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才开始进入我国电视荧屏的三种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益智类节目、速配类节目,有着明显和浓厚的商业色彩与动机,容易走入盲目跟风、内容老套、缺乏新意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电视节目在黄金时段,除了电视剧播放外几乎就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娱乐综艺类节目。相对于主流传统节目(如新闻类,社教类节目)而言,该类节目具有灵活性,易操作性,容易在短时间内赢得广大受众,同时广告赞助费用也较为可观。不过,该类节目也缺乏新闻类节目长期稳定,受众固定的特点,而且节目收视波动较大,多数节目往往高开低走,虎头蛇尾,最后夭折。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8日,由临沂市人民政府纠风办公室和临沂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创办的“行风热线”节目正式开播。6年来,“行风热线”始终坚持“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的宗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的喉舌功能,在政府关注的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这个“结合点”上,加强舆论引导,将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融合,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誉。节目开播6年来,热线火爆,长盛不衰,已成为在全国开播时间最早、播出时间最长、播出密度最大的“行风热线”类节目,形成了一种“行风热线…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由于密切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日渐成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新宠。地方广播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经历了从“小民生”到“大民生”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了民生类节目不断向纵深拓展、真正服务大众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管理机制中存在人力资源管理等误区,其解决的对策是采取专业化、系统化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百姓热线》创办于2000年,是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百姓谈话节目,每期30分钟.2012年10月26日《百姓热线》栏目播出的《拆新房为哪般》获得了第22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访谈类节目一等奖.这样一档为普通百姓、单位和基层官员搭建的沟通、发言的平台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其原因: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主持人的驾驭能力及社会反响大.  相似文献   

7.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受到所有媒体重视的一种节目形式,近年来,许多网络媒体也开始设置人物访谈类节目的视频、文字直播,较为权威的门户网站都有人物访谈专栏,然而没有一个门户网站的访谈节目成为明星节目,受众关注度也不高.文章以新浪网、人民网等我国较为典型的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门户网站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问题:节目形式单一、节目宣传度不高、缺乏专业主持人等等,并且综合网络传播特点以及网络媒体受众心理和人物专访节目要求,提出来改进网络人物访谈类节目制作的建议,从而使其成为网站树立自身特色,制造品牌效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不少电视台以及广播电台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改革形势需要,及时调整思路,聚焦群众的关注热点,植根于地方新闻的土壤,站在老百姓利益立场说话,积极行使舆论监督的神圣职责,批判性报道更是为评论类节目增添了新鲜血液。而在批判性报道中如何把握好“度”,是作为采编人员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浅析广播评论类节目中的批判性报道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力求做出更出色的节目。  相似文献   

9.
目前,广播电视媒体出现了节目娱乐化的趋向,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和过渡,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区和负面影响,如泛娱乐、恶搞现象以及“愚乐”大众的被动娱乐化.我们要正确看待这种趋势,提升大众娱乐品位,在构建人们一种新的和谐生活方式的同时,产生正确的舆论和价值导向,避免节目本身的低俗化和庸俗化.  相似文献   

10.
节目的不同其个性有所不同,法制类节目本身就有其明显的个性,只有将其个性凸现出来,就会使节目充满魅力.本文就法制类节目如何彰显个性魅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此提高节目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电视谈话类节目是以演播室为空间,主持人和参与者围绕主题即兴讨论并通过电视传播的一种节目形态.电视谈话类节目体现了现场交流与大众传播的结合,对主持人的角色与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电视谈话类节目特点,针对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有效提高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业务素质,促进节目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飞 《华章》2012,(29)
近年来电视情感调解类节目走红,随着节目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意缺乏,该类节目发展至今已经泛滥成灾,观众牧视疲劳.本文对情感调解类节目走红原因进行了剖析,并试图找出该类节目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3.
胡民 《新疆教育》2012,(3):109-110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电视台《法治经纬》栏目是与政法委合办的法治节目,也是自治区12个盟市中唯一一档普法栏目。栏目经过前期一年的的策划,于2009年11月份开播,到2012年已制作完成118期,已播出总计1600分钟的节目。节目内容涉及公检法司相关部门,在开播的两年中,获全国八省区蒙古语社教节目一等奖一次、自治区广播电视奖一等奖一次、自治区政法类节目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法治经纬》节目收视率逐渐提高,在观众中反响强烈,现已成为呼伦贝尔电视台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4.
彭雷 《华章》2007,(11):242
在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中构建人文关怀理念,符合时代发展和节目自身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谈话类节目存在着定位不准,对人文关怀理解不到位等问题,节目差强人意,需要从节目选题、主持人、嘉宾和录制现场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对节目主持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培养主要路子的分析及近十年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的总结体会,对今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培养模式即应该走2+2模式和4+1模式的可行性在理论上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节目主持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主持人与受众交流并借以影响受众的主要手段,更是主持人面对受众的一种口语示范,同时言语修养也是主持人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播音主持人必须掌握主持语言艺术的规律与特性,并对这些规律和特性熟练运用,在规范自身主持语言的同时,使节目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招聘类节目进行概述和介绍节目特色的基础上,基于对709份有效问卷,从样本抽取、大学生对节目的认知程度、大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及就业信息获取途径、招聘类节目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招聘类节目给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启示、大学生对招聘类节目的感知状况等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徐勇 《华章》2011,(30)
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多出精品,是各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广播电视工作者追求的永恒主题.在加强对采编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的同时,实行广播电视节目评审制度做为一项提高节目质量的有效措施,也开始被各级电视台重视起来.这一制度的实施,将对节目质量的提高,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促进作用,如果运用好,也将大大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对业务技能的提高,也大有好处,所以说,推行这项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杨娜 《华章》2010,(33)
继"超女"、"快男"等电视选秀节目大赚收视率之后,电视相亲节目蜂拥而上,已成新宠.各大电视台也纷纷上马,克隆,复制这种节目形式,然而好景不长,在经历了最初的繁荣之后,情感婚恋类节目纷纷走向了整顿、停播的命运,情感婚恋类节目到底能走多远?在今后的运作中媒体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广播电视得到了蓬勃发展,随之主持人这一形式也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肯定,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队伍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并经历了一段由注重外在形象到需求丰富内涵的演变过程。对于节目主持人内在形象的树立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是内涵和头脑上的比拼,本文探讨了如何从实践中获取必备的内在素质以实现自我突破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