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运用Nvivo11 Plu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文本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在全民健身实施中给予了全方位的规划和支持,但在实施计划文本制定中政策工具类型选择呈现不均衡现象,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偏好差异性显著,政策工具与参与主体、实施领域之间组合适配性不足等问题。未来地方政府应重点关注群众体育需求导向,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效性;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提升政策工具匹配程度;统筹多方政策主体协作,健全群众体育政策体系,为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政策工具的分析框架从X基本政策工具和Y统筹协作多元主体两个维度对《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2018-2030)》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单元界定、内容编码、计量与分析。研究发现:世卫组织《行动计划》政策文本兼顾了三种类型的政策工具,运用较为均衡,推动和拉动及影响效用较为显著。其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内容占据主导,重点关注科技的使用与创新;环境型政策工具内容运用合理,长短期政策相互配合;需求型政策工具内容比例适中,更为侧重国际交流与服务外包。该计划以公共健康为本,注重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发挥社区组织为支撑的多元主体协作机制,以推动全民健身的开展与实施。最后,针对《行动计划》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运用情况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深入剖析不同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政策供给情况,探究更高水平的政策供给策略,以此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向更高水平升级。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与作用阶段及两者交互的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并探索政策供给的发展历程、政策工具运用、作用阶段供给以及二维交互作用等特征。结果显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供给历经初创探索、全面推进和提质增效3个阶段。供给型政策工具处于主导地位,但供给结构不均衡;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次之,但场景支持欠缺;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缺位,存在供需错配矛盾。政策供给呈现出纵深化转型、标准化引领和创新性变革的发展态势。供给策略:调整结构,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工具;协同共治,打造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效能共同体;精准智治,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供给的多维驱动。  相似文献   

4.
体育强国政策工具是政府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而采取的具体手段和方式。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定义分析单元、编码归类、统计分析等步骤,从基本政策工具、体育强国建设主体和体育强国价值判断3个维度构建了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政策文本进行量化与分析。研究发现:体育强国政策中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略显不足;政府主体占据主导地位,社会组织和企业主体供给面和需求面助推动力不足;重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学校体育缺乏必要关注。建议:适当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逐步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强度;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减小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阻力与顾虑;补齐体育强国建设短板,实现体育各项事业的均衡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策力度三个维度建立分析框架,对我国体育公共投资政策内容进行多维和交叉对比分析,旨在进一步明确我国体育公共投资政策的特征和效用。纳入2012~2022年43部相关度较高的政策文本生成102个政策文本编码发现:1)X维度,供给型政策工具表现强势,内部结构呈现均衡;环境型政策工具偏向运用,策略性措施使用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运用失重”,体育采购缺失。2)Y维度,体育公共投资政策以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为主,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为辅。3)Z维度,我国体育公共投资政策平均力度为2.7。4)三个维度交叉特征为政策工具使用失衡,内部子工具使用差异较大;政策目标领域多维覆盖,但内部结构缺乏协同性;政策力度整体偏弱,政策目标领域、工具和效力间不匹配。建议:优化政策内部结构,提升策略效用;注重政策工具维度与体育公共投资目标领域维度的有效衔接;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提高整体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20,(7):579-586
采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法、理数统计法等,对我国不同地域的吉林省、北京市、湖南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和甘肃省颁布的"意见"进行编码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地域省市在校园足球实施意见政策工具使用上是否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显示:从3种政策工具总体使用情况来看,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不同地域省市在高频工具和低频工具使用上出现两极分化,存在一致性。优化策略:适当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率,弱势使用体育法规,提高税收优惠和金融服务,加强内部均衡发展;继续稳定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率,着重完善资金投入和科技资讯,适当调整内部结构;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率,加强服务外包应用和完善体育海外国际交流平台,全面提升内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等方法,构建“主体—工具—内容”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3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量化比较。认为:从主体演进看,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其余主体在课程标准中的提及度呈下降趋势;从工具发展看,环境型政策工具的适切性逐版增强,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有待创新;从内容变化看,PMC指数逐版提升,各项政策变量的演变兼具趋同性与趋异性;从整体评价看,各类主体的协同参与度、3类政策工具的分布均衡度,以及政策性质、政策干预、政策领域、保障措施等内容设计仍有改善空间。建议:(1)把握整体利益、协调局部关系,形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协同推进机制;(2)优化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配比,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政策工具箱”;(3)强化地方、校本体育课程政策设计,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政策创新与再生产。  相似文献   

8.
