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应该会在朋友圈、社交群里看到各种各样的谣言,比如"双黄连口服液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每天喝红糖、生姜、葱白、大蒜熬的水,感染病毒的概率几乎为零",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说2月11日是唯一可以让扫帚站立的日子"。这些谣言千奇百怪,我们该如何识别呢?  相似文献   

2.
范志红 《百科知识》2013,(16):33-34
酷热的夏季,几乎每天大家都会吃各种美味的水果解暑消渴。但只要说起吃水果的事儿,马上就会有一大堆问题接踵而至:饭前吃水果会伤胃吗?饭后吃水果,水果会在胃里发酵吗?是不是有些水果空腹时坚决不能吃,比如樱桃、番茄和橘子?有些水果特别适合饭后吃,据说里面的酵素会帮助消化?晚上吃水果伤身体,早上是"金水果",晚上是"烂水果"?水果必须饭后两小时吃吗?  相似文献   

3.
正流言:疫情期间,消毒越彻底就越安全;将消毒喷雾直接喷在身上,等于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在街道绿化带大面积喷洒消毒剂,出门就不怕病毒侵袭。真相:对杀灭新冠病毒有效的消毒剂主要有过氧乙酸、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合氯消毒片、金属型消毒液、  相似文献   

4.
饭后马上吃水果人们有一种习惯,饭后都喜欢吃水果,说是有助消化.而科学家们却指出,这是不科学的说法.水果中含有大量单糖类物质,很容易被小肠吸收,但若被饭菜阻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导致胃部不适.正确的方法是水果宜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食用.  相似文献   

5.
正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或还未被证实的消息,谣言传播是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当前国内谣言传播研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兼具现实意义。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类谣言伴随着疫情蔓延不断传播,与疫情共同影响着民众心理。相关谣言一度成为舆论焦点,谣言传播研究也随之展开。本文基于32篇以疫情为背景的谣言传播研究文献的分析,总结当前国内谣言传播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暴发后,俄罗斯卫生部网站上发布的《新冠病毒(2019-n Co V)预防、诊断和治疗》文件中提到:"新冠病毒是一种由蝙蝠的冠状病毒与未知来源的冠状病毒重新组合形成的病毒。"有人将此解读为:俄方认为目前的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其实是指,新冠病毒不是一种全新的病毒,而是一种原本存在于动  相似文献   

7.
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重要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具有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抵御新冠肺炎病毒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觑。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新冠疫情前和疫情期间重庆市5所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新冠疫情前与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有所改变,跑步、跳绳、瑜伽成为主流;(2)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频次比例均高于疫情前;(3)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都较为积极,对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较高;(4)疫情期间,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以燃脂塑身与增强体质为主要动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在疫情前与疫情期间的体育锻炼情况,从而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此推动体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1,(17):31-35
进入4月以来,新冠病毒所引发的疫情在印度大规模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分析印度疫情时指出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没有执行有效的隔离措施,二是新冠病毒发生变异. 双重变异病毒危险有多大 所有微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导致人们生病的病原体,如病毒和细菌的变异更是频繁而迅速.新冠病毒就是一种变异较快的病毒.现在究竟有多少种新冠病毒变异体,没有也不可能有确切的数字,研究人员估计有数千种.  相似文献   

9.
正流言:孩子不喜欢吃水果,很多家长就会通过让他们喝各种果汁的方式,来"弥补"缺失的营养。真相:各种果汁饮料,包括自榨的果汁,都不能代替新鲜的水果。果汁饮料的配料中,水和果葡糖浆这两种成分的比重是最大的,果汁含量其实很少。而鲜榨果汁在捣碎和压榨的过程中,会使水果中的某些易氧化的维生素遭到破坏,导致营养成分的缺失,并且鲜榨果汁中基本不含促进肠蠕动的纤维素。所以,果汁并不能完全代替水果食用。在不便吃水果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果汁代替一下,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吃水果,建议每天吃200~400克。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有许多患者因新冠病毒感染后眼部不适前来就诊并询问:“我眼睛红、分泌物多,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吗?”“我新冠感染康复后,发现眼睛看不清了。”“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这一话题也冲上了热捜。也有核酸阴性的眼病患者“全副武装”地来看病,他们戴着眼罩、面罩,生怕病毒“钻”入眼中。那么,新冠病毒会感染到我们的眼睛吗?它又会不会通过眼睛感染到全身呢?下面我们来解答以下几个疑惑。  相似文献   

