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兰性德的词,哀感顽艳,风格凄婉。人们对于它的成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一种是悼亡论,认为纳兰对爱妻卢氏早逝万分悲痛,左右了他的心绪,因此词中充满哀怨。一种是家境论,认为其父作为明珠朋党的首领,权倾朝野,肆无忌惮,而纳兰知古鉴今,预感到前途不妙,所以心境凄凉。一种是创作论,此论从创作心理、创作动力与创作方法角度分析哀感顽艳的成因,这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我以为,作为时代的词人,他的词风应有更深刻的时代原因。时代的冲突是形成词风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时代造就了纳兰的悲剧品格,悲剧品格决定了他凄婉的词风。  相似文献   

2.
近25年来纳兰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25年来,纳兰词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蚋兰性德的思想研究以及纳兰词的题材类型、创作特色、"哀感顽艳"词风的成因、纳兰性德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都有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和新颖而不凡的发现,总结过去二十五年纳兰词研究的成绩有助于深化新世纪的纳兰词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述纳兰词的成就及其独抒灵性、柔婉自然又间杂豪宕的艺术特质 ,并探索纳兰词风格转变的原因 ,试图从较深广的背景来透视纳兰词的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4.
从1919年到1949年是现代文学顶峰时期的30年。现代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它产生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转变之时,广泛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五四文化时期,纳兰词在新的观念和方法指引下,有了全新的面貌,从此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本文通过对纳兰性德的介绍,结合作品对纳兰词的艺术分析以及现代文学对纳兰词的研究三个方面解析了纳兰词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纳兰词与唐诗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的表现形式是:纳兰词借鉴和化用了大量的唐诗语句,在它所借鉴的前代诗歌中比例是最高的。纳兰词对唐诗的借鉴有三种方式:直接引用、改动个别词句、演绎诗歌原意。从作家个人来说,纳兰词借鉴诗句最多的唐诗作家有三位:杜甫、李商隐和温庭筠。对这些作家作品的借鉴吸收,纳兰词分别多了几分苍凉悲壮的美感、绮艳华美的品格、深隐婉曲的风致。这些异样风格的存在,大大增添了纳兰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晚清学者李慈铭的词论散见于著述中,长久不被人知。他以神韵诗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崇尚婉约含蓄的“格韵词说”;词体认识上,区分诗词的不同文体特征,并对小令长调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均体现了他词论的独特视角。词人品评时更能体现词论的价值,一方面针对浙西词派之弊,系统品评了词坛名宿,表达了对南宋词的厌恶和对《花间》婉约词统的推崇;另一方面在成丰年问继续推动纳兰词的批评,构成了清代纳兰词批评史中重要一环。这些丰富的内涵对我们了解咸丰词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述纳兰词的成就及其独抒灵性、柔婉自然又间杂豪宕的艺术特质,并探索纳兰词风格转变的原因,试图从较深广的背景来透视纳兰词的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8.
历来研究者对纳兰性德词中意象的分析与研究多集中于月亮、风雨、灯等等,而纳兰词中的"酒"意象却无人论及。酒意象在纳兰性德词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酒"在纳兰词中呈现不同的情感内涵和美学意蕴。以"酒"这一意象为考察对象,分析纳兰词中的相思之酒、悼亡之酒、怀友之酒和伤怀之酒有利于我们对纳兰性德词作的整体风貌有更全面的把握,也能增进我们对纳兰情感性格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9.
爱情词占有纳兰词三分之一多的篇幅,是纳兰词的精华部分,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纳兰爱情词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善于运用具象来表达爱情,注重从对象入手描写等艺术特色。纳兰特殊的生活环境,多愁善感的个性以及漂泊不定的仕途生涯等都是形成这些特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词心研究是词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词心最能反映词人的创造个性,展示词人对人世生命的感悟.就词心而言,后主是亡国之恨,小山为伤逝之悲,而人世痛苦、生命虚无则系纳兰之词心,纳兰词更具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从及物性、语气语态、衔接和主位结构等微观层面系统分析纳兰词《采桑子》(彤云久绝飞琼字),了解其如何实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以期从宏观上加深对纳兰词情感内容和抒情风格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纳兰以词名家.他的词,生前身后,赞誉之词可谓车载斗量.他那旖旎缠绵、凄婉哀艳的缕缕情思,不知在多少人的心田里产生过强烈的艺术效应,不知使多少人获得了永志不忘的审美享受.近些年来,对纳兰性德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了更新的开拓,硕果累累.但是,相对而言,仍然还是比较偏重于“词”这一领域.就其整体而言,纳兰词的艺术成就高出于其诗,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因此,对于纳兰的研究,理当应该以“词”作为重点.但是,无论是从深入、全面研究纳兰性德的整个人生及其艺术成就着眼,还是从诗词同源这一角度来看,还是从研究其诗能与研究其词相得益彰的效果审视,对见于《通志堂集》的329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饮水词》收录的近350首词作,属于婉约风格的约有300首。因此历来多数评家认为纳兰词的总体风格是清丽哀婉,应属婉约派。这个观点按历来词家分类的标准看,是有其根据的。但是知人论事要看全面,纳兰的占其词作总数十分之一强的豪放词,成就很高,也很具特色。这些词抒写了自己的壮志,也抒发了自己的豪情,表现了纳兰对于现实政治的抱负,对于功名事业的雄心,对于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于友朋的深厚情谊。纳兰继承了我国七百年来的豪放词风,并为这个有影响有特色的流派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仅仅说纳兰是婉约派而极力推崇他的婉约词似乎不够全面,应开拓研究领域,认真研究纳兰的豪放词,认识他风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特点,认识他艺术的造诣和成就,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纳兰。按历来词家的分类,苏轼是豪放  相似文献   

