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从如何对待爱情的角度,通过分析<简·爱>一书中三个主要人物的爱情观:女主人公富有激情又符合道德法律的纯洁的爱情观,罗切斯特感性至上、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蔑视法律道德的爱情观以及圣约翰"一切为主"把妻子作为工具的理性至上的爱情观,批判了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和只要婚姻不要爱情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都不符合人情,都是不道德的,颂扬了能经受得住时间、空间、财产和地位的考验并且为法律道德所接受的爱情.  相似文献   

2.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诗经>中反映婚姻和爱情的诗篇如<关睢>、<静女>等,描绘了青年男女追求纯真爱情的动人篇章,反映了尚未进入封建时代的人们朴实真挚的爱情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美满的,先秦时代的婚恋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特别在婚姻道德方面,由此产生的流弊导致大量弃妇的出现,如<卫风·氓>和<邺风·谷风>.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婚姻的非爱情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婚姻现象的具体分析,提出一定社会的经济、法律和道德都对婚姻产生巨大影响,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婚姻的非爱情基础,亦即婚姻的基础不只是有爱情。因此,我们对婚姻的基础应该要有全面的理解,而不可以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4.
人人都可以拥有爱情,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作为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爱情历来就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散文小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讴歌爱情赞美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但讴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作品却寥若晨星。文学作品总能若隐若现地展示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也会或多或少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来观察中国人爱情观与婚恋观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5.
人人都可以拥有爱情,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作为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爱情历来就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散文小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讴歌爱情赞美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但讴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作品却寥若晨星。文学作品总能若隐若现地展示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也会或多或少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来观察中国人爱情观与婚恋观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毛姆作品中两类主人公形象来梳理他们的悲剧婚姻爱情景观,以便更好的理解毛姆内心的婚姻爱情观,并以此关照当下生活,给当代人经营爱情、婚姻、家庭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朱莉、德·莫尔索夫人都是追求爱情的女性,都是贤妻良母.卢梭把朱莉写成了理想的人物,启发人们怎样理智地生活和相爱;巴翁的莫尔索夫人是一个现实主义典型,她的爱情追求是一个悲剧,表现作者科学的爱情观和对家庭、婚姻问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一生写了37部剧本,绝大部分都有关于爱情的描写,都涉及男女恋爱的主题,其早期喜剧更是直接以爱情为主题,热情讴歌坚贞的爱情和自由的婚姻。这是因为在西欧反封建的斗争中,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斗争表现得较为突出、较为尖锐。阅读这些剧作,不仅可以洞察当时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宗法思想的斗争实况,而且,通过这些爱情故事和对爱情的描写,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在剧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爱情观。  相似文献   

9.
"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一直是法学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和法律存在必然的联系,因而主张"恶法非法";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系认为道德和法律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主张"恶法亦法"。从表面来看,两种学说的对立达到了极致。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深入分析,两者并不矛盾,甚至存在理论的契合性。真正的良善之法,不仅要符合道德的要求而内容良善,而且要具备法律的外在形式。在现代文明的法治国家,出现合法不合理或者合理不合法的两难情形时,应当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衡平个案争议。同时,对不合理的法律适时修、改、废,使其成为真正的良善之法。  相似文献   

10.
闻捷的诗集《天山牧歌》在建国初期诗坛上因言词清丽、富有民族特色而为人们所称道,本文专门对《天山牧歌》中表达的劳动爱情观做一个详细阐述,把握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将劳动与恋爱结合,人们把是否热爱劳动作为爱情、婚姻的选择标准,人们的爱情伴随劳动共同成长,这种爱情观产生对新中国及以后的人们道德伦理、情感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该恋爱观对五四以来中国人人性解放方面也有积极的呼应意义。  相似文献   

