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深度开发品牌广告 随着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崛起,很多党报的品牌广告市场已被都市生活类报纸瓜分得所剩无几,留下的一点“残杯冷炙”也经营得十分艰难,大多成为都市生活类报纸经营的“搭头”。在前都市报时代,品牌广告曾是各党报的重头戏。后来,很多党报把这一块放弃了,或是漫不经心地经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只要“对症下药”,这一块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2.
传媒资讯     
《传媒》2005,(9)
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召开揭晓20强都市生活类报纸8月5日~6日,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正式亮相,都市生活类报纸竞争力监测结果也在年会上揭晓。《新民晚报》、《南方都市报》、《华商报》、《大河报》等入围前20强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8,(8):65
“现在不要说利润了,再这样下去,报社的经营都会出现困难!”、“今年报纸必须要涨价,而且全国普遍提价!”在4月11日举行的中国城市主流媒体年会上,来自全国10多家最有影响力都市类报纸的老总们就近期以来新闻纸价暴涨后的不堪重负“大倒苦水”。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对所有市场化报纸来说是“不得不涨”的一年。目前,国内都市类报纸普遍0.5元/份的零售价已经形成严重的价格倒挂,报社发行一份报纸就要“倒贴”1元多。而且从现在的趋势看,新闻纸涨价还会持续。  相似文献   

4.
《新闻实践》2006,(8):57-57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8月4日至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年会权威发布了第三期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公布“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我省的《钱江晚报》、《都市市快报》、《宁波晚报》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5.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6.
梁洪文 《青年记者》2006,(17):31-32
2006年8月5日下午,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落下帷幕。会上,齐鲁晚报再次入围“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并且名列第三名。喜讯传来,齐鲁晚报的员工们兴奋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大家从内心里为自己所属的这个集体、为这份报纸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全国有  相似文献   

7.
要搞好搞活报社的经营管理,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思路。这些年,沧州日报社提出把报业当作产业办,把报社当作企业管,把报纸当特殊商品看,立足于加快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报社的“两报”(沧州日报、沧州晚报)发行和广告连年增长,并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报业的经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谈经营应该先从报纸的经营说起,因为报纸定位是报业经营的“坐标”,报业的经营思路是根据报纸定位确立的。报纸的定位,即这张报纸办给谁看的,也就是让哪些读者来买或订我们的报纸。如:沧州晚报定位是老百姓自己的报纸…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市报人》2006,(9):F0002-F0002
由国家新闻出版部署报刊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8月5日在北京结束。年会公布了“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宁波晚报连续三年蝉联20强。今年20强中,省会城市报纸占19家,非省会报约仅宁波晚报一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8月4日至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年会权威发布了第三期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公布“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我省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宁波晚报》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0.
庞春燕 《传媒》2006,(8):4-5
8月3日~5日,由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管理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全国报纸出版“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和第三期《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启动了传统报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并揭晓了报业竞争力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梁国典 《青年记者》2006,(17):36-37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公布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齐鲁晚报竞争力全国第三,比上年进步了两个名次。成绩可喜可贺,成绩也来之不易。 “竞争力”是个永恒的主题。“竞争力”体现在当下,就是综合实力与领先优毙着眼于未来,就是再造更强的综合实力、更大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5,(3):32-32
第三届“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的评选本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考察报社从2000年到2003年四年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年度成长情况,重点考核报社在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报纸发行及广告经营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与前两届相比,增加了对报社财务管理、纳税情况、人力资本投入、报社人才结构以及报纸的发行、广告以及非报业经营水平等方面的量化考核。  相似文献   

13.
茅震宇 《新闻记者》2004,(11):62-62
在许多地方,报纸(报社)在新闻报道内容、管理方式、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机关化倾向。无论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还是报纸的征订发行,包括广告经营等,都明显地“从机关里来,到机关里去”。但“机关化”现象的出现,其实并非报纸自身的意愿。“机关报,报机关”新闻报道的“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新闻报4月16日刊发题为《媒体不能赚这样的昧心钱》的长篇通讯,严厉批评某些报刊刊登用语淫秽、刺激感官、有伤风化、毒害人心的声讯服务广告。报道说,一位读者拿着几份报纸到报社说:你们看看,报纸怎么能登这样的广告?“神秘女人专线”、“初体验”、“夜来香”、“任逍遥”、“色香味”等,都只有标题和电话号码,极具色情语义和感官刺激。对此该报配发评论员文章指出,这类所谓的声讯服务广告多刊登于发行量较大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且呈蔓延之势。文章呼吁工商、新闻出版、电信、公安等部门迅速联合起来,对这类不健康的声讯广…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不要说利润了,再这样下去,报社的经营都会出现困难!、今年报纸必须要涨价,而且全国普遍提价!在4月11日举行的中国城市主流媒体年会上,来自全国10多家最有影响力都市类报纸的老总们就近期以来新闻纸价暴涨后的不堪重负大倒苦水。与会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对所有市场化  相似文献   

16.
读刘健《市场面前轻与重》一文后,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种观点认为,相对于某些大报,都市生活类报纸都是“小报”,这类报纸不需要范长江、邹韬奋、徐铸成、萧乾,甚至不培养,也培养不出“重量级”的记者。这种观点影响很深,深到这类报社的编辑记者也信以为真。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罪这种观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报社员工的“衣食之源”。如果说一个地区的广告总量是由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状况、经济市场化程度、城市规模大小等因素决定的,那么,作为这个地区的地市报社广告量的多少,则是由这个报社报纸的办报质量(主要看读者认可度)和发行数量(主要看有效发行)、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同其他媒体(包括外来媒体)的竞争能力(含广告经营水平)等因素决定的。而同其他媒体的竞争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由这个报社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决定的。在这个地区广告总量和这个报社办报质量、发行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广告经营管理体制越合理、机制越灵活,竞争力就越强,在“市场蛋糕”中切到的份额就越多。因此,为把报业做大做强,探讨广告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今天,对于高度市场化的都市生活类报纸来说,竞争无法回避。处于激烈竞争中的都市报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拓展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有效途径只有一个:不断提高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一张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品质的优劣,报纸品质就是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武汉报业市场是全国竞争比较激烈的区域性报业市场之一。在我国,同时拥有两家报业集团的城市不是太多,武汉就是其中的一个,包括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该市目前有报纸67种,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报纸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两家报业集团的报纸之间,特别是两家报业集团之间都市生活类报纸之间的竞争,可以说,都市生活类报纸之间的竞争基本上代表了武汉报业的竞争水平。近十年来,武汉报业发展速度迅猛,竞争也日益激烈,竞争模式也逐渐由比较单一的模式转为多元化的模式。报业竞争模式的转型使报业经营与发展更具有活力,报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经营风险降低,逐渐摆脱多报一面的状况,形成各报的个性和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经营报纸相对“办报”而言。计划经济时期报纸没有经营业务,新闻采编等编务就成为首要而惟一的任务,所以编委会、总编辑就成为报社的主要决策者,只为报纸的内容和政治导向负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已成为产业,“办报”仍是首要任务,但只“办报”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只“办报”报纸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于是经营报纸的理念应运而生。经营报纸,不仅要办好报,还要为报社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还要注重经济效益,为报纸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甚至还要能更多地为政府纳税,本文就从这一思路出发,对大连地区报纸的经营状态、潜力、问题、思路等做一粗浅的概要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