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鲜明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目标的实现,应该源于我们教育中的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教育细节的积淀;源于每一次有效的教育行为。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场景中,我们遗憾地看到,不少教师仍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的课堂,或仍津津乐道于那简单、粗暴、死板的教育方式。因此,当我们的目光从终极目标回到关注教育的内核,即真正的教育效益时,有效教育的实施便非常现实地摆在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中,每一个生命都是重要的,也是独特的,孩子们每一次心灵的成长,都需要温暖和阳光,每一次出发和在路上的行动,都需要不同的关注和鼓励。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要善待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呵护帮助每一个脆弱的心灵。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快乐,教师才能幸福,教育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班主任,多年来我努力做一名“有心”的教师,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因为,教育就是这样的“踏雪无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班主任,多年来我努力做一名"有心"的教师,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因为,教育就是这样的"踏雪无痕".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长期旅程,教学细节就像是沿途的风景点缀,只要用心制造,细细品味,都能演绎出精彩的教育画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们的每一次聆听,每一回领悟,每一段疑惑,其言语,表情,手势动作和情感都是精神成长中的细微之花,而老师们的每一句讲解,每一次启发,每一首赞美,在恰如其分时就能在教育的广袤土地上浇灌出理想花朵。本文结合笔者自身体会和感受,从细微处着手,透视语文教学的几点特征。  相似文献   

7.
坚持的魅力     
常啸 《教师》2014,(1):1-1
正作为教师,偶尔写一篇两篇教育反思或者教育日志,难不难?当然不难,但年年如此、天天如此要你为每一节课,每一次教育行为,每一个教学环节去琢磨,去反思,去提升,并将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下来,你能做到吗?也许你做不到,但有一个人却做到了,他就是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从教30多年,李镇西坚持"五个一工程",即上好每一堂课,每天至少与一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每天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每天  相似文献   

8.
张淼 《考试周刊》2008,(51):227-227
教育是一门艺术,魏书生说:"一件事至少要有100种说法,这样才能有所创新。"班主任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教育契机,把握每一个教育环节。创新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在日常工作中积淀。班主任工作需要思想的创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有科学家曾经说过:知识本就源于问题;也有科学家说过:人类的创造始于问题.的确,每一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因问题而形成和发展的,每一次发明和创造也都因问题而出现.……  相似文献   

10.
陈国强 《早期教育》2009,(12):35-35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过程,每一次教学、每一个活动过程是否更有效,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机智。张静老师在施教“认识你呀真高兴”的过程中,就表现出了良好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