11.
看到"道德课堂"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是恩格斯的那句名言:"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为什么不道德,因为这样的婚姻不能给夫妻双方带来快乐、幸福。婚姻不仅需要法律的保障,也需要情感的支撑,两者缺一不可。合法性、情感性是婚姻的两个基本属性,实际上缺乏任何一个属性的婚姻都是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12.
夫妻财产关系作为婚姻关系的一部分,亦受到婚姻道德基础的影响。当代婚姻道德的本质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义务与责任的统一,爱情的持久呼唤男女经济地位平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婚姻所固有的义务与责任又要求夫妻财产相对独立,由此决定了限定共有制更符合夫妻财产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爱情婚姻的悲剧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经济与封建势力对爱情的摧残;传统爱情观的崩溃与新型爱情观的确立;追求高层次爱情过程中女性性别意识的失落。这三个阶段反映出新时期女性痛苦的成长经历以及当代社会艰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爱情问题已是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爱情观、爱情行为的偏离亟待矫正。社会性道德环境的恶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爱情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的主要原因。高校实施爱情教育必须密切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爱情问题已是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爱情观、爱情行为的偏离亟待矫正。社会性道德环境的恶化、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爱情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的主要原因。高校实施爱情教育必须密切贴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提高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有很多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是《诗经》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它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叙写生活的本来面目,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爱情诗篇,丰富了人类的情感世界,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在三千年以前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君子淑女之恋、凰对凤的追求、义无返顾的爱情表现模式,是古代青年男女对爱情大胆自由、坦率灸热的追求,是情窦绽放的男男女女对生命本能的真实表露,体现了远古的人性美;纯真爱情的最初表示是信物的投赠,"与子偕老"的誓言是高尚、美满、幸福婚姻的约定,体现远古的人情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方面表现出对婚姻自由的限制,另一方面表现出婚恋的困境和痛苦。以婚恋为题材的作品是《诗经》那个时代爱情观、婚姻制度、民族风俗习惯的折射,是人性人情还没有被扭曲或践踏的真实见证。《诗经》作为五经之首,不但影响着后世人们的婚恋观,而且深刻影响着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今天探讨这些古代爱情诗篇所焕发出来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郑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103-104
在《聊斋志异》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中,蒲松龄抨击了封建礼教和当时的婚姻制度,歌颂至真至纯的爱情。作者借助书生的爱情生活来表现自己的爱情观;而清另一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通过对书生涉及婚恋的描写也可看出那些书生们的爱情观。拟从至情与无情,婚恋的目的条件以及男权的社会这三方面来分析这两部书中的书生爱情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在《红楼梦》中 ,至真至纯的宝黛爱情以悲剧结局 ,其复杂性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社会、历史、文化、道德等诸多因素对婚姻的冲击和影响 ,信奉“爱情至上”的黛玉也以“春梦随云散 ,飞花逐水流”的悲剧命运唱出哀婉悲痛的情殇之辞 ,这使我们不得不从女性本身反观对待婚姻的心态。面临现代社会对婚姻的巨大挑战 ,女性该如何维持一个圆满而持久的婚姻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想这对现代女性认识婚姻、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改造自我都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杨建伟 《文教资料》2012,(20):22-23
张洁、池莉和张欣作为当代文学的女性作家实力派,她们的作品主要讲述新时期的爱情和婚姻,表达了社会的主流爱情观。张洁用《爱,是不能忘记的》回忆了八十年代以前执著坚贞、纯洁无功利的传统古典爱情观,而池莉的《不谈爱情》和张欣的《爱又如何》却讲述了八十年代后,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为了物质利益和生理欲望可以不谈爱情,或者原本美好的爱情在现实困境和个人私欲的挤压下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20.
对鲁迅《伤逝》的理解不能忽视鲁迅爱情观及其与存在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爱情观的联系,不能忽略《伤逝》所受《诱惑者日记》的影响。鲁迅追随克氏,把爱情与个体精神的成长联系起来,以爱情为精神成长之台阶,因此《伤逝》中透露出"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宗教阶段"的痕迹,主人公从文学家影响下的唯美爱情到道德责任的逃避与受谴责,再到准宗教性的忏悔,涓生其实还是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精神成长。鲁迅写《伤逝》不只为强调经济权之重要,更为强调个体精神成长之重要,而这都离不开克氏与《诱惑者日记》的影响。正是在世界文学的关联和比较文学的视野中,《伤逝》主旨得到更为准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