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足球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描写一群孩子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之后的一场小足球赛,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写得栩栩如生。与课文相配的是一幅从局部反映这场精彩的小足球赛的图画,小守门员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场边的小观众和一位大个子叔叔正在出神地观看比赛。整篇课文没有一词一句直接描写比赛双方你争我抢的具体场面,但是透过贯穿全文的小守门员、候补守门员和观众的动作神态描写,读者可以想像出球场上精彩、激烈的比赛场面。教学这篇以局部反映整体,给人以充分想像空间的课文,我设计了“抓重点、激想像…  相似文献   

2.
张玫 《云南教育》2004,(1):58-59
《小足球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描写一群孩子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之后的一场小足球赛,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写得栩栩如生。与课文相配的是一幅从局部反映这场精彩的小足球赛的图画,小守门员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场边的小观众和一位大个子叔叔正在  相似文献   

3.
姚明霞 《教学随笔》2007,(11):17-17,16
《小足球赛》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通过侧面记叙小守门员及一群观众的神态、动作来表现小足球赛的激烈、精彩。本课时是在学生理解课文写法后安排的学生仿写训练。聋生对于写作感到头疼,力图通过教者收集的学生自己参加的一些活动照片(顶气球比赛、踩水车、学包饺子、观看航天展等),引导学生从身边观察起,关注周围的生活,学做有心人,激发作文的兴趣,且能有机结合所学方法,乐于表达,以期逐步进发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4.
《军神》是一篇震撼儿童心灵的美文。选编的意图是:①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刘伯承将军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教学时可采用“课题学习法”,引导学生扣住题目速读《军神》,理解课文描写人物时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小足球赛》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写一群孩子在一块空地上赛足球,小守门员警惕地注视着对方的场地,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大个子叔叔正在出神地观看这场球赛。配合课文的一幅油画,球赛的双方队员绝大多数没有画出来,画面的左边是用书包、帽子表示的“球门”和交战一方的小守门员、候补队员,画面正中是许多观众。根据课文从“实” (画面的人物 )到“虚” (从观众的神态动作而想象出来的激烈、精彩的球赛场面 )这一特点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可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分析】《“诺曼底号”遇难记》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围绕“人物品质”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黄继光》《“诺曼底号”遇难记》《挑山工》四篇课文,所写内容都是人物,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方法,侧重情感体会。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侧重人物的品质感受。落实“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发现人物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并能够受到人物品格的感染。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第八册《小足球赛》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文中的内容有些是作者直接描写画面的 ,有些则是作者的想象与联想。对这些内容 ,学生都能准确地作出判断。但这些合理想像的内容 ,作者是如何通过仔细观察、想象、推断后写出来的 ?教学时 ,很多老师只紧扣课文描写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的动作、神态以及观众各自神态的重点 ,而往往忽略了一些能启发、锻炼学生想象力的内在闪亮点 ,从而坐失了训练学生想象思维的良机。在教学该文时 ,笔者紧抓文中的四处隐藏点来开启学生的想象思维 ,收到了较…  相似文献   

8.
《军神》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应读懂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通过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圈画批注、朗读感悟、想象补充等,使学生体悟文章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刘伯承将军的钢铁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语第八册看图学文《小球门手》是一篇描写人物的神态,展现人物的内心,从而突出课文主题的绝妙文章。课文开篇就描绘了一幅即将开始的足球比赛。这场比赛吸引了住在附近的小弟弟、小妹妹及路过的大个子叔叔。“这场球踢得太精彩了。”图画及课文虽然都没有出现双方队员激烈拼搏的场面,但却通过对球门手的描绘和对观众的介绍,表现了“留平头”的小球门手是课文及图画的中心人物。他那“尽管在上回守门  相似文献   

10.
《我的心事》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全文以一张电影票成为大林的心事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动作、心理矛盾,刻画出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抓人物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描写的方法。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抓住话宫神态,去感知人物性格语言是人物的内心表白,也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它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如:课文中从大林和小弟弟对话的语言神态中,我们感受到了大林的天真活泼,小弟弟憨厚朴实的性格。“小姐姐说:‘说话要算话,还没做就嚷嚷,到时候捎不来,看你脸往哪儿搁!”…  相似文献   

11.
《小足球赛》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组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写的是一群孩子放学后在空地上举行足球比赛,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大个子叔叔出神地观看的情形。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富有情趣。课文中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细腻传神,是指导学生借鉴写人方法的典型范文。三年级小学生已有两年多书面语言学习的基础,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句段进行扎扎实实的理解训练既有可能又有必要;三年级又正值片段练习的最佳时期,学习掌握一些观察描写的基本方法,对高年级连段成篇也大有好处。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本课教学目标可确…  相似文献   

12.
抓住特点突出性格学习写法──《我的心事》教学设想湖北张朝贵这篇独立阅读课文,以一张电影票成为大林的心事为线索,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行为动作、心理矛盾,刻画出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人物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描写的方法呢?我们的设想是: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是施展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训练儿童的想象力,更多的是凭借教材来进行的.一般是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环境、气氛和场面,进而想象课文中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课文中可能发生的情节和结局,以及欣赏课文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14.
语文阅读教学,是施展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训练儿童的想象力,更多的是凭借教材来进行的.一般是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环境、气氛和场面,进而想象课文中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想象课文中可能发生的情节和结局,以及欣赏课文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 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创新.引导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肖像、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任莉 《师道》2012,(12)
一、"目标性"与唤醒言语表现动机 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这是在学习了三篇写人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习作训练,此时学生已从课文中学习了写人的基本方法——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但理论还不能联系实际,他们不能灵活地学以致用,需要教师引导如何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上课伊始,在引导学生确定好人物特点,选好事例后,为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通过亲自置换角色让学生进行直观观察.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认识"监、侄、郎"三个生字,能读准并理解、揣摩"登时、诸亲六眷"等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品读文中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典型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在阅读中体会讽刺的表达方法。3.积累文中精彩片段,愿意主动去阅读《儒林外史》中的相关故事。学习重点:学习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球门手》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图画和课文配合紧密,通过对小球门手及其场外观众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一场充满儿童情趣的画面。图画人物众多,文章描写有序。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所谓人物的特点,就是每个人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一、选难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实力   1.记叙人物的课文插图,着重指导学生从人物活动的背景中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表情。如《我和企鹅》、《挑山工》、《晨读》和《小足球赛》等。   2.描写景物的课文插图,要指导学生看出景物的远近、高低、大小及明暗的对比和变化,从而了解景物的不同特点并把握作者在画面中所倾注的思想情感。如《早发白帝城》、《题西林壁》和《海上日出》等。   3.说明事物的课文摘图,则着重指导学生从形状、构造上并结合方位和布局进行观察。如《卢沟桥的狮子》、赵州桥》和《颐和国》等。   二、抓住…  相似文献   

20.
屠格涅夫的这篇《麻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选读课文,通过对老麻雀神情动作的描写,把老麻雀伟大的爱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在选编时作了较大的改动,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我采用了(《麻雀》的其他版本。我选择的这一版本有两个生词,学生学起来难度适中,而一些描写老麻雀神情动作的词句非常精彩,便于教学时挖掘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