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国37个工业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工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当前我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能够引致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环境规制的研发投入引致效应还不够充分,进而对工业经营绩效不能产生促进作用。而且,环境规制对不同工业经营绩效的直接影响存在着差异。本文的发现说明,"波特假说"提出的严格且适宜的环境规制将通过引致企业技术创新,抵消遵循成本,进而能提高经营绩效的观点在我国工业行业目前没有得到支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构建进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外生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和行为选择的影响.考虑了具有不同创新收益函数、创新成本函数并向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的两类企业,分析了贸易壁垒对不同类型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外生性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条件下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和行为选择主要受其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初始产品质量水平与进口国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创新成本对贸易壁垒的敏感度系数的影响;市场份额对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和行为选择具有正向作用,而初始产品质量水平与进口国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和创新成本对贸易壁垒的敏感度系数则对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和行为选择具有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余伟  陈强  陈华 《科研管理》2017,38(2):18-25
利用中国37个工业行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步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产业经营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能够引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是,环境规制的创新引致效应不够充分,导致对产业经营绩效没有产生促进作用。另外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的不同经营绩效指标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的发现说明,“波特假说”提出严格的环境规制将通过引致技术创新,部分甚至是完全抵消环境规制施加给的成本,进而能够提高经营绩效的观点在我国目前没有得到支持。最后,探讨了相应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4.
绿色壁垒引致出口产业链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除去贸易保护动机,绿色贸易壁垒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进口国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体现了进口市场新兴的绿色需求。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出口产业链跨越绿色壁垒的过程,也是满足进口市场绿色需求的过程。在进口市场绿色需求的拉动下,出口产业链进行的根本性环保技术创新使产业链跃升到更高的技术轨道上,实现了产业链的跳跃式升级。本文结合中国制冷家电和纺织品服装两条产业链成功跨越绿色壁垒的实践过程,建立"需求拉动的产业链创新动态过程A U模型"来分析由绿色壁垒引致的中国出口产业链技术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将技术标准提升到战略高度。行业高校具有人才和科研优势,企业有科技创新、产品由"制造"提升为"智造"的需求。但是,目前行业高校存在大量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理想。而企业研发力量不足,适合市场的实用性高科技产品产出困难。技术标准恰恰是连接行业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技术创新联动的桥梁。文章通过对行业高校图书馆技术标准信息服务现状分析,提出了行业高校图书馆与校内科研管理部门协同;与标准研究院、技检和质监部门、情报信息中心等标准化信息服务机构协同,构建行业高校图书馆技术标准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多渠道开展专业化技术标准信息推送服务。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造技术—环境壁垒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传导路径模型,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壁垒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遵循进口国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势必要求出口国企业支付额外的附加成本,而这些附加成本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从而使其国际竞争力下降;技术创新是出口国企业跨越技术—环境壁垒的必然选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能够部分或全部抵消其附加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份额,从而能够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后,以中国打火机企业应对CR法规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一步验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研究技术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面对进口国设置的技术壁垒,在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博弈中,博弈双方技术创新收益和技术创新成本的主要参数的变化将导致演化博弈策略最终收敛于不同的稳定均衡点,进而影响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进口国对于高技术产品设置的技术壁垒会刺激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且企业出口市场规模越大,技术壁垒下的这种技术创新效果越明显;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控制和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市场规模控制会显著抑制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人力和技术创新物力的增加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而技术创新财力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滞后效应,其促进作用在滞后7期出现,且企业人力和物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大于财力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率指标和基于DEA的Maluquist生产率分解指标,对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行业测度。研究发现:(1)私营企业在大多数行业中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处于优势;国有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相对较多,但在竞争性行业却很少;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刚好与国有企业相反。(2)港澳台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竞争性行业的创新效率远高于国有企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中的创新效率差异不明显。(3)竞争性行业中公有制企业"技术追赶"效应略好于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效应略逊于非公有制企业;在垄断竞争行业在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追赶"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刘志强 《科研管理》2014,35(6):94-101
