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少儿娱乐室     
火跳圆圈舞[变法]魔术师将半张报纸钉到墙上,然后将纸的一角点燃。这时,只见火苗成圈形线路,扑闪扑闪地燃烧,十分好看。[揭底]这是一张经过化学方法处理的报纸:把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用  相似文献   

2.
小魔术     
茶杯吸水〔变法〕魔术师拿着一个空杯对观众说:“我这个茶杯会吸水,不信大家看一看。”他说着把纸装在杯中,用火柴点着后,扣到一个有水的盆子里,盆子里的水立  相似文献   

3.
趣味化学实验──燃烧后的火柴云南大姚师范学校(675400)张雷一、蓝色与无色互变在锥型瓶中加入20毫升水和2毫升新配制的淀粉溶液,然后再滴加碘水(或碘酊)数滴使溶液是深蓝色。将火柴擦着并迅速伸入瓶中,待火柴头药在瓶中燃尽后。取出并立即塞上一橡皮塞,...  相似文献   

4.
一、将模糊变清晰 如《物体的热涨冷缩》一课,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在烧瓶口中堵一个插着玻璃管的塞子,在管里滴一滴带颜色的水,外面用线做个标记,然后用热毛巾捂住玻璃瓶,瓶内空气逐渐变热,管里的小水滴就会向管口移动,放开热毛巾,瓶里空气变冷,管里的小水滴向相反方向移动。这个实验可见度小,且移动距离短,搞不好小水滴会  相似文献   

5.
物理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烧纸船。老师准备了一个铁架、一盏酒精灯、一盒火柴、一个水槽和三条纸船。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放好酒精灯,再把铁架放在酒精灯上方,然后点燃酒精灯,拿起一只纸船就往铁架上放。同学们看了都惋惜地说:“这只纸船肯定要烧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学实验中,滴瓶的使用量较大,许多实验由于不注意滴瓶正确的使用与保护方法,常造成滴瓶损坏、胶头老化、滴管拔不出等问题。为节约药品.减少滴瓶损坏,现将正确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滴瓶标签应用碳素墨水笔或铅笔在纸上书写药品名称,用胶水粘贴在滴瓶上,然后用石蜡密封。这样操作简单,标签牢固不褪色。药品使用量需提前计算,正确称取。不宜过多,过多会造成浪费与污染。最重要的是液瓶应及时清洗。每次实验完毕后应将易先改变质或已被污染的药品倒掉,而将未被污染且不易失效的药品倒入有标签的试剂瓶中贮存。然后将液瓶上的胶…  相似文献   

7.
1 先后关系1 1 制取气体物质及做某些装置要严密的实验时 ,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然后再加入药品。1 1 2 点燃气体时 ,应先检验纯度后点火。1 3 拆除制气装置时 ,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后熄灭酒精灯。1 4 在洗气装置中 ,一般是先把除其它气体的装置放在前面 ,最后放干燥装置。1 5 做用H2 还原CuO等实验时 ,应先通入H2 赶走试管内的空气 ,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停止实验时 ,应先移走酒精灯 ,后停止通H2 (即至到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 )。1 6 在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等仪器时 ,必须先检查是否漏水。2 上下关系2 1…  相似文献   

8.
动词在写人的文章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最能突出人物的特点,表现人物的特性。请看下面这篇小文章——邻居阿婆邻居阿婆阿婆很喜欢吃粽〔zòng〕子,勤快的她舍不得买便自己动手包。她说:“自己包的清爽,斤两实在。”阿婆包粽子有“派头”:身旁放两个银色的脸盆,一个放糯〔nuò〕米,糯米上还搁着一个小瓷碗,小瓷碗里是一大块一大块酱色的肉;另一个脸盆盛水,里面浸着箬〔ruò〕竹叶。旁边还有个铝锅,里面放包好的粽子。阿婆包粽子的动作最奇特:先拿起两张箬竹叶折成无洞的漏斗状,然后铺点米,再放上一块大肉。这时阿婆脸上洋溢着笑容,手腕灵…  相似文献   

9.
一、钾的焰色反应实验(1)人教新版化学必修1(实验3-6)中,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方法如下: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2)该实验的缺点:在实际教学中,蘸取碳酸钾溶液很难观察到紫色的焰色,而且碳酸钾粉末颗粒很小,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计算机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将计算机应用到分析化学中的电位滴定实验中,需要配备一种恒速滴定管。因为人们在编制测量程序时,通常需将滴定的体积量转换成时间量,计算机通过测量时间量的变化,再在数值上转换成相应的体积量变化。例如假设滴定1mL溶液需要6s,那么当时间为60s时,滴定的体积就为10mL。要实现上述转换,就要求滴定时液体的下滴速度是恒定的。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自动恒速滴定仪可达到这一要求,但从教学角度上来说,应该体现“价廉物美”这一原则。为此,我设计制作了一种简易恒速滴定管,与计算机配套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昨天几个哥们在积满水的学校操场上踢球,完了后一身臭汗泥浆,回到宿舍,发现竟然没自来水了,于是开机打游戏坚持到深夜两点,还是没水。哥们终于忍不住倒床上睡觉了。我是处女座,多少有点洁癖,好不容易找到一瓶未开的矿泉水,再拿上毛巾肥皂就往冲凉房去。10分钟后总结出拿一瓶矿泉水洗澡的经验,对节约水资源应该有点帮助。道具:毛巾,肥皂,干净内裤,一瓶矿泉水(550m l,牌子不限)步骤:①首先倒上一手掌窝的水(大概40m l,千万不能漏走一滴),轻拍脸上和胸前,再摊平手掌慢慢地以打圈的方式涂抹,目的是充分湿润身体。②这一步完成后你会发现手掌上剩…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初三学生首次接触化学学科,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实验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开学伊始,我设计了两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将浓NaOH溶液浸泡过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然后把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的白纸覆盖在上面,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接着我又做了“魔棒点火”的实验,在蒸发皿里倒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再滴几滴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后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相似文献   

