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战火神山     
正武汉!武汉!武汉!要彻底拿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武汉一战必须胜利!1月23日,武汉市紧急决定,参照当年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迅速在武汉建立起一所专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医院,并将它命名为"火神山"。根据规划,"火神山医院"建成后,总建筑面积为3.39万平方米、架设箱式板房近2000间、可收治1000名病患、各项医  相似文献   

2.
正在2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防疫专家首次明确提出气溶胶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之一。消息一出,"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的论调慌慌张张地占据了网络。论调吓人,但真的是这样吗?别慌,先听听下面这些知识点。气溶胶有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如果你没听说过气溶胶,你一定听说过它的"亲戚"PM_(2.5)。但气溶胶不只是固体微粒。当人们日常说话、大笑、唱歌、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液滴也会形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疫情传播控制效果明显,但不能掉以轻心,应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如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避免病毒有可乘之机。针对门把手、鞋柜等可能成为新型冠状病毒中间"宿主"的情况,我设计了多功能物联网消毒门禁。一、方案设计1.门禁消毒门禁系统包括门把手和鞋垫。借助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实现有人使用门禁后能自动消毒。  相似文献   

4.
正流言: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所以疫情期间不能开窗通风,否则很容易被传染。真相:《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气溶胶是非常微小的液滴或固体颗粒,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微粒中含有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等的被称为生物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春节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不同寻常,我们不能出去玩,不能和小伙伴聚在一起吃美味的大餐……而罪魁祸首是新晋"怪兽"——新型冠状病毒,它到处乱窜,每到一处,就让那里的人们生病。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是何方怪物?它为什么如此张狂……我们一起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这个可怕的"怪兽"!冠状病毒家族的新成员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其表面的突起像国王头上的皇冠而得名。  相似文献   

6.
王一维  冷杰 《发明与创新》2020,(4):F0003-F0003
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同学们虽然宅在家,却没有闲着。它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奇招对付病毒,并用手中的画笔画了下来。神奇校车,前方有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爷爷和同学们马上坐上神奇校车,火神和雷神在车外为他们保驾护航。不一会儿,新型冠状病毒就举白旗投降啦!  相似文献   

7.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国外生命科学预印本平台medRxiv、bioRxiv引发的舆论事件为例,分析预印本平台的舆论治理困境。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社交式传播、大众媒体的聚焦式传播、普通公众的误读式传播使预印本平台陷入了舆论治理困境。预印本平台应整合平台力量,加强内外联动,增强主体意识,提高传播门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发明缘由: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在电梯轿厢这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人们频繁按电梯按键,导致电梯按键成为可能的高危传染源。要是手不直接接触电梯按键,也能按下电梯按键就好了!于是我制作了按电梯神器——防传染电梯按钮,用它按电梯按键非常方便,还能及时消毒呢。  相似文献   

9.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2020年上半年迅速传播,给中国乃至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估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及其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我们选择中美两国的数据进行对比,两国不同的防疫措施所带来的防疫效果存在差异;对于疫情对经济影响,我们选择对我国餐饮业营业额增长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进行预测,得知全球性疫情对我国乃至其他国家经济生活方面均有着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医药临床     
正增加社会距离对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影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课题组开展了人群接触模式的变化塑造新冠肺炎爆发的传播动力学相关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Science。通过对武汉和上海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增加社会距离引起了人群行为的改变,可大幅降低人均每日接触的  相似文献   

11.
氯喹是一种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药物,还具有抗炎、抑制免疫、抗感染等作用。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来,氯喹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程度使得氯喹再次映入公众的眼帘,故而作者对氯喹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以助研发人员更为快速获取有效药物,使企业在制备氯喹产品时规避侵权风险。老药氯喹的研发较为成熟,各年份的专利并无大幅涨落;近年来有关氯喹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其抗肿瘤、抗疟疾等方面的药物联用;关于氯喹的制药用途专利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关注重点,文中对部分重点专利进行了介绍;涉及氯喹的核心专利(如化合物或制备方法)早已到期,仅生产或制备氯喹原料药不会存在专利侵权风险,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对于医药企业来说,需重点关注氯喹药物剂型的相关专利,避免在药物生产过程中侵犯他人专利权。  相似文献   

12.
国外科技     
《今日科苑》2013,(6):7-7
荷兰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途径有助于开发出全新疫苗阻止此类病毒的传播 最近,荷兰伊拉斯姆斯医疗中心(EMC)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识别出一种新的致死性冠状病毒(hCoV—EMC)感染细胞的途径,有助于从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角度深入研究该病毒,促进治疗策略开发,帮助人们抵抗这一最新出现的疾病风险。相关论文发表在2013年3月14日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自2019年12月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全国上下紧急动员应对疫情,医药界迅速启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以及相关诊断治疗药物的研发。本文基于以往关于SARS-CoV和MERS-CoV的文献信息以及最近公开的2019-nCoV研究结果,跟踪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冠状病毒治疗性抗体的专利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冠状病毒防疫领域发明人技术合作现状的研究,探索该领域中核心发明人技术合作特征,对于冠状病毒防疫领域可持续发展、提高科研成果产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使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专利信息共享平台3403条专利申请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领域核心发明人技术合作网络度中心度、结构洞特征及关系网络演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冠状病毒防疫领域发明人技术合作力度较低,并存在区域化与阶段化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SARS-CoV-2病毒感染对全球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疫苗接种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球用于人类接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其中灭活疫苗中加入了铝佐剂,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反应。文章主要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研究现状及疫苗应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相关研究进展,结合新型城镇化特点,界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特征及体系构架,剖析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是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外生动力,为其提供条件支撑,推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精准把握农村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立体化、传播受众个性化以及传播效果精准化等特点,加快搭建包含信息供给能力、信息传播效果及信息受体能力的农村信息传播能力体系框架;进一步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供给渠道拓宽、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农民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推进农村信息传播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自2002年的SARS到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性的传染病不断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并受到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从中学生物、地理和道法的基本知识分析得到导致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流行的3个点:1.病毒侵入,2.地理环境,3.民不懂法。结合初中知识及传染病知识的普及,以中学生的视角,提供国人一个可操作性强的防疫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结合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分析图书馆常见病原微生物以其主要传播途径的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的卫生管理和疫情应急进行了论述,以期有效阻断疾病传播,为读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后,俄罗斯卫生部网站上发布的《新冠病毒(2019-n Co V)预防、诊断和治疗》文件中提到:"新冠病毒是一种由蝙蝠的冠状病毒与未知来源的冠状病毒重新组合形成的病毒。"有人将此解读为:俄方认为目前的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其实是指,新冠病毒不是一种全新的病毒,而是一种原本存在于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2003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二者在致病原因、流行性、传染性、致病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属中医的"疫病"范畴。中医药作为我国特有的诊疗手段和传统优势,在国内抗击SARS和COVID-19的阻断疾病进展、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都展现出较大的优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期间中药领域的发明创造大量涌现,本文通过SARS相关的专利申请信息,分析防治COVID-19相关中药的专利申请前景和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