14.
纳兰性德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师承李后主、晏小山,纳兰词兼有陈维松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真率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词见长,但咏物词也别具一格,从某种角度来说,更能体现纳兰性德的壮志未酬的人生理想和他闲云野鹤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纳兰的身世入手,着重分析了纳兰的不同词作中所透露出的人生理念,并借助纳兰性德的词作深刻剖析了纳兰性德性格形成原因。纳兰性德作为一个贵族公子,本该是极尽乐事终其一生,但其词中所展现的人生态度却极尽哀婉凄艳,这与纳兰性德显贵身份十分不符,纳兰词中处处洋溢着纳兰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身情况的无能为力和深刻的无奈感。  相似文献   

16.
纳兰性德作为清词"中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词人,生活在具有"盛世"气象的康熙王朝,却能够处繁华写寂寞,在这个王朝鼎盛之时,唱出了时代的哀吟。纳兰词多哀婉苍凉之音,这跟他在词中抒写悼念亡妻的悲恸、与朋友离别时的伤感和羁旅生涯有关。文章把纳兰词放在清初的大背景下,从纳兰性德家族史以及仕途经历、和明末主情思潮、清初时代环境三方面探讨了纳兰词哀婉苍凉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纳兰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作家,他的词表现了他生命的情感,心灵的图画。本文试从恋情、友情、物情三个方面探讨了纳兰的情感世界,论述了其词流露出来的情感美。他的词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香艳”是纳兰词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为人们所忽视。纳兰词的“香艳”之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物象、情境、色调的温软香艳和对前代艳体诗人情思语汇的借鉴吸纳。这种风格虽然为诸多因素所削弱,却对提高纳兰词的艺术品位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纳兰词作为传递爱情的媒介,有着特定的隐含读者,谢娘即是其中一位.纳兰的词情感真挚浓烈,叙事却深密隐晦,从其隐密的叙事中可探知谢娘与纳兰有长达十一年的情缘,谢家被贬黜离京,纳兰被迫与谢娘分手,十年后两人重逢,最终谢娘死于北地,成为纳兰心底永远的伤痛.谢娘文采出众,性情豪爽,擅长骑马,风流潇洒,颇似《红楼梦》中的人物史湘云.  相似文献   

20.
对清代词人纳兰容若词作的评价,历来各家说法不一。我们从王国维评价纳兰词的一段著名论断入手,以其中“未染汉人风气”为切入视角,能够看出汉文化对纳兰容若的影响及纳兰词未染当时词坛流弊及其词风“真切自然”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