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可谓精彩纷呈,27个装备方从、10个空中梯队通过北京天安门广场。与过去两届国庆阅兵不同,此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装备均是技术高度成熟、开始批量装备部队的型号,充分体现了我国现有的军事实力。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4日发表了题为《大阅兵展示"十大利器"》的文章,总结了此次阅兵所展示的装备中,最具亮点的10种武器排行榜。  相似文献   

2.
国方 《科学大众》2009,(10):34-35
空中表演的意义 看到阅兵机场备式飞机紧张繁忙的训练,有人可能会问国庆阅兵为什么要进行大量的飞行训练?花这么大精力进行的空中表演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3.
李万顺 《百科知识》2009,(17):60-62
60周年国庆已进入百日倒计时,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的阅兵。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大阅兵。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将于今年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这将是"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惯例之外举行的阅兵式,规模略小于国庆阅兵式。《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即将到来的大阅兵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在这里,让我们"穿越"到过去,看看中国古代关于阅兵的那些事儿……目的:宣示大明强大实力对一个国家来说,阅兵既是宣示国家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扩大国家影响力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五架"文物飞机"见证中国空中力量发展史这是航展上展出的最"古老"的飞机———"冯如2号"仿真模型机(11月10日摄)。"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于1910年设计制造了这架飞机,并驾驶它成功飞上蓝天。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五架历史悠久的"文物飞机"在众多现代装备之间分外醒目。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1日,我作为北京大学地质系二年级学生,亲眼目睹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那时我在天安门下金水桥前担任纠查工作。2009年10月1日,我又作为中科院院士被邀请到天安门下金水桥旁进行国庆观礼,亲眼目睹了令人震撼的军事检阅和群众游行。60年弹指一挥间,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7月30日,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一场实战化野战化阅兵盛典拉开帷幕。9时30分许,盛大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护旗方队和纪念标识梯队先后出场,引领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9个作战群呼啸而来。一看苍茫大地,奔涌的铁流簇拥一抹鲜红。在29辆猛士敞篷车、200多名官兵护卫下,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8.
2049年9月,马上就要建国100周年大庆了,参加阅兵的机器人战士让老张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不过阅兵彩排也给他带来了一点小烦恼:国庆之前北京地区的地面和空中都会采取临时交通管制,而他上下班却必须通过这个区域。由于瞬间移动系统还处于试验阶段,所以他还不得不开着自己的小飞机往返。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多种重点型号研制取得了新成果,为国防建设、维护和平、振奋民族精神贡献了力量。尤其是近10年中,多种重点型号发动机先后作为国庆50和60周年天安门阅兵的装备,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扬了国威,振了军威。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每日邮报》、路透社2006年11月6日报道,美英两国科学家于11月6日在英国皇家航空协会首次展示了他们合作研制的世界首架"无噪声飞机"模型.该机机身呈流线型,发动机安装在飞机顶部,不仅大大降低了噪音,而且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预计首架"无噪声飞机"的原型样机将于25年内正式推出.……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在2015年9月3日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集中动员1.2万名军人,展示了解放军装备的各种新式武器。首次公开了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等主战装备,歼15、多款无人机、新型空中预警机空警500等也在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12.
王景  李吉亮 《科学中国人》2009,(12):F0002-F0002,1-5
2009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大事之一,无疑是新中国成i60周年大庆。从开国大典上的“万国牌”、“骡马队”,到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的国产新武器、新装备,一条闭兵路,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4次国庆阅兵,每次都刻下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足迹。从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时没有我海军装备受阅,  相似文献   

13.
航空工业作为工业之花,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航空春秋》里记录了1949年那段历史:开国大典的空中阅兵开始了,第一组为9架P51战斗  相似文献   

14.
知趣     
《科技新时代》2009,(9):108-108
8月16日,俄罗斯航展开幕前两天。世界上惟一一支使用重型战斗机作为表演飞机的飞行表演队——俄罗斯勇士表演队的两架苏-27歼击机在空中彩排时相撞坠毁。太可惜了!我喜欢看飞行表演,最喜欢的是两机迎头对飞擦身而过,特想知道特技飞行员是怎么做到的。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你生活在大都市,当面对立交桥上一动不动的"车龙"时,也许,有个瞬间你会脑洞大开:要是能开着飞机上班就好了!这并非戏谑,很有可能是未来的一种真实场景。1997年上映的法国科幻电影《第五元素》就描绘了未来的空中立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私家车在空中飞来飞去。可见,20多年前,人们就幻想过让飞行器进入寻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每逢国庆日、独立日、建军节或者战争胜利日等重要节日,许多国家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阅兵式,或弘扬国威军威,振奋民心士气;或纪念先辈,激励国人;或配合外交斗争,显示不屈斗志。透过这些各具特色的阅兵式,不仅可以领略到各国军队的不同风貌,也能体会到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魅力。1.法国阅兵式法国国庆日阅兵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规模常规性阅兵活动。自1790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汽车上天、飞机入地已不是幻想,一种可穿行于地下的飞机和在空中飞行的汽车,将在21世纪的军事和民用交通领域大显身手。地下飞机我国古典小说《封神榜》中有一位神话人物土行孙,据说他来去都是遁行于地下,可日行千万里。这个神话不久将变为现实。一种利用地下隧道,以时速600公里的地下飞机往返于大都市间的  相似文献   

18.
2018年5月14日发生的川航3U8633航班事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近万米高空,驾驶舱前挡风玻璃突然发生破裂,飞机上所有成员命悬一线,机长和全体机组人员很快稳住局面,驾驶飞机成功返航,创造了世界民航史的奇迹。2019年国庆期间,改编自这一传奇事件的电影《中国机长》上映,短时间内便从诸多同期优秀电影中杀出重围,实现票房和口碑的双赢。追溯《中国机长》创作和传播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他们选择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空难故事,更重要的是因为创作者们对受众心理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9.
会刊速览     
《今日科苑》2014,(9):50-51
<正>天津老科协《枫叶》这期可谓是"天空盛宴",有中国名航大学教授陈致怀的《飞机为什么能再空中飞行》、航天专家尹怀勤的《人类对月球火星金星的探测情况》、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银行迢迢暗度》、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半球夏半年和冬半年不等长的根本原因》等文章,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科普大餐。"神六"上天,举国欢腾,我国也在逐步走进太空探索强国的行列,发展空间技术对于国家战略固然重要。但自从人类开始航天探索以来,技术的进步把人类的视野和希望向广阔的太空迈进。作为地球人我们要跳出国与国的狭隘,因为在无垠的太空面前,人类和国别都只能是一个"地球村"。  相似文献   

20.
看过贵刊(综合版)2005年第二期创意无极限栏目《飞机紧急迫降的构想》一文,在感叹作者聪明的同时,也想到了我以前的一个关于“飞机紧急迫降”的构想。我构想的飞机与原作者构想的飞机、作用及使用目的都相同。但想法稍有差异。我的构想如图所示)。我将原作者想的装在飞机顶部的螺旋桨改成装在飞机下方位于飞机重心位置的喷气发动机上。也谈飞机紧急迫降的构想@洪晓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