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 ,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实践的时代 ,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多样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 ,形成创新的能力 ,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本人以为 ,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潜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归纳起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在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实践的时代,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多样化的时代。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笔者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趋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重视创新教育,以适应社会的挑战和时代的需求,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对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实践和强调创新的时代,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多样化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尊重学生强烈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体现现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探索"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曹世慧 《教师》2012,(1):75-76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当今化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动向。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注重实验的创新和探索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不在于知识的多寡,主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闵杰 《成才之路》2010,(7):36-37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需要,是时代对新世纪中学教学的呼唤和要求。笔者主要从利用教材、注意课堂、注重物理实验,创设创新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时代前进的驱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理应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和谐创新的校园文化和完善创新人才评估方法,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贵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是祖国的明天和未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宜江 《教育文汇》2024,(1):5-7+35
教书育人依然是智能化时代教师的使命,其内涵包括传播知识、开启智慧、浸润心灵、完善人格四个方面。智能化时代教师为了更好地践履教书育人使命,需要更加注重涵养学生未来思维,更加注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更加注重唤醒学生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着创新,教育呼唤着创新,而创新与一个人的个性和人格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新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第一次提出"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对此,笔者就创新与个性、人格的关系浅谈己见。创新与个性。人是万物之灵,可贵之处在于他的想象。他能回顾过  相似文献   

12.
创新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中,就要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时代的需要,在新世纪,如何加强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结合注重情境、问题的创设,注重自主学习三方面进行简要的探讨,以求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4.
阙明坤 《教育》2011,(5):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全教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不仅注重知识的质量,更要注重知识的流量、变量和增量,注重知识的创新、传播和使用。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广大教师和语文工作者都在积极探讨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新模式,以摆脱阅读教学高耗低效、令人忧思的困境。正是在这种时代的大背景中,笔者认为“研读”是一个正在向我们走来的课题,关注它、扶植它、发展它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世纪性的语文教学研究。发展轨迹:从背读、讲读、导读到…  相似文献   

16.
社会呼唤创新,时代需要创新,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数学改革的时代主题,是索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科学的教育理念、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条件.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呢?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政治课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不拘泥于课本,但又源于课本,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派建设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之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时候,更多注重的是科学研究的外部组织形式,诸如科研体制的变革、学科门类的建设等等,而往往会忽视一个基本的事实:科学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更新,具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律性。因此,必须大力提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但我们知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得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入手。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而教育改革实施中.要注重观念与能力双改革,教师与学生齐发展.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把握住素质教育之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 ,注重更新、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经济。知识是人创造的 ,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所以 ,知识经济时代又是以人为中心 ,注重人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新的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 ,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具体地说 ,所谓基础性学力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