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超效率模型和BCC模型,对于我国通信服务业其中的17家上市公司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较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首先利用DEA超效率模型对于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排序,其次利用BCC模型对于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了投影分析,并最后提出了进行有效性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投入产出视角出发,构造基于混合DEA模型的电子信息企业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该模型不仅能同时处理锥性指标和非锥性指标,并且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改进后,可以获得各决策单元的绝对排序。最后运用所建评估模型对我国18家电子信息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解析评价体系的操作程序,验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李葳  李丹 《科技与管理》2012,14(6):97-100
在界定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3个方面对我国30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DEA非有效的原因,指出提高科技资源整合效率和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文化传媒类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稀土企业经营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和BC2模型,以2011年17家稀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经营绩效进行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析及投影测度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稀土上市公司总体绩效并不理想,平均效率值只有0.8043,针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给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调整目标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DEA模型的广西物流服务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物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能源消耗和物流业从业人数为投入指标,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物流产值为产出指标构建了区域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效率评价模型,对广西2004—2011年物流系统的综合相对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规模效益有效性和超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物流投入产出总体有效性为50%,在综合相对无效的决策单元中个别年份存在着经营效率低下和资源的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是一门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这篇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21家物联网上市公司绩效,得出该行业的总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增减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的对策建议。从分析的数据及结果显示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上市公司总体效率不高.并且在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造成我国物流企业总体绩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无效率.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40家建材行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测算了各公司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对非DEA有效的公司指出了使其达到有效的改进路径和方向。通过对建材类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和分析,发现其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进而有助于提高建材类上市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程大友  冯英浚 《预测》2008,27(3):55-6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DEA的企业效率评价方法,将决策单元的复杂生产过程分为前后相续的两个子过程,在考虑子过程之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两阶段关联DEA效率评价模型,进行企业效率分解和评价。关联DEA模型克服了传统的独立DEA模型的缺点,可为决策单元改进绩效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以21家财产保险公司为样本的实证分析指出了非有效公司效率低下的原因和需要改进的领域。实证结果表明中资财产保险公司在营销方面比外资公司较有效率,但盈利能力效率低于外资财产保险公司。根据效率评价结果本文构建了一个效率矩阵,将样本财产保险公司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提出了相应的绩效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58家国内物流上市公司2017—2021年的经营效率做静态与动态分析,并构建DEA-Tobit模型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静态分析结果显示,超过50%的国内物流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处于中度DEA无效水平,规模效率成为制约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动态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中国物流类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退步影响而下降0.5%;投影分析结果显示,公司可以通过减少固定资产等投入以及提高资本的利用程度来提高经营效率;在同质环境下,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和财务杠杆的上升会降低公司经营效率,高固定资产周转率和高利润率会正向促进公司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
应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进行效率评价时容易出现多个决策单元同时有效,造成排序困难,原因是每个决策单元都依据最大值原则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权重,计算出的效率值普遍偏高,既不合理又难排序。为此提出先基于AHP/GRA方法确定统一的公共权重,然后再计算效率值,最后以长株潭物流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基于DEA-AHP/GRA的效率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可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排序,其结果反映了长株潭各物流企业效率差距较大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DEA方法指标预选办法对指标进行了筛选,建立评价模型,并以广东省2006年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决策单元进行DEA计算,对它们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进行分析,指出了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整体绩效偏低以及技术无效是绩效低下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计算孵化器投入产出的影子价格,分析各投入要素对决策单元的稀缺程度,得出了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能显著地促进高技术企业孵化器效率提升的结论.为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13家上市油田企业2005-2012年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量和动态评价,运用概率神经网络PNN实现了对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结果的智能诊断。研究表明:13家油田企业2005-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未达到效率前沿面,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表现的退步趋势主要是由规模效率较低引起的;智能诊断能使决策者快速有效的判断出技术无效的决策单元和决策单元的效率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效率模式提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区间DEA的一种排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黔  龚咸 《预测》1999,18(5):67-69
传统数据包络分析只能评价输入输出值为确定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只能把决策单元分成有效和非有效两类,而不能根据效率指数对有效决策单元排序,因为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都为1。本文就利用一种扩展的DEA 模型,给出了一种输入输出中含有区间值的决策单元的排序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石油行业15家上市公司为例,以2013年数据为基准,建立起石油行业数据包络体系评价系统,用DEA得出的结论为依据,对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效率分析,提出提高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模型的企业投资效率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企业价值的增加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对投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将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将DEA方法运用到企业的投资效率评价中,在此基础上引入两个虚拟决策单元,提出了一种基于TOPSIS方法的DEA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并以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C2R模型和改进后的DEA模型评价企业投资效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反映我国房地产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较严重,发展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1年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108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循环经济信息披露现状,并对披露现状进行了评价,同时就如何提高循环经济信息披露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一种对若干同类型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与效益进行比较的有效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评价。以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2013年数字资源采购与利用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建立指标体系,用DEA模型对总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被评价的类目分为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并指出相对无效类目的不足及改进之处,为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现在DEA方法已被较多地应用于金融投资、技术创新等领域的绩效评价之中。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遇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当多个决策单元都为DEA有效时,如何进行进一步地测度与排序;二是以往我们在应用DEA方法时,比较关注的是测算各决策单元的总体效率和技术有效性等问题,但很少对影响决策单元效率值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考察。为此,本文引入了超效率模型与Tobit模型,对DEA的有关应用与扩展问题进行了论证,并以上海中外联合实验室的绩效评价为例,展开了相应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运用DEA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两个虚拟决策单元,建立了基于DEA和TOPSIS的评价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整体效率偏低,区域知识产权运营效率与地区经济情况不呈绝对正比关系。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全面客观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是分析和制定创新政策的基础。区域创新系统是把创新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经济系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称为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常用评价方法。传统DEA模型将决策单元分为有效的和无效的两类,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由于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均为1,故不能进一步区分有效决策单元;(2)不再对无效决策单元进一步分层。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结合超效率DEA模型和背景依赖DEA模型,在对有效前沿面进行分层的基础上,引入超效率、吸引值和改进值这三个评价准则,全方位评价我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其中,超效率是基于同一层次有效前沿面来评价各决策单元的,对产出型超效率模型,决策单元的超效率(≤1)越小,绩效越好。吸引值是选择较低层次的有效前沿面作为评价背景,吸引值越大,决策单元距离评价背景越远,表明其绩效更好。改进值是基于较高层次有效前沿面作为评价背景,决策单元的改进值越大,距离评价背景越远,预期需要做更大的改进,因此,较小的改进值意味着较好的绩效。本文假定区域创新系统从投入到产出的延迟时间为一年,评价采用的具体投入数据为:(1)2012年区域创新系统RD支出(亿元);(2)2012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亿元);(3)2012年区域创新系统RD人员(千人年)。具体产出数据为:(1)2013年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篇);(2)2013年高科技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3)2013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百万美元);(4)2013年发明专利申请授予量(项)。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4个层次的有效前沿面构成了我国31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基准结构;(2)同一有效前沿面层次上的区域创新系统可根据超效率相互比较其竞争优势;(3)领先有效前沿面层次上的区域创新系统可依据较低的改进值来识别未来的竞争者;(4)具有较高吸引值的区域创新系统可用作后进有效前沿面层次上的区域创新系统的学习目标,从而设立逐步改进的最佳路径。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相关决策者对区域创新系统做出准确的定位,进而制定出正确的区域创新的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