11.
正多吃水果就能不生病?瞎扯。长得胖就会提早终结生命?胡说八道。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不见得。关于健康我们有许多认识可能并不科学。让我们拿着放大镜,仔细看看身边这些关于健康的观点到底对不对。多吃水果,就能保持健康?俗话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水果中含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等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对一个人保持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得知妈妈周末要带自己去动物园,诚诚可高兴了。“哇!终于要去见可爱的小动物了,我要给猴子带香蕉,给小松鼠带坚果,给……”诚诚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妈妈打断了:“诚诚,不能带这些食物去动物园喂动物,其实,投喂对它们来说是一种‘伤害’。”到底能不能投喂动物园里的动物呢?真相:动物园的饲养员会按照科学配比给动物定时定量投放食物,我们无须担心动物会饿肚子。我们投喂的零食、水果等食物往往热量和盐分过高,动物园圈养的动物的运动量有限,食用后会发胖、生病,所以动物园是禁止投喂动物的。  相似文献   

13.
夏华东 《金秋科苑》2012,(9):118-119
水果不但可以美容养颜,而且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男女老少的必备之选。但是专家提醒说,老年人吃水果的好处不少,但老人吃水果也是有讲究的。 一 两个误区 食用水果应遵循“新鲜、时令、多种、适量”的原则。要想充分发挥水果的健康益处,就得避开以下两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正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人都"宅"在家里,居家锻炼成为很多人增强体质促健康的重要手段。于是,有说法称"居家防疫特殊时期,提高抵抗力的有效方法是进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这真的科学吗?大强度运动可造成"开窗期"科学研究表明,那些中等强度的、有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15.
饮食不健康可能会引发可怕的病症,同样饭后的一些小习惯有可能成为你健康"杀手"。吃水果:很多人都喜欢饭后吃点水果,这是种错误的生活习惯。食物进入胃以后,需要经过1到2小时的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前吃进的食物阻挡,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时间长了,会引起腹胀、腹泻。  相似文献   

16.
有些水果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不能空腹食用,否则会危害人体的健杨峰康。当你感到饥饿时。请不要选择下列水果食用:香蕉:由于香蕉含有较多的镁元素,空腹吃时,可使人体中的镁元素突然增高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柑橘:柑橘中含有大量的有机酸,空腹时食用,会使胃酸增加,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西红柿:由于西红柿内含有丰富的果胶、柿红酸及  相似文献   

17.
水果的好处,似乎说都说不完:可以美容养颜,可以帮助消化,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许多人更是借着吃水果来减肥,认为它好吃、会饱,却不会太过滋补。水果成了健康、美容、减肥的万灵丹。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你揭开水果减肥美容的八大偏方的真相,让你明白:水果是好东西,但却不是万能的,过分依赖水果,非但不能减肥美容,还可能对你的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正不知源于何处,也不知起于何时,因为有了手机自媒体的推波助澜,谣言传播的效率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打开手机,各种谣言不期而至,因此我们也很有必要澄清一下,告诉大家谣言背后的真相。这次先聊聊关于辐射的话题。仙人球有啥神通能防辐射?有网友说仙人球生长在沙漠里,除了耐旱,还能充分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因此在电视机、电脑旁摆放仙人球,也能防止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专家们坦言,还没有明确的特效药。但是医药工作者们并没有放弃,中西医各显神通,老药新用也来解燃眉之急,最近一个阶段,一些药物已陆续进入人们的视野,有肯定,也有质疑,到底谁会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救命稻草"?特免血浆制品从临床病理发生过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杀灭和清除病毒。"血浆治疗"是把治愈康复患者富含抗体的血液经过处理再输给其他患者的一种被动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加强与各国科研资助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大力推动国际科学界携手开展对新型冠状病毒研究的科学攻关。1厚植友谊,增进国际科学界理解与互信2020年2月至4月,自然科学基金委分别联合德国研究联合会(DFG)、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以联合声明的形式呼吁中德、中英科学界合作共抗疫情,推动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发声支持中国抗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