贾迅良 《湖北体育科技》2023,(10):896-900+937
全民健身政策是保障群众体育发展的战略指南,对相关政策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优化政策的参考和依据。通过对我国十八大以来213项全民健身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构建出全民健身政策指标体系和PMC指数模型,并对7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全民健身政策整体制定合理,均属于良好等级以上,但在政策时效、政策功能、政策领域、作用对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未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政策性质、政策时效、政策功能和评价变量之间的整体性关系,注重政策时效长、中、短期目标的合理分配,多角度完善保障激励措施,优化三大政策工具的结构布局,补齐政策工具使用的内部短板,增强政策文本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全民健身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民健身政策体系本身所具有的限制性缺陷、政策执行机制协调不畅、政策执行中资源不足与统制工具单一、目标群体的低组织化等,是阻滞全民健身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在新时代,体育事业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法律法规体系,突出政策索引机制;创新跨域执行融合机制,推动多元参与协同共治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创新完善保障机制,形成统制工具合力;利用"互联网+全民健身"智慧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提升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2,从政策工具、核心素养、课程内容3个维度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进行文本挖掘与定量分析。研究认为:(1)从政策工具维度看,重视环境型政策工具、供给型政策工具运用较均衡,需求型政策工具较少;(2)从核心素养维度看,针对核心素养构建的政策工具总量相对均衡,但政策工具类型呈“分化”现象;(3)从课程内容维度看,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专项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和基本运动技能相对均衡,跨学科主题学习处于劣势。据此研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在政策工具方面,应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基础上实现政策工具的靶向精准和结构优化,进而形成政策工具的体系化;(2)在核心素养方面,需进一步提高政策工具与核心素养的耦合度,推动政策工具与核心素养的持续互动;(3)在课程内容方面,应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将需求型政策工具嵌入课程内容环节,创新政策产出和扩大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11.
引入政策工具理论对我国农村体育政策内部工具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搭建我国农村体育政策二维分析框架,然后对文本编码、整理和量化我国农村体育共6份政策文本得到460条政策工具条目。从如下维度统计得出,政策工具:环境型占比较高、需求型占比较低;政策工具与发展阶段:除持续加强和统筹推进阶段内部政策工具使用较为均衡外,其他阶段均不平衡;阶段与政策工具:政策工具使用频次上各阶段在目标规划、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等方面使用频次较高,财政金融、服务外包和市场管制等工具则较低。应加大农村体育财政金融投入;增强农村体育发展韧性;平衡供给型政策内部工具使用,提高农村体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农村体育产业建设,加强对农村体育重视力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集“政策工具-政策制定主体-时间数量”一体化的校园足球三维分析框架,对2009—2018年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发布的校园足球相关政策进行计量分析,并构建了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协同模型。研究表明,校园足球政策制定主体以单一部门为主,联合部门发文量较少,政策制定主体协同度仍需提升。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偏向于环境型政策的使用,供给型政策比例有待提高,需求型政策相对匮乏。随着校园足球的深入发展,应该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性,适当调整环境型政策工具,增加税收金融类;合理匹配供给型政策工具,加强校园足球的推动力;增加需求型政策工具,提高校园足球的拉动力。  相似文献   

13.
