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庞大,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重难点.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一个不易被察觉的心理现象,即"心理孤儿"现象,于是做了一个个案研究,仔细分析案主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然后去找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帮助这个留守"心理孤儿"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夫妇在外出务工时,将未成年的孩子交由长辈或他人抚养、监护,这些孩子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在长期相对孤立的成长环境中,如何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可喜的是我县已在2005年元旦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许多学校已进行不少的实践探索。本人就这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一些思考。一“、留守儿童”出现的背景及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的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5万人,这些外出创业人员为推动我县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做了突出的贡献。但由于…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民外出打工热潮的持续高温,社会上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生活困难,缺少关爱,导致一些儿童自暴自弃,严重者甚至仇视社会.本文基于对一个留守儿童占多数的小学进行实地研究,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时策,试图改变留守儿童不容乐观的心理健康现状.  相似文献   

4.
有报天天读     
《小学生时代》2012,(11):14-15
1.举债办学,引来支教者——新闻来源:大河网2012年7月11日4年前,河南淮阳农民李健负债办起小学,只收留守儿童和孤儿,而且孤儿到校管吃、管住、管穿,费用全免。这位800多名留守儿童的"兼职爸爸",感动了很多人。7月9日下午3时,淮阳安岭镇实验小学的校园内格外热闹。11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来到该校支教,有来自四川、上海、河北的大学生,也有来自北京、香港的4名留美学生和1名学生家长代表。一些爱心  相似文献   

5.
张瑜  杨艳 《贵州教育》2010,(7):11-12,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务工维持生计,不得不把小孩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无法接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据统计,2016年外出务工农民数量达到了28171万,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已经为人父母,这也造成很大一部分农民迫于现实问题而与子女分离,这些子女交由农民工的父母、亲戚看管,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同时,因留守儿童导致的犯罪问题屡见不鲜,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研究也收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留守儿童的问题现状出发,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原因,找出留守儿童犯罪现象的特点,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笔者所在乡镇的农民群体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离开家乡外出务工,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照管。由于长时间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调查发现,我校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较差,厌学情绪严重。针对以上情况,学校由我负责组织三年级的科任教师组成课题组,跟踪调查本年级的留守儿童,并对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了3年的研究与探索,采取了相关的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大批外出打工,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被迫留在家中由老人或亲戚照顾,这些未成年人被称作农村留守儿童。大量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越来越严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现象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农民在城市工作可以得到比较丰厚的收入,但是也会对孩子成长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当家长时间在外工作,孩子则需要交给家里的老人进行抚养,这些孩子也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留守儿童.本文主要针对留守儿童养成良好习惯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促进留守儿童实现各方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的农民工在务工的同时却无法解决孩子进城就读与生活的问题。几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这些问题还是明显地存在着。很多农民工选择将孩子留在家里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代为看管,最终导致了家庭父母与子女长年分隔两地,出现了留守儿童。探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希望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罗永忠  王丹丹 《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16-117,153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工业发达的城市,由此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这些长期寄宿于学校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表现出了如行为异常、人格发展不良、心理健康水平低、学习成绩差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因此,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廖继昌  韦琨 《广西教育》2008,(25):12-1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调查统计,某百万人口西部县,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37717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27259人,占全县在校学生数的29.9%。在这些留守学生中,属单亲外出的17869人,占留守儿童的65.55%;属双亲外出的9390人,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中大部分农民告别家乡,纷纷外出打工,留下他们的子女在家中,让他们的祖辈代管或者寄宿在亲戚家中,这些儿童就成了"留守儿童"。据统计,我校每个班级"留守儿童"约占50%。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农村而成为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如何让留守儿童更好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父母和政府部门要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共同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韩子法 《海南教育》2013,(11):22-24
儋州市思源实验学校是二期"思源工程",招生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的孤儿、少数民族学生、库区工业区失地农民的孩子和偏远生态区贫困家庭的孩子。特殊的招生政策造就了特殊的生源状况:孤儿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多、留守儿童多,成为学校一大特点,全校1800多名学生中就有孤儿57人,单亲家庭的孩子72人,另外还有200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共同的特点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缺少家庭的温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农村的壮年群体为了家中更好的生活纷纷都选择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大量壮年农民外出务工的背后,暗含着一大群被迫留守在家的儿童。社会称这些儿童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家中长辈看管,由于家中长辈年纪大,对孩缺乏有效的看管和引导,各类留守儿童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多数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对其身心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文章结合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嵖岈山乡“三下乡”支教项目采用问卷调查和民族志调查的方式了解嵖岈山乡赵庄、匡庄小学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游戏的情况,并结合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理论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11,(3):6-9
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大规模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加之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的背后,产生了一个“非意图的结果”:农民为改善自身和家庭的生活条件,到城市辛劳挣钱,却不得已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老家。于是,出现一群“时代的孤儿”,他们有一个令人心酸的名字——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农民常年、甚至多年在外打工,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乡,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经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令人担忧,尤其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全社会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应采取多方面的应对策略来调适“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他们的子女普遍留在农村,成了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普遍由老人照顾,而老人年迈力衰,在教育小孩上多是力不从心,加之父母无法顾及,容易导致小孩的心理健康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不外出打工,孩子成为失学儿童。"著名导演田纪珍这句话道出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尴尬,也道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必然性。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生活艰辛。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