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周翼翔 《科研管理》2022,43(2):18-26
    基于创业者对创业政策的认知和利用现状,从供需匹配和感知价值两个角度入手,构建了“认知-利用”落差情境下的创业政策效果评估模型,并选取浙江杭州、宁波和台州地区236家新创企业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供需匹配”和感知价值失调既是现阶段中国创业政策“认知-利用”落差产生的直接原因,也是影响中国创业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2)“供-需”匹配度除了对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形成直接的调节作用外,还通过感知价值对其产生间接的调节作用:高供需匹配度比低供需匹配度、高感知价值比低感知价值更能推动创业绩效的提升;(3)对新创企业而言,创业政策的效果更多地体现在成长绩效上,其对生存绩效的促进作用有限。研究结论对政府优化创业政策,增强创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黎常 《科研管理》2019,40(8):145-155
摘 要:创业者失败后再创业行为选择广受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本文基于归因理论,以63位具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方法,研究创业失败者对于过去创业失败经历的归因,如何影响他们再创业行为的选择。本文发现将失败归为不稳定的外因,或可控的内因,能更大程度上解释新手创业者的再创业行为决策;将失败归为不可控的外因,能更大程度上解释习惯性创业者的再创业行为决策。不同创业经历的创业者失败后再创业行为决策,受到创业者对失败归因的不同维度组合的影响。本研究为中国情景下创业者失败后再创业行为选择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洞悉创业风险对创业者决策行为影响的内在机理,揭示创业风险影响创业决策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把风险感知和风险倾向两种被营销领域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引入研究之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创业者面临的创业风险,创业者的风险感知与风险倾向,以及二者对创业者决策行为影响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风险感知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即当创业者感知到损失时与创业决策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创业者感知到收益时与创业决策行为呈正相关关系.风险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者创业行为,并与风险感知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创业者的决策行为之中.  相似文献   

4.
创业者失败后再创业行为选择广受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本文基于归因理论,以63位创业者的创业失败经历作为二手资料来源,通过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方法,研究创业失败者对于过去创业失败经历的归因,如何影响他们再创业行为的选择;并另外对5位有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进行案例访谈分析。本文发现将失败归为不稳定的外因,或可控的内因,能更大程度上解释新手创业者的再创业行为决策;将失败归为不可控的外因,能更大程度上解释习惯性创业者的再创业行为决策。不同创业经历的创业者失败后再创业行为决策,受到创业者对失败归因的不同维度组合的影响。本研究为中国情景下创业者失败后再创业行为选择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科技型新创企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但科技创业者的认知与行为方式触发创业成长的作用机理研究尚不充分。在253个科技创业者调研样本基础上,基于卷入理论和嵌入理论,探讨科技创业者创业双重卷入、资源网络嵌入与创业成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科技创业者创业情境卷入和创业行业卷入均能显著促进创业成长;资源网络嵌入在创业双重卷入与创业成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创业情境卷入与创业行业卷入交互效应通过资源网络嵌入提升了创业成长水平;创业行业卷入通过资源网络嵌入对创业成长的影响作用大于创业情境卷入通过资源网络嵌入对创业成长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和"利用"两方面,对现有创业政策展开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估,并找出影响创业政策实施效果的具体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政策的"供给-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创业者对创业政策的知晓度较高,利用度偏低,存在"认知-利用"落差;由创业经历、环境动荡性、竞争强度、信息对称度、政策预期收益和利用成本引发的供需匹配度失衡既是影响创业政策利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创业者熟知创业政策却不愿利用的内在原因;政策的预期收益和利用成本影响创业者的决策行为,且差异较大.具体来说,在决定是否利用政策时,创业者首要考虑的是成本而不是预期收益,而在确定利用程度时,选择顺序正好相反.探讨创业理论和评估理论文献的同时,对优化创业政策的制定思路以及创业者的创业实践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失败是创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更好地挖掘创业失败的价值,本文探究了连续创业者的先前创业失败经历对其后续学习行为的影响,并从创业者不同的归因倾向出发,探究了失败经历对失败后学习行为影响的边界条件。基于创业学习理论和归因理论,对181位创业者的调研结果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创业者失败经历对于该创业者后续创业活动中的探索式学习行为有促进作用,抑制了利用式学习行为。而在失败后,失败归因对于创业失败经历和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当创业者将失败原因更多归咎于外部归因时,创业者更倾向于采用探索式学习行为,而不倾向采用利用式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8.