推广冰雪运动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新时代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组成内容。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与冰雪运动价值判断两个维度对《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和《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冰雪运动政策制定规律及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冰雪运动政策存在需求型政策工具过少、供给型政策工具不足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较多的结构失衡问题;冰雪运动价值判断维度总体呈现"一中心三围绕两辅助"的发展布局;大众体育与体育产业领域侧重环境型建设,欠缺供给型和需求型的助推;学校体育领域偏重供给型建设,环境型和供给型搭配适中;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领域关注面缺乏。最后针对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合理搭配冰雪运动政策工具的使用;注重冰雪运动政策的侧重点;阶段性调整和优化政策工具;加强实施的监管和调控。  相似文献   

14.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是推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据,分析相关政策对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TM-PMC复合政策评价方法,遴选“十二五”到“十四五”时期的12项代表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进行内容分析与量化评价,构建包含10个一级变量、45个二级变量的TM-PMC指数模型。结合文本挖掘工具进行政策内容分析发现,“十二五”到“十四五”时期,体育的内涵外延更加清晰广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定位不断拔高,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新发展理念”,聚焦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政策主题相对集中稳定且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持续向好发展。TM-PMC指数模型量化结果表明:1)政策总体设计较为合理,政策间差异化程度较为明显,12项政策中有5项达到优秀、4项为良好、3项为可接受。2)到目前为止,“十三五”时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评价最优,“十四五”“十二五”次之,且相同性质的政策随时间推移分值逐步提高。3)影响政策TM-PMC指数值的主要因素包括受领对象、政策重点、政策包容与激励措施4个变量。因此,“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制定应推动受领对象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运用治理层次学说和校园网球政策相关维度构建三维立体分析框架,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对我国9份国家级及地方级政府颁布的校园网球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X维度上,操作层工具使用“泛滥”,“学校”和“信息发布”工具频现,政府“强制性”倾向严重;战术层工具使用相对“干旱”,偏向使用“规定”,不利于多元主体参与;战略层工具使用“缺席”,激励作用有限。Y维度上,推广层面使用过溢,侧重场地规划和师资培养;教学层面重视程度远不及竞赛层面,存在顾此失彼之患;宣传层面和荣誉层面比例缺失,未受到足够关注。Z维度上,全国市级执行单位对校园网球政策响应度有待加强;“上海市”和“深圳市”未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经济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耿轩 《湖北体育科技》2023,(10):917-921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以需求为导向配置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如何围绕群众需求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是建设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实践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厘清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的逻辑、困境和纾困策略。针对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出现的主体分散困境、目标偏离困境、资源有限困境、反馈渠道单一等现实问题,认为消解问题需围绕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各项供给内容;数字赋能,借助“互联网+”的科技能力助推精准施策;运用开放包容的视野,增加多种社会群体参与多元供给;精准靶向人民需求,纾困供需矛盾,到达供需平衡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从政策工具维度和校园足球发展要素维度出发,对校园足球政策工具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选择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包括:权威工具使用过多,“要求”“指示指导”运用尤为频繁;能力建设工具和象征与劝诫工具的应用不足;激励工具、自愿性工具与系统变革工具运用缺位。提出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策略:应优化校园足球政策工具类型结构,灵活发挥多重工具效能;积极创新和采用新工具,避免过度使用权威工具;增加能力建设工具和象征与劝诫工具在各政策领域的使用强度;积极引入激励工具和自愿性工具,推进“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强力有效的政策支持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动力基础。以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产业政策文本数据为样本,采用LDA主题模型挖掘样本中的核心要素,运用QCA方法探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合模式和变革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组态由“3工具+9要素”构成,需要多种政策工具有机组合与协同联动;供给—需求型质量变革路径、环境—需求型动力变革路径和供需—环境型效率变革路径是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政策适配路径;体育产业政策区位组合异质性较大,政策制定和实施应立足区域要素禀赋,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精准匹配,进而提升政策扶持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基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视角,阐述、概括我国全民健身领域需求变化的主要表征、供给发展的困境及其化解矛盾的策略。研究认为:①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全民健身领域需求侧方面提出了“创新化、智慧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新要求;②全民健身领域供给侧由于“有效供给不充分、发展点面不平衡”的发展困境,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产生抑制作用;③在推进全民健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通过以完善“多元主体治理体系”为突破口、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和人才结构、加强“六个身边”工程建设,化解新时代全民健身领域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2013年后我国25个省市出台的《XX省(市)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进行计量分析。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分析校园足球政策工具选择的适度边界,进而从层面-作用-工具三维框架研究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运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X维度上,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选择是以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体,需求型政策工具为辅的模式。人才培养备受重视,但文化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服务外包、外资引入、海外交流等方面被忽视。在X维度-Y维度上,我国校园足球培养体系和管理体系在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类型上均有较多体现,培养体系和管理体系成为重点政策目标,但仍需要细化,而文化体系、竞赛体系、组织体系指导性政策相对较弱。在X维度-Y维度-Z维度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政策相对较少,中观层面政策较多,符合政策工具“橄榄型”分布特征;在中观层面上,供给、环境、需求3个类型中均欠缺文化体系和竞赛体系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