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精神价值     
邓琼  曲瑜  少辰 《出版参考》2008,(1):17-17
以写哲理散文著称的著名作家周国平到羊城开讲.语出惊人:“中国一直得不到诺贝尔奖是因为对于物质过分看重.忽略精神文化。” 周国平是应广东移动公司之邀到“全球通名家讲谈”当嘉宾的。他本来演讲的题目是《哲学的世界和企业家的世界》.但看到台下听众“成分”复杂.他还是更侧重讲起了一些普适性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新闻战线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建设是党中央自2003年以来在新闻界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市精神建设是近来的热门话题。科技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等词汇,作为主题词层出迭现。也有提倡“大气”者,呼吁上海市民改掉小家子气,代之以雍容大度。但城市精神的提倡,高度固然需要考虑,关键还在于有“群众基础”,在于多数市民能接受,能通过学习提高素养,能实实在在改变城市精神面貌。80年代末,我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对首都堪培拉的“城市精神”印象深刻。超市排队付款时,有人插队,顾客群起指责,个个情绪激动。公园里有人攀折树枝,一位老年人上前劝阻,发生争执,游客闻声而来,围住损坏花木者,批评教育了近半小时。深更半…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这次“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我们的从业人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既坚持党  相似文献   

5.
王春玲 《今传媒》2020,29(3):125-126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在出版行业中,工匠精神在编辑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着编辑出版更新、更优秀的出版物,引领读者。  相似文献   

6.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2011年开展以来,我国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满腔热忱地深入基层、走近群众,体察国情民意,反映火热生活,报道真知灼见,为新闻文化宣传战线带来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思想获得了根基,  相似文献   

7.
“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科学解读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公共图书馆精神”是近代图书馆活动中提炼出来的职业道德基础之一。机械地移植外来的社会文化制度,仅从字面上理解公共图书馆精神,是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活动缺少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需要把公共图书馆活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制度放到相关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认识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运作模式,进而科学地解读“公共图书馆精神”和社会文化制度,为图书馆活动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
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  相似文献   

9.
记者的精神     
吴万里 《新闻界》2001,(4):41-41
常读报常感受到记者的一种精神,一种敬业精神。比如有些记者业务能力并非很强,但其敬业精神能使其勤能补拙,也照样采写到不少新闻,有的甚至是常易被人疏漏的新闻。比如上海新民晚报女记者邵宁已算是比较有成绩的记者,但从不小看一些不起眼的新闻。10月2日该报综合新闻版上她采写的一则小新闻:“与鸟同嬉佳节乐趣多——和平公园鸟语林侧记”,读后顿觉津津有味。别小看这么一则小新闻,它至少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假日出游的好去处,而且在上海这一“水泥丛林”世界里,她向我们指点的是一个回归自然、进入鸟语花香的好去处,多么具有诱惑…  相似文献   

10.
孙海军 《兰台世界》2013,(11):132-133
“精神”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着特定含义的汉语词汇,首先出现在《庄子》中,这不仅改变了以往作为“精”与“神”独自存在的物质形态,更通过其对“精神”与“心”之关系的阐扬,内化为中国传统士人内在超越的思维理路.  相似文献   

11.
邱洪喜 《大观周刊》2012,(43):68-68
战斗精神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战斗精神培育准确定向是必须要首先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战斗精神服从服务于政治意识形态,军队必须根据自己的性质宗旨、任务使命做好战斗精神培育的顶层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是战斗精神的命脉,必须以“军魂铸造”统领“战魂培育”,才能培育出忠诚无畏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2.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突发性的“非典”事件面前,社会各界人士都经受着一次重大的精神考验。单从职业的角度来看,被誉为“白衣天使”的医务工作者理所当然地首当其冲,紧随其后的就是用笔、话筒和摄像机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进行“零距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了。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新闻工作者与医务工作者一样,秉承着崇高的职业精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相似文献   

13.
王浩 《新闻前哨》2000,(10):34-35
新闻记者负有“以崇高 的精神塑造人”的使命,也就 是说他要以新闻作品对人们 的精神进行导向。那么记者 在采访和写作中又该怎样进 行自我精神导向呢? 记者的职业活动首先是 一种社会认识行为。他必须 首先把自我精神固守在认知 领域。他要向自己提出全面。 正确、深刻地认识社会的任 务。跟政治家、实业家、文学 艺术家和学者的社会认知行 为相比,记者的社会认知有 其鲜明的特点。 记者的社会认知存在适 度的超前性。在一个追求卓 越成就的记者的精神构成 中,求创新求发展的意识占 最大的比例,他的精神倾向 总是在于推进而不在于保 …  相似文献   

14.
薛卫东 《大观周刊》2012,(30):84-84
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下,党员干部精神懈怠问题,从思想、行为、作风、品格等多方面都有一些外在的表现,必须首先弄清楚,才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全国地市州盟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面提升全国地市报的影响力,2012年12月8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了“贯彻十八大精神、交流‘走、转、改’经验新闻宣传暨表彰会”。会上,中国记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对地市报在“走、转、改”中已经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新的一年提出了更高要求,数家报社在会上交流了“走、转、改”经验,本刊选取了南阳日报社、剖门日报传媒集团等单位的交流材料予以刊登,以飨读者?本栏编辑:秦明瑛  相似文献   

16.
魏旭 《新闻窗》2008,(4):46-47
地面频道属于区域性媒体,所谓区域性媒体是指立足于特定的区域市场,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当下,电视媒体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而地面频道的生存空间更是受到中央电视台各频道与上星频道的挑战。笔者拟引用希腊神学中“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的观念,来论述地面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构建。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08,(9):21-21
中国有句俗话叫“眼见为实”,但对于新闻记者来说,“眼见”未必为“实”。我们经常很自信,因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们经常很决断,因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直觉。可我们有时过于依赖自己的眼睛,而很少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辨别,用心灵去探索。常常听到一些记者无辜地辩白:“人家就是这样告诉我的”,“我看到那个地方就是那样”……每次听到这些,我不由得从心底里泛起一阵寒意,因为他们忘却了记者的根本——质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简述“图书馆精神的发展过程”及“精神至上”的说法的出处,然后分析“图书馆精神”状态不是“精神至上”而是“精神缺乏”,最后指出“图书馆精神仍然是重要的”。我们期盼图书馆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环境、未来、自身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第五发产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世界经济市场的逐步形成,迫使图书情报机构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而“位置”的规定性,不仅取决于现实环境、取决于未来发展,更取决于自身的本质属性。本文通过对“环境”、“未来”、“自己”的概括分析,重新认识图书情报界的一些习惯说法,重申“文献集合力”等新观点,提出“森林”比喻等新概念,指出图书情报机构的位置与作为,及其应该建立权威性的决策、协调机构,积极寻找、征求“启动资金”,及早完成四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开始告别百年的民族悲情,有了一个新的强者的形象。而“我能”的分量就在于:中国人开始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