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矛盾性、功利性、模糊性等问题。理想信念教育要坚定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由“爱”到“信”的理念,积极开拓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基础,当前,只有在思政课堂中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在世界日趋全球化、现代化、信息智能化等背景下,适应时代发展的前沿挑战.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路径,不仅需要重新厘清、阐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渊源,更要为大学生在新时代面对的时代背景提供新的思想教育理念.高校...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需要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和健全的人格。当前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面对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过度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于高校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主要介绍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契合点,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价值,探索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机制构建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应构建大思政视野,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渠道和有效方式之一。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今天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理想信念教育是塑造和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产生了巨大消极影响,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高甘肃省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理想信念教育是塑造和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产生了巨大消极影响,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高甘肃省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将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更好地满足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对高校思政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时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过程中要找准着力点,如何更有效地通过"精准滴灌"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发挥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一系列难题。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教育,加强高校师资培训,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努力寻求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理想和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对人生发展、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不断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积极探索适应大学生要求的教育手段,努力改进教育方式方法,使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大学生中不断得到内化和外化,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环境作为思政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有重要作用,应大力加强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方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比较普遍,这些大学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有其特殊性.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形势下,应该结合他们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挣脱经济贫困的羁绊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是人民群众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中的综合反映,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根本动力,更是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促使人们不断进步。高校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思政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思政教育的核心位置,这是目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题,同时也是新时代下学习贯彻党的思想与精神,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础保障。基于此,分别从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大学生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的信心教育,加强大学生对党中央信任的教育等维度,阐述并分析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邢台学院学报》2019,(3):183-185
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大学生创业活动频繁,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也逐步重视,但是创业教育中"重理论讲授和技能培养,缺价值观引导"的问题一直存在,导致大学生创业思想功利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表面上对大学生自我成长与创业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深层次却破坏了我国创业文化与商业生态。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中的关键性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有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形成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协同教化,引导大学生端正创业动机、转变创业理念、形成非功利性的正确创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杨波  袁琰 《文教资料》2012,(3):219-220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代表,其理想信念直接关乎国家前途与命运的走势。但在非主流价值观的渗透、腐蚀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作用下,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迷失和功利化倾向等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现实状况状和价值意义的基础上,从加强高校党建、强化人文精神培养、注重社会实践等方面入手,探索做好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大学生的成才成长环境复杂化.本文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接受心理过程为视角,从接受主体、客体、中介三方面概括出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从而探索教育体系构建的方式、关系、模式、途径等,为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十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做了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喜忧参半。大部分大学生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前途;大部分大学生认同我国当前的指导思想;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大部分大学生只关心自己的个人理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意识;我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个人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收效甚微;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单一。从外部环境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共同理想的淡漠使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难度加大;从内部环境看,我省的部分高校存在对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亲和力和说服力,过于呆板;从教育者自身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因此,要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的未来创业打下良好基础,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章通过分析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大学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同。党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和弘扬敢于创新精神。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从学校层面、学院层面和专业课教师角度着力推进党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学阶段是学生培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思政教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思政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效能的提升,有效实现思政教学的目标。高校作为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和宣传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对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