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看电视对开拓孩子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和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及想象力,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都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是,幼儿看电视又存在不少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我通过跟幼儿谈话并加记录、请家长填调查表、开家长会三种途径,了解到本班幼儿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有50%的幼儿平时看电视的次数过多,多数幼儿每次看电视的持续时间过长,往往要看到精疲力尽困倦时方休。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在晚饭后喜欢活动,家长为摆脱孩子的纠缠,大都以“看电视”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电视去“管”住孩子;也有因家长过份迷恋电视而让幼儿陪着看的。  相似文献   

2.
这位家长朋友,请你放心,别为你的孩子发愁。我认为你的孩子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幼儿。信中所列出的一些表现,也是正常幼儿的表现。我们不妨仔细分析一下: 信中所说“注意力不集中”,这是4岁左右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注意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他们往往不能按照成人的要求去集中注意。你要他们注意听  相似文献   

3.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可现在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抱怨说,孩子学习时不专心。怎样才能使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呢? 1.激发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注意力就自然会集中,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因此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想办法使他对此保持长久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就是从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而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教师和家长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笔者从事学前教育多年,认为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就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入手,教师和家长配合好,利用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抓住任何机会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圆点追踪     
<正>专注对幼儿的学习有帮助,但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说:“真是太愁人了,孩子注意力经常不集中!”通常,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边听边玩的情况时,会反复提醒,但孩子改善也不明显,有时家长甚至会因此出现负面情绪,导致难得的亲子时光“不欢而散”。其实,家长平时可以多选择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通过画画、游戏进行视觉注意力的训练,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和专注力哦。  相似文献   

6.
《父母必读》2009,(6):138-138
如果希望孩子集中注意力,就不能总是去打断他自然发展的注意力。 有很多家长来找我咨询,问题是孩子学习时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已经上高中了.有的孩子才上小学,甚至还有幼儿园里的孩子,是老师要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因为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相似文献   

7.
幼儿从熟悉的家庭进入陌生的幼儿园,难免会焦虑、紧张、烦躁。如何化解这些消极情绪,使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亲切接待幼儿早上入园时往往特别紧张、害怕。此时,教师亲切友好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夸夸孩子,如,“你的声音真响亮。”“自己走进来,真棒。”让幼儿感到教师喜欢他、爱他,从而使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借助游戏幼儿初上幼儿园,会对新环境感到陌生、胆怯,对一日生活不知所措。对此,教师可采用游戏方式帮助他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同伴。如,组织“旅游团”…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就是从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而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部分老师和家长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培养,本人从事学前教育多年,认为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就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入手,老师和家长配合好,利用孩子的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抓住任何机会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有的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一颗“恒星”,常常有好几颗“行星”围着他转,大人们对他百依百顺,不让他作任何事情;在幼儿园里,有的老师看幼儿干活憋气,又耽误时间,就代替幼儿去作那些他们自己能够做、而且应当自己做的事情。其实这些作法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幼儿教师都要重视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小班幼儿由于手指肌肉不够发达,动作不灵活,注意力易转移,幼儿园老师要耐心讲解,反复示范,千万不能急躁,嫌麻烦。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具体帮助,并和孩子建立感情,支持他,使幼儿对自我服务的劳动产生兴趣,主动去干,逐渐习惯于自己吃饭,洗手,穿衣服,拿玩具  相似文献   

10.
不少幼儿和读小学的孩子身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有的家长采取监视、限制、训斥等办法来强迫孩子去“专心” ,但效果往往都不太理想 ,甚至有的还因此造成逆反 ,抵触心理 ,强化分心 ,形成不良习惯 ,进一步影响学习。怎样才能较为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不专心的毛病呢 ?首先要弄清造成孩子学习不专心的原因。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兴趣方面的原因。不少孩子对不感兴趣的东西 ,容易产生“要我学”的潜意识 ,不论上课、复习、做作业 ,往往打不起精神 ,即使不得不学起来 ,也容易分心。二、自…  相似文献   

11.
在亲子活动中,很多时候需要成人与孩子进行交流,提问是交流的重要方式。怎样向孩子提问呢? 一、探索性提问问要问到点子上。要做到这一点,家长把要求孩子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发问点。例如:在亲子活动“会变的影子”中,家长可以设计提问:“为什么会有影子?”“为什么影子会变?”让孩子顺着问题探索影子的秘密,获得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二、启发性提问家长的提问是为了引起孩子的思考。为此,家长的提问必须要有启发性。这样的提问才能唤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雾的早晨,家长便可以这样提问:“咦,今天我们家前面的房子怎么不见了?”以此激发幼儿探索“雾”的积极性;“你知道雾是那里来的?”以此启发幼儿思考雾的成因;“太阳出来后,雾怎么会慢慢看不见了?”进一步引导幼儿追寻雾消失的原因,逐步激活幼儿的思维,激起幼儿智慧的火花。三、趣味式提问孩子的注意力易转移,易激发。因此,家长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以激发幼儿想知道更多有关知识的欲望。如:“鱼睡觉时,闭眼睛吗?为什么?”“人用鼻子呼吸,鱼用什么呼吸?”“鸡有耳朵吗?”“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里行走、生活?”“企鹅为什么能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一个个有关动物的问题深深地  相似文献   

