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在少年运动员中培养横板两面反贴削球的打法,是我们业余体校教练员的一份责任。从眼前看似乎困难大,成绩差,但从长远看,只要功夫到家,在将来世界比赛中无疑将有它竞放的天地。现在谈谈自己在少年乒乓球横板反贴削球打法训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供大家探讨。一、削球的主导思想原来是稳、低、转、攻,根据近几年  相似文献   

2.
生胶 想说爱你不容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学名上讲,横板一面反胶一面生胶这种打法叫横板快攻结合弧圈,而两面反胶叫弧圈结合快攻,两者在名称上只是把“快攻”与“弧圈”对调了一下,但内在含义却大有不同,尤其近台速度要比两面反胶快。以往像滕毅、王燕生这样的横板生胶名将,打反胶时都显得相持能力还可以,但是进攻能力偏弱,跑动范围较小,特别是绝对力量(能发出的最大力量)稍逊,因而用反胶感觉比较吃力,但爆发力集中,也就是瞬时发力好,所以改用生胶后更容易发挥自身的强项。  相似文献   

3.
朱世赫.23岁.右手横握球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削中反攻型打法。巴黎世乒赛之前,世界排名61位、亚洲排名28位、韩国排名第5位。将朱世赫对马林、格林卡、施拉格的三场比赛在削球与攻球的使用比例、命中率、得分率、失分率、全场技术的得分与失分比、进攻与防守、削球与攻球互相转换技术方面进行统计.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实践练习和理论分析认为,"直拍横削结合推攻打法"的构思是可行的,它能在反手位用正面反胶进行反手攻和加力推,增强了削球打法反手位的进攻实力;能在反手位用球拍正面反胶和反面长胶两面不同性能的旋转变化,干扰对方,为进攻创造机会;还能在反手位用正面反胶和反面长胶进行推挡、推挤、磕球、拨球等技术,积极多变地防御对方的发球抢攻、搓中突击,从而为削球打法找出一条新路,走出低谷,争取更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新面孔     
《乒乓世界》2007,(12):I0019
陈浩 1990年8月4日出生于河南新密,右手横板两面反胶,现效力于甲A山东鲁能俱乐部,曾获2007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团体第三、双打第三,国家队主教练:陈彬。  相似文献   

6.
新面孔     
《乒乓世界》2008,(6):144-144
周雨:1992年5月19日出生于江苏.左手横板两面反胶,现效力于甲A河南濮阳乒乓球学校俱乐部。曾获河南省运动会团体、单打、混双冠军,全国集训选拔赛第二名。国家队主管教练:陈斌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7,(1):102-102
2006年7-8月的“DIY专家”评选活动,主题是为“横板两面异质快弧打法”配球拍,四川崇州的陈建读者对这一主题作出了如下注解:横板两面异质快弧打法属于横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一种,大体可分为横板正手正(生、防弧)胶、反手反胶和横板正手反胶、反手正(生、长、防弧)胶等几种。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10,(8):145-145
6月中旬,李嫱冰应邀来编辑部拍摄技术动作图片,李晓东也来到编辑部做客。那时父亲节刚过,李晓东向我们展示了一封他父亲节收到的来信,作者是他的小女儿王曦玉,在王曦玉眼中,李晓东不仅是乒乓球队的一名好教练,而且还是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幽默风趣的好父亲。身为国家队教练的李晓东做事一丝不苟.记者最经常看到的,是他伏案写作的样子。但是看着这封来信的李晓东放下严肃的面具,笑了起来:”我这个女儿,别看年纪小,文风倒是跟我有点像。”  相似文献   

9.
长胶最早被“魔术师”张燮林用来打削球,后为中国的快攻型选手所借鉴,在球板两面分别贴上反胶和长胶,逐渐发展出近台为主、两面交替使用的直板长胶倒板打法。当年的陈子荷、齐宝毕,无不藉此法宝在赛场上打得对手无所适从,成为乒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尽管随着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此种打法在专业选手中已近绝迹,但在业余圈中依然颇具威胁。不少中老年爱好者将其视为快速提高的“终南捷径”,对付习惯于“正规”球路、耐心不足的年轻球迷时.更是屡试不爽。“许绍发-北京97乒乓球学校”教练、北京市老年乒协副秘书长黄连疆就是直板长胶倒板打法的高手。虽是纯粹业余爱好者出身,但水平已速准专业.为我国第一批业余健将.曾在诸多比赛中名次位居前列.如1995年世界元老赛男单亚军、1998年北京市“乒协杯”35-49岁年龄组男单冠军、北京市运动会(不分年龄组、有专业选手参加)男单第7、2002车全国首届业余俱乐部团体冠军等。这次,我们特地请他来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对球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朱世赫与陈卫星都进入了8强,但两人的打法有所不同。朱世赫反手削球旋转变化很强,削得稳,他反手的胶皮比长胶要稍微短一点,但削过去的球很下沉。正手抢拉比较凶狠,力量也大,中台的反拉能力很强。以前丁松有这种球,但是丁松的削球功底和稳健性没有朱世赫好。陈卫星还是以前中国运动员的削球打法,突出了正手中台反拉技术和前两板的抢攻技术。目前中国高水平的削球运动员只有侯英超,与朱世赫有点相似,他打欧洲选手也有胜绩,正手的抢攻和反拉能力也比较强,但是削球的稳健性还不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新面孔     
《乒乓世界》2008,(2):145-145
李博超 1992年1月25日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右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现效力于甲A山东胜利东胜俱乐部。曾获2005年俄罗斯独联体运动会团体冠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2007年朝鲜公开赛团体亚军,男单,男双第五;2007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单打前32,国家队主管教练:刘恒。  相似文献   