创业意图是预测创业行为的最好指标,但现有研究更多的考察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忽略了创业机会的性质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基于个人因素和机会因素整合的视角,构建了特质性调节定向、感知机会创新性与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模型,探讨了感知机会创新性对创业意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调节定向在感知机会创新性与创业意图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感知机会创新性与创业意图呈正相关;(2)创业者特质性促进定向正向调节感知机会创新性和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2)创业者特质性防御定向负向调节感知机会创新性和创业意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从新的研究视角丰富了创业意图研究,有助于探寻感知机会创新性转化为创业意愿的有效途径,对创业政策的制定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创业实践中,往往存在经历和禀赋相似的个体,创业行为却存在很大差异的现象。基于此,以情境知识为视角,引入积极情绪,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尝试解释情境知识与创业行为倾向的具体作用路径和影响机制。并基于197份有效问卷数据,利用Bootstrap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潜在创业者情境知识对创业行为倾向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创业诊断在潜在创业者的情境知识与创业行为倾向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且为互补中介;积极情绪对情境知识、创业诊断和创业行为倾向的中介作用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即潜在创业者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积极情绪时,创业诊断在情境知识与创业行为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0.
具有失败经历的创业者是否更倾向于挑战创新程度更高的创业活动?现有的研究结论莫衷一是。本文引入前景理论提出,失败经历会影响创业者的框架效应与反射效应,进而影响其后续创业类型的选择。通过匹配全球创业观察组织(GEM)、世界银行和松—紧文化三大跨国数据库,本文构建了混合截面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创业失败经历会推动创业者选择创新型创业。与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是,紧文化和个人创业失败恐惧都会强化上述关系。本文从前景理论视角揭示了失败经历对后续创新型创业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丰富了创业失败经历的潜在“价值”的研究,并进一步补充了创业失败的分析框架和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学术创业包括多种类型,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加强学术创业模式差异化成因、相互关系和转换机制的研究,具有理论和政策应用价值。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角色认同、注意力基础观、资源编排等理论,从注意力分配结构、资源编排方式、行为三方面维度,解释学术创业模式差异性的原因。从动态过程视角,探究角色重构与学术创业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学术创业多种类型可由学术创业者角色认同、注意力焦点和资源编排方式三个维度特征来界定。学术创业者的自我角色认同是决定其学术创业行为的根本因素。学术创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学术创业者在接触和了解市场过程中推动角色重构,选择合适的学术创业方式。角色重构过程中,由于价值导向、资源编排模式转换,促使其学术创业具体方式发生转变。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分析模型解释学术创业模式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各类模式的内在关联,描述学术创业模式转换的时序性特征及驱动机制,深化了对学术创业发展规律的认知,对于进一步优化学术创业政策环境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创业者双元价值内在逻辑冲突对于初创期社会企业发展的影响尤为关键。本研究以12个已经具有相对完善治理结构的社会企业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在双元冲突视角,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提炼社会创业者角色身份和价值身份两个关键要素,探究单一型、混合型、平衡型社会创业者在社会创业意图、机会识别、信息反馈等方面的策略,并从社会创业价值平衡的相对平衡性、绝对强度两个维度,分析不同类型的社会创业者如何构建双元价值平衡模式。研究结论不仅为社会创业的多元选择和策略提供了解释依据,而且为社会创业者的创业路径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提升消费者价值感知以吸引消费者投资,是广大众筹创业者解决融资困难问题的关键。基于线索理论,探究直接影响消费者感知价值的低范围产品线索如何影响众筹融资绩效以及高范围创业者线索的调节作用,基于国内主要产品众筹平台之一摩点网的2 895项众筹成功项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引起消费者功能性、象征性、体验性价值推断的产品可观察性、稀缺性、体验性线索均能促进众筹融资绩效;创业激情促进产品可观察性、稀缺性与众筹融资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创业经验削弱产品稀缺性与众筹融资绩效的正相关关系,促进产品体验性与众筹融资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基于众筹情境,区分了线索类型和内容,揭示了产品价值线索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关键作用以及高范围线索对低范围线索预测力的影响,同时探索了众筹融资绩效的最佳观测指标组合。研究发现为广大创业者解决融资困难难题提供了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社会资本,信任具有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者心理安全感、促进信息传递以及激励创业合作等作用,是影响创业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差序格局”较为突出的农村地区,创业者在与利益相关者互动时往往面临着棘手的人际信任问题,但现有文献对于农村创业者如何构建人际信任却缺乏探究。鉴于此,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程序对CCTV《致富经》栏目有关创业者遭遇和解决人际信任问题的52个创业故事进行编码分析和理论提炼。研究发现,首先,创业者在农村创业过程中往往面临源自社会制度、个体特征和互动经历的信任问题;其次,获取认同意愿、利用第三方媒介、采取可信赖行为以及进行情感沟通等行动机制及其组合有助于创业者解决不同来源的信任问题;最后,采取上述行动机制及其组合亦有助于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知信任和/或情感信任。本研究构建的“信任问题情境-信任构建行为-信任结果”理论框架丰富了农村创业情境下的信任问题研究,并为农村创业者提供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15.