13.
“王老师,再做一遍给我们看看!”全班同学几乎异口同声提出要求,这是经过改进后模拟内燃机产生动力实验成功后的效应。 这个实验,我在上届学生面前演示时是失败的。按课文要求,在雪碧瓶底钻一小孔,滴进几点汽油,再把瓶盖盖上(不能旋转),最后将瓶子竖直,瓶底的小孔对准点燃的酒精灯火焰外焰加热。结果做了十多次,只成功了三次,瓶子烧破了几个,实验成功率很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我一时又想不出办法,只有靠说明,草草收场。今年又要碰到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我将煤气开关的电子打火器改装了一下,将改装后的放电器置于瓶底小孔内侧,当启动开关后,电子打火点燃了瓶中燃  相似文献   

14.
(学生每4人为一组,桌上有烧瓶、烧杯、带玻璃管的胶塞、水槽、红颜色水、气球、塑料瓶、毛巾等。教师备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锥子、火柴、剪刀、试管夹、注射器) 师:(将一个灌满水的塑料瓶拿出来)这是一瓶矿泉水,我要是用锥子在它上面扎一个孔,你们猜猜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15.
化学实验中铝箔应用几例山东临沂师专化学系娄善平一、香烟铝箔的预处理收集到香烟铝箔后,应先进行预处理,才能进行化学实验。铝箔背面贴了一层纸,这层纸必须除去。方法是将铝箔浸在水中约15分钟,然后揉去,或将附贴着纸的铝箔在酒精灯上灼烧,直至附贴的纸烧掉,然...  相似文献   

16.
事先在一干燥圆底烧瓶中收集一瓶经干燥的氯气。 演示时先向学生展示集满氯气的烧瓶。为使瓶中气体的黄绿色显得更清楚,可在瓶后衬一白背景。然后,在瓶内用胶头滴管滴加1至2滴苯,塞上瓶塞,向学生展示尚无变化。再将  相似文献   

17.
中学化学实验的简约化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叫简约化实验?先介绍一个实例教师在讲述“氢气的还原性”时,要进行氧化钢被还原的演示实验.演示时的一整套仪器装置和操作时的一整套清规戒律,可能给学生心理上造成认知障碍,尤其是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要先通入氢气。然后才能用酒精灯加热;对产生了铜的试管要先拿走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因此实验中酒精灯扮演着“迟到早退”的角色.经过如此多的铺垫,方可切入氢气具有还原性的主题.另一堂课,不是教师作演示,而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封闭着的玻璃安瓶,在瓶的底部附有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安瓶中充满着氢气,常温…  相似文献   

18.
<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观察到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加深对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一、重视化学实验操作任何一个化学实验都是由一个个基本操作组成的,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规范的操作是得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和准确的实验结论的前提。化学实验离不开化学仪器,认识常见的仪器:试管、烧杯、量筒、集气瓶、酒精灯、滴瓶(滴管)、铁架台、  相似文献   

19.
一.操作(以Cl2的实验为例说明)1.在一试管的外壁裹一张滤纸,并在上端用一根橡皮图将滤纸固定在试管上.2.在滤纸上滴试液,并使试液在滤纸上扩散至直径1厘米,从上至下依次滴石蕊试液红墨水、淀粉KI试液、NaBr试液,在试管中加人饱和NaOH溶液20毫升,作为尾气的吸收剂,3.将制C12所需固体药品KCIO3约1克,小心地放人广口瓶底部,再往瓶中加人4至5毫升浓盐酸,此时瓶中产生C12(但不会立即逸出瓶口州.4.小心而迅速地将上述试管放入广口瓶中。塞紧瓶塞观察现象.5.观察完实验现象后,将广日瓶倒转使试管中液体流人瓶中,再将瓶…  相似文献   

20.
胶囊穿越     
《初中生学习》2014,(10):37-37
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个不透明的塑料药瓶,向观众交代药瓶是空的。魔术师拿过瓶盖,将瓶子盖上并拧紧。 接着,魔术师拿出一板胶囊,向观众交代胶囊的包装完好无损。然后,魔术师在观众注视下,从锡箔包装上取下一枚胶囊,再将这枚胶囊放在塑料瓶盖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