12.
背面生胶的横打技术——进攻下旋球 在广大业余爱好者当中,技术打法的多样性是最大的特点。很多爱好者在器材的配置上喜欢贴一面反胶、一面颗粒胶皮,例如正胶、生胶、长胶,这种配置的优势在于击球节奏上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3.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12,(4):112-113
在上期杂志中,我们主要谈到了“直改横”之后的正手位技术,本篇我们再说一说反手位。横板的反手技术丰富多彩,即便现在直拍有了反手横打的技术体系,但横板在反手一侧的优势仍然是明显的。除了搓球、挑打不如直板灵活,横板在其它技术结构、实际教学及熟练掌握上都不算太困难,否则也不会出现业余体校和专业队中“直横比例”如此失调的局面,因为大家都知道,练横板比练直板更容易出成绩。但是与体校不同的是,业余选手改横板后学习反手技术时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从改握横板之初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14.
代恬的器材配置是一面长胶一面反胶。本期两组技战术都是她正手使用长胶,反手使用反胶的套路,虽然在少JLTJll练中这种打法并不多见,但业余圈如此打法的人却不在少数。第一组的训练计划有两板球,第一板是拱接下旋球,第二板是挤推上旋球,位置都是给到运动员的反手位。  相似文献   

15.
新面孔     
《乒乓世界》2008,(4):154-154
李木桥:1992年2月3日出生于辽宁丹东,左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现效力于甲B八一俱乐部。曾获2007年全国锦标赛双打前十六名。国家队主管教练:刘恒。给自己的一句箴言:教练和父母,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打法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而乒乓球拍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近几年来削球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更多的主动,一面从基本功上下功夫,同时在工具上也进行了改革,采用了正反两面不同性能的海绵和胶皮,从而增加了回球的旋转变化。目前使用的长胶球拍大致上有下列三种: 1.长胶厚度为1.5~1.8毫米,底部贴上一层薄薄的海绵,另一面贴有反胶海绵。 2.长胶厚度为2毫米,底部也贴上一层薄薄的海绵,另一面贴有反胶海绵。  相似文献   

17.
女子+?=男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容易想到的答案是——技术。因为“女子技术男性化”的提法我们早就耳熟能详。最量化的答案有两种——1/3和10。前者以比分为单位:21分时代,让7分,王涛可以赢邓亚萍。让9分够呛。让8分差不多;11分时代,马林让任何一位女国手3分没问囊。让4分以上就没准。后者以年份为单位:营家队总教练蔡振华曾指出。张怡宁最主要的是速度与旋转的结合比其他人好。而我们知道,中国男子横板这方面的典范是孔令辉,他成名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家队资深教练李晓东也曾提出。男子水平可能领先女子十年。  相似文献   

18.
李晓东很实在。去采访他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是别写我了,我现在要少说话.多看、多想、多干。”其实,大家对李晓东并不陌生,在目前这个教练班子里,他算得上是一名资深教练了。从1976年起;24岁的他就开始担任北京队教练,带过滕义、杨玉华、王燕生等名将。1988年,他任国家青年队主教练,一年后,担任国家队教练。十几年来,带出了王涛、陈志斌、谢超杰、王永刚、闫森、王励勤等众多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打了将近20年的球,当了24年的教练,李晓东全都是和男队员打交道,这次到了女队,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初谈乒乓球性能不同两面横板倒板全方位进攻型打法成都市业余体育学校陶世刚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乒乓球各种类型打法中,性能不同两面横板进攻型打法(指横板的正手面是海绵贴有反胶,反手面是海绵上贴有生胶或长胶),利用旋转、速度的差异,制造了较多的进攻机会并能直...  相似文献   

20.
梁慧敏  夏娃 《乒乓世界》2005,(11):42-42
“我们队只有王熹是国家队队员,只能把他排在一号位置上,我们的排阵是死的。可削球在国内打不占上风.如果是个两面拉,我心里还能有点数。”身为福建省乒乓球队的总教练,许增才在排兵布阵上捉襟见肘。在男团小组赛中,福建队战胜了河北队,被许增才看作是一种进步。”本来预赛我们1比3输给河北,这次反过来3比1赢了。还差点赢了江苏队.王熹第一场赢了单明杰,第二场马良前两局2比0领先。在我们这个组里还有香港、黑龙江、江苏、河北,按实力我们肯定排最末,但还赢了一场球,总算没垫底。”许增才对此已经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