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学习能力的培养远比获取知识重要,但能力的培养须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自主学习应该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从“长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到“完全的自主学习”是需要一个转变过程的。教师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学生的这个转变过程提供日臻完善的帮助和服务。在“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课中,我借助目标定位把知识、情感、能力融为一体;借助“四追”鼓励学生自主,暗示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此法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2.
“任务驱动法”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范例)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我认为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有利于构建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得再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上在论及动机在学校情景中的运用时,提到了学生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对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相应地位的获得又可以使学生拥有与其地位相符的自尊心以及为维护这种自尊心而作出的努力学习或工作的倾向。借助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教育上可以用以转化在学习上或在品德上处于劣势的学生。通过班委会或其他学生组织任命在班级中处于某种劣势地位或有较强个人感召力但消极作用较大的学生做学生干部,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改变其不良心态或行为。同时教师也可以让那些有学习潜力但学习不努力、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做学科代表或学习小组组长,借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隋。  相似文献   

4.
传统价值取向是民族化心理深层结构的主要因素,其消极成分对学生创新学习的负同影响有:“唯古是法”的权威化价值取向导致学生创新学习意识的匮乏;“家族至上”的家庭化价值取向妨碍了学生创新学习个性的形成;“注重整体”的整体化价值取向阻碍了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官为本位”的功名化价值取向不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目标的实现。只有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促进价值取向的现代化,才能克服和消除传统价值取向中消极成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他们《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七级目标要求学生“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意识”:八级目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九级目标要求学生“能独立、自主地规划并实施学习任务”。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的教学主要停留在周而复始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讲评”上。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记忆、模仿和大量的操练,教授方法也以讲授灌输为主。从而形成了教师的绝对权威性,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却得不到尊重和发展。因此,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中小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离散数学”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实用性。教学内容多、抽象性强是这门课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但学校教育毕竟是群体教育,学生的数学表现存在差异也是数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部分“数优生”和“数困生”。所渭的“数困生”是指相对于有较强能力和中等能力的学生学习数学显得困难重重。理解教师的讲解有困难或题目超出他们所掌握的标准形式的范围就不会解。我们把他们称为“数困生”。“数困生”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导致社会变革的加剧,迫使人们要树立终生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观念。因此,学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1.高中学校大面积存在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为什么会产生数学学习障碍,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他们的数学基本方法领会得怎样,他们的数学基本学习能力发展到什么地步,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地消除他们的数学学习障碍……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不得不加以调查研究的重要课题;此外,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于控制流生工作也将大有帮助。本课题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以点带面,摸清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找准形成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改进教学,以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就是学生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与他人合作,敢于质疑问难,有较强的进取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本就此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缪庭 《中学文科》2006,(2):14-15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他们走入社会之后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的成功与否,收效的大与小,取决于教师的指导。能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看教师对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理解程度和对新教材教法的掌握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应当终生受教育,学校教育仅仅是起步,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学习能力比学到知识更有意义,即“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热爱学习且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即运用有效的方法,学习并应用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学习能力必须作为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重点培养,这是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学习能力,能学习、会学习,才能自如地、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为自己职业能力的迁移打下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优化学习环境、结果表明: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与学生实现了角色转变,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情景。  相似文献   

14.
“学困生”通常是指那样学习困难、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意志薄弱,不愿吃苦,缺乏学习欲望,学习成绩差,自卑感强。但是,这部分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教师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培养,就能够使每一位学困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展现,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在教学中应该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学生学习要得“法”,教师要引导有“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时务必注意主导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个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对其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埃德家·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的一种重要素质特征。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从“学会”到“会学”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保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耍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习能力。 第一,注重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好课本…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是学校教育中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人们往往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习惯于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没有评价的权利,因而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程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敏 《生物学教学》2005,30(12):29-31
本节是浙江教育版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的起始节,也是全章的导人,选取了自然界中一些与环境因素相关的生物行为。其中“节律性行为”和“感应性”是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前者在教材上通过图的形式呈现,对学生读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后者大多是发生很缓慢的行为,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被发觉。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人文学科”内容的学习以及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将对调动学生潜在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