的学生群体、现代化的先进设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优秀的高级人才优势,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分析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及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包括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采用数字叙事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区内人民热情团结的文化传统。在当前信息时代下,以数字化的手段记录、还原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国内的非遗数字化现状入手,并以知识图谱为例,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作出分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新的风貌让人人都可以用数字化方式领略西藏文化的巧思与积淀,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魏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7):158-159,161
文章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兴、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加强对它的保护;同时分析了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提出了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并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潘觉敏 《情报探索》2011,(10):98-100
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含义,以端砚为例分析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提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措施,并就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作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同志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校园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就武术校园化发展对于学生和武术传播的重要作用进行说明,分析武术校园化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关系,指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将会促进馆藏资源多元化,并提出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和教学界着力研究的课题。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质文化的理论探讨,缺少必要的调查分析,对英语教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研究极其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英语教学中的传播方式能有效地保护和普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英语教师和学生应该加强文化意识,改变重功用轻文化的思想,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积极学习和传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14)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现状分析,深入研究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在开展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将VR技术融入民办高校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构建中,并结合VR技术的特点,总结归纳VR技术与高校教学和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融合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易斌 《今日科苑》2007,(2):83-83
长沙弹词是濒临失传的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院旅游系聘请彭延昆老先生传艺,组建"校园长沙弹词十二乐坊",使长沙弹词焕发新生,探索出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徐飞 《情报科学》2021,39(12):179-186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挖掘与共享利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振兴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数据库中2003-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 研究现状、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趋势。【结 果/结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增长势头明显,研究主题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文 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创新/局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表明 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频次较少,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联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陈哲 《现代情报》2013,33(1):129-131
文章在阐述构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管理平台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的归档范围和内容,探讨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思路及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平台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贴吧     
贴吧 《世界发明》2007,(11):92-9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一概而论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对较晚,力量较薄弱。我国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流动的活的文化遗产,在其保护上往往带有极大的复杂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不能对其进行全盘保护,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核心所在。现今的昆曲之所以面临着危机,其根本是滋养昆曲生长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其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所以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挥文化的包容性,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只有这样像昆曲这样的非物质文化才能得以传承。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306c001000bnq.html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南通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置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市旅游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文化内涵开发不够、与其他旅游产品整合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旅游者需要以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