在分析地区法治环境对企业出口决策影响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运用面板数据、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地区法治环境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法治环境的改善,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降低海外采购合同违约风险等机制,显著地促进当地企业参与出口。另外,所有制形式不同引致的企业契约精神差异,影响地区法治环境对企业参与出口的作用效果,对于与体制内各职能系统联系更密切,相应契约精神较弱的国有企业,地区法治环境改善对企业参与出口的促进作用显著减弱;对于更具契约精神的外资企业,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新技术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用以维持技术领先优势、保持技术垄断地位的战略手段之一,这种管制会对被管制国的技术创新产生巨大冲击。本文选取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围绕国外技术管制政策,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展开研究。实证检验发现,在技术管制政策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均显著增加,但技术创新效率有所降低,且提高了技术创新成本;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受技术管制政策的影响并不一致,生物制药与新材料行业内企业的固有创新路径未发生较大改变,而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相关企业均加大了研发投入,创新效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进化博弈模型研究技术-环境壁垒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环境壁垒在一定条件下确实会激励出口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是当技术-环境壁垒过于严厉时,则会抑制出口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在相同条件下,出口国企业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越大,创新成本越小,技术-环境壁垒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激励作用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技术标准、锁定效应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标准竞争是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运用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机制理论时技术标准锁定的形成机制及锁定的可能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锁定效应下技术标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了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申彪  余妙志 《科研管理》2009,30(5):124-131
摘要:本文在修正的A-J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外资企业技术溢出并不意味着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门槛效应”,通过技术积累越过门槛,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才可促进内资企业技术创新。文章对1999-2006年我国工业企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当行业总体、高、中技术行业未达到门槛值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在低技术行业中这种促进作用却是显著的。最后,文章针对导致上述结论的可能原因及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浙江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数与企业总产值,专利申请量与出口总值,专利申请量与企业总产值三对关系进行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科研开发与标准的制订修订严重脱节、标准化工作得不到企业重视、产品标准未修订或修订周期过长、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率低、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选择标准化必须密切地以技术创新为引导;推动自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型标准体系;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来嫁接外部研究开发资源;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估计了1995—2011年间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了技术标准等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与方向.在证实技术标准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结论:技术标准每增加1〖WTB3〗%〖WTBZ〗,将使得技术创新效率提高0.081〖WTB3〗%〖WTBZ〗;企业规模与新产品出口导向对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在研发活动经费上的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在构建环境规制对两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利用2004-2011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长短期促进效应,但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2)环境规制对技术转化能力的长期促进效应大于技术开发能力,但不同行业的阶段异质性效应明显;(3)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修正效应,技术创新能力向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4)部分行业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出现了长短期不一致的情况。最后,基于价值链视角提出了促进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营商环境的调查数据,从企业研发产出和制度差异双视角实证检验了简政放权与腐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简政放权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腐败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简政放权能够弱化腐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简政放权对腐败引致的负效应有着更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对研发产出低的企业而言,简政放权更有利于此类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根据本文结论,政府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制度环境差的地区简政放权落实力度,简化制约研发产出低企业技术创新的行政审批环节,将技术创新成果交由市场检验.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污染引致政府和公众对绿色创新高度关注以及绿色工艺创新研究较少的背景,本文基于28个制造业行业十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绿色工艺创新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资源约束的调节效应和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工艺创新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资源约束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与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且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显著;此外,资源约束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财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是以吸收能力为中介。本研究拓展了绿色工艺创新理论研究,为制造业行业由绿色工艺创新获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考察绿色技术创新与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产业升级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将其分为价值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和环境导向型3种类型;继而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就绿色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加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效应,同时,绿色技术创新通过马太效应提高行业集中度来实现全行业进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和减少了污染排放,而现阶段出口贸易低端化的现状使得绿色技术创新并不能通过出口作用于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0.
曾德明  彭盾 《科研管理》2008,29(2):97-102
技术创新拉动产业创新集群,技术标准起着桥梁和催化剂作用。网络效应、兼容性、知识产权及消费者预期,决定了技术标准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以技术为基础的经济。高技术产业以协作R&D为工具,技术标准为动力形成分工创新。技术标准的确立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它要带动产业发展,还需要实现有效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标准所有者形成自身技术创新轨道,其它企业实现模仿创新,呈现创新集群现象。这一方面促进高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