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民族艺术地域性、生活性、民族性的本质特征,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诸多变异。区域性的社会结构不断重组,文化边界逐渐消融,文化载体构成要素日趋多元,异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多地被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表述出来,民族文化信仰开始动摇。在这个动态的变迁过程中,负载着民族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传统民族艺术在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中持守民族精神,重建文化信仰,是传统民族艺术保护与传承的一种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比喻植根于民族文化,不同民族语言里的比喻,往往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相契合。本文试图从比喻与民族宗教信仰、比喻与民族审美观、比喻与民族生存环境、比喻与民族历史背景及文学传统、比喻与民族文化心理五个方面对比喻的文化内蕴作一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信仰实质上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自识和反思能力,是面向其中的民族文化综合体系的投射和认同,并最终超越其存在的精神状态;信仰是一种能力或智慧,是民族文化独立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价值取向的前提。因此,民族文化中信仰的缺失,意味着一种大智慧的缺乏。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雷神信仰属于原始自然崇拜的范畴,具有自身民族信仰文化特点。雷神信仰在布依族文学艺术作品等方面有具体表现,反映了布依族古代农耕社会的一些信仰文化事实。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民间童话的文化心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二元对立思维与对照律的民族文化审美心理,揭示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双重信仰和三次重复律的民族文化意趣,挖掘蕴含在其中的社会文化信息,展现其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文化,无论在回族形成初期还是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是回族穆斯林的信仰来源,也是回族穆斯林的民族心理积淀。《穆斯林的葬礼》就与伊斯兰文化紧密相关,作品中包含较多伊斯兰文化元素,既关涉回族穆斯林的基本功修、取名习俗、婚葬礼仪等丰富的信仰礼俗,又涉及回族作家霍达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感触与对民族文化冲突的思考。这对于理解回族穆斯林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与反思伊斯兰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十四信仰主要分布于闽浙粤台等地。这一信仰不仅在汉族社会广为流传,而且深入到畲族社会,并完美地与畲族文化融合,并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中展现出民族个性。通过对畲族民间文学、民俗生活和音乐舞蹈中陈十四信仰表现的论述,认为陈十四信仰的畲化主要源于畲汉共通的师祖关系、畲族自身的内部需求、民族生存的外部认同和强势文化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8.
大地母亲是沟通俄罗斯多神教与东正教信仰的核心意象。而20世纪初期在多神教、巫术、东正教、工具理性等现象错综交织的文化图景中,大地母亲信仰呈现出精神性的失落。皮利尼亚克的中篇小说《地母》正是从这一民族文化视角切入,揭示出多神教思维与工具理性对民族精神诉求的侵蚀。  相似文献   

9.
南方少数民族中信仰狗图腾的民族主要有苗族、瑶族和畲族等,狗图腾信仰不仅深深地影响着这些民族的生活习惯,也塑造着这些民族的原始姓氏。狗图腾崇拜为苗瑶畲等信仰狗图腾的民族提供了原始姓氏,在社会的发展中,这些姓氏的演变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婚姻习俗、汉化以及部分文字的误写有关。此外,有着丰富石狗文化的雷州地名也源于当地的狗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0.
信仰是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民族的文化性格.对中国人的鬼神信仰进行批判与反思,是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五四作家在小说中借鬼神信仰解剖民族灵魂,观照社会人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1.
梅山有两个意义上的概念:一是地理上的梅山,二是人文上的梅山.梅山教不是一种宗教,也就不是一种宗教信仰!梅山信仰是一种具有比较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形式.它的存在有自己的本体,与其文化地域和文化有强烈的共生性和独立的信仰文化形式意义.这种类型的信仰文化形式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是一体的,我们不能用宗教的信仰形式评价体系来评价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析与阐述,指出影响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因素是社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推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动力;同时说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是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及宗信仰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13.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标象,是民族无声语言的艺术传承,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之一。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土家族为表达民族的共同信仰与文化因素,创造了集绘画、扎染、刺绣、挑花、纺织等民族手工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特征的土家族服饰。通过土家族服饰的演变、内涵与文化象征三方面来研究土家族服饰,以期传承与开发土家族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4.
陈雪艳 《文教资料》2006,(22):138-139
美利坚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美国英语是美国文化的载体,它的运用方式集中体现了美利坚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英语语汇来初步解读美民族构成、民族信仰、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公民意识为视角进行文化认同培育是处理新疆跨界民族多重而又复杂的各种认同关系的有效途径。这就要加强对新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构建国家精神疆域,挖掘中华主流文化和新疆跨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正确处理新疆跨界民族伊斯兰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信仰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它给予了人们生活的力量,引导人们的前进方向。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正是因为这些信仰的不同才造就了与众不同的世界,而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的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名族都有自己的名族文化以及名族信仰,而与之对应所衍生出的文化内容与形式都是多姿多彩的,而今天我想说说苗族中的原始宗教文化信仰对苗族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鼓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其信仰的正确性对祖国建设至关重要。大学生信仰的形成是一个动态互动的发展过程,家庭文化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世界观、孝道理念及家庭氛围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信仰的选择与发展,分析原生态家庭文化是大学生解除信仰危机必须面临的一个环节。正视自身信仰与家庭信仰,本着怀疑精神树立自己的科学信仰,引导家庭信仰正向发展,是新时期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8.
在汉文献与苗族神话中,对蚩尤神格的描述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在汉文献中蚩尤作为神出现,经历史演化后成为反面角色,最终又作为战神倍受信仰;而在苗族神话中,蚩尤不仅是民族英雄,还是一系列文化的创制者,从而兼具英雄神与文化神的二重神格。二者同时呈现出完整的蚩尤神格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苗族神话则反映出蚩尤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存活的一个重要原因——信仰与民族心理的契合——信仰整合了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支撑着信仰,由此产生了关于蚩尤崇拜的一系列民俗文化,神话作为民俗文化的文本性注释,也就保持了不竭的生命力,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基督教传到中国西南地区,并渗透到了黔西北彝族地区的威宁县板底村。板底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不仅有独特的民风民俗,还有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体系。基督教作为一种外来信仰文化,势必会与当地的文化发生碰撞并相互调适。而基督教信仰文化所具有的动态性,也促使其自身的不断变迁。基督教信仰文化在板底村长期发展,既获取生存空间,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因此,只有研究分析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形成、变迁、文化碰撞与调适等,才能全面了解板底村基督教信仰文化的体系以及其与当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化差异是由民族的差异造成的 ,不同民族特征带来不同语言文化特征。翻译中应充分重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注意不同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类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