创业导师是中国“双创”战略实施的重要人才资源。本文通过对28家众创空间负责人的访谈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分析了“双创”背景下创业导师特质结构,依据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了创业导师特质对创业者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师特质对创业者的影响由特质结构(专家型特质、关系型特质、公益型特质)、创业储备、创业心理和创业者行为共同构成;经历了外在影响、内在影响和突破自我三个过程,且在不同过程中对创业者发挥的影响力的要素有所不同。创业导师的这三类特质在外在影响过程改善了创业者的创业储备,进而对创业者心理产生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心理在内在影响过程产生变化(积极的),并最终在自我突破这一过程实现了创业成效的进阶。最后,从创业导师辅导过程、创业导师选聘、创业导师培育三个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曲婉  冯海红 《科研管理》2018,39(10):12-21
本文首先建立了创新创业政策对微观创业行为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7-2016年间58个国家的580个观测样本开展经验验证,验证了创新创业政策对早期创业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创业资本和能够感知的创业机会对早期创业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2)创新创业政策并非直接作用于创业活动,而是通过增强创业资本和创业机会对早期创业行为的正向影响,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3)国家发展阶段、创新创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创新创业文化也对全社会的早期创业行为发挥了重要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行为研究的内容,也为结合创业行为特征开展创新创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心理模拟和替换以预测和推理未来,并为未来行为和事件提供指导的认知机制,可为失败情境下探索创业者的思维和认知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基于203位具有失败经历的连续创业者及其创业企业的经验数据,检验哪些因素会导致创业者失败后产生反事实思维。研究表明,失败后内部归因、创业者自我效能感以及经济成本均正向影响创业者的反事实思维,而失败时间对反事实思维产生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反事实思维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身处失败阴霾的创业者从失败中获益也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探究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作用机制,以及市场环境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创业自我效能越高,创业者越偏好产品研发;创业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关系感知、机会识别、能力感知和风险容忍;市场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中存在显著差异,在OECD国家正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而在非OECD国家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环境开放性具有资源获取、约束降低、需求增加与竞争增强效应,正向调节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导向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回顾了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关于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经典社会学理论对于之后研究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采用创业社会心态调查的数据分析当前创业者的特点和创业环境的特点;对创业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创业动机、户口等方面的分析发现,目前并未形成一种新型创业者,潜在创业者与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创业者认为当前环境非常适合创业的比例较低。人们感受到较大的创业风险,创业积极性不高。创新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创业者中选择创新型创业的比例并不高,从政策层面上推动大众创业要以更广泛的创新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徐巍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00-109
随着我国鼓励高校教师在岗创业系列政策的出台,如何平衡学术与创业的关系,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社会服务的高校职能是摆在众多学术创业者面前的难题.对此,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为案例库,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多位正在进行学术创业且企业创办时间超过3年的学术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查阅、收集相关高校及其所在地区的公开资料,进行多案例比较分析,构建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通过创业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等战略导向的选择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术创业者对于外界创业环境的感知和自身内在的职业适应力发挥了调节作用.因此,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学术创业的成功.鉴于扎根理论的局限性,未来仍需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