12.
以柔克犟     
孩子脾气犟上来,很让人头疼。“见”得多了,摸索出一些办法,家长朋友试试看,效果如何。转移注意法: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用这一特点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任性行为。如去商店买东西,孩子哭闹着硬要买一样东西不肯走时,我们就说:“你听,那边是什么声音,快去看看。”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摆脱了眼前的窘境。  相似文献   

13.
幼儿也有“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只不过幼儿“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动机不像成人那样强烈和明显罢了。“自我实现”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去教育和引导孩子。首先,要运用孩子“自我实现”的欲望强化孩子对理想的追求。“自我实现”表现为个人潜能的实现。它反映出人的努力的一种程度。一般来说,幼儿从3岁开始已产生了一种求长进的动机。如孩子“为什么”问得  相似文献   

14.
笔者发现不少孩子早晨入园时,常常一手拿着牛奶,一手拿着茶叶蛋,家长将幼儿交给老师便匆忙去上班。如今的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谁不企盼孩子健健康康的?他们总是想让孩子吃得更好,甚至不惜重金买补品。孰不知一日三餐中,早餐的质量对幼儿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据观察统计,有80%的家长认为,早上的时间紧张,随便给孩子对付一点儿,午餐、晚餐吃得好点儿、饱点儿就可以满足幼儿一天的营养了。其实,幼儿的早餐如果没有谷类食品,像馒头、面条、稀饭等,就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幼儿的早餐不够合理,还会使幼儿在学习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易…  相似文献   

15.
一、游戏导入,让幼儿找到"家"的归属感,使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1.晨间接待,转移幼儿注意力,让家长快速放心离园。幼儿刚刚从妈妈的怀里接下来时,仍然在哭闹不已,便出现了家长哭、孩子也在哭的悲伤场面。这时我常常用游戏《猫追小老鼠》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快速止住哭声,让家长快速离开幼儿园,让幼儿主动把老师当成最亲近的人,形成新的依赖关系。我用正方形的小手绢、手纸或者打印纸等做成小老鼠,用一只手盖住老鼠的上半身,另外一只手在下边悄悄移动小老鼠,好像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学期都要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每次活动后家长都会及时填写反馈意见。有部分家长写道:“开放日中幼儿伙食质量很好,吃得也挺好,平常也这样吗?”“幼儿园是不是在做样子给家长看?”其实我们每天都有营养师用科学的方法,精心为幼儿配制饭菜,品种多样,荤素搭配合理,营养丰富。老师们更是悉心照顾好每名幼儿,让幼儿不偏食,吃饱吃好。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家长不放心。针对这一现象,我认真思考后认为原因可能在于:1.我班家长由于工作忙,接送孩子时来去匆匆,还有的孩子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保姆接送,他们可能没看过食谱。2…  相似文献   

17.
超市作为生活中重要的社区场所之一,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助于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然而,生活中很多家长在购物时觉得孩子年龄小,带孩子购物不方便,就尽可能不带孩子去超市;还有些家长即使带孩子到超市购物,也只是将注意力放在购物上,没有注意到超市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加拿大在超市资源的运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中”,其家长在带孩子购物方面也颇有心得。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加拿大的家长是如何带孩子购物的。  相似文献   

18.
邵利君 《学前教育》2022,(23):43-43
9月是开学的第一个月,幼儿园里总是充满了小班孩子的哭声,也是作为一名小班教师最头疼的时候.幼儿园班级里虽然环境温馨、有各种好玩的玩具和老师的关怀,但还是会有哭闹不止的幼儿.有的幼儿能对班级玩具感兴趣,转移了注意力;有的幼儿能在老师的鼓励下情绪逐渐平和下来.但对于一些幼儿来说,这些策略通通都不如一句"宝宝不哭,我就打电话叫奶奶(妈妈)来"管用,他们听了会马上停止哭泣,然后叫老师打电话.  相似文献   

19.
常常听见有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没记性,脑子不好,其实,他们的这种抱怨往往是因为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所导致的。因为,幼儿记忆的特点是时间短、内容少,容易记忆带有快乐、愤怒、恐惧等情绪的事情。随着生活内容的增多、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的记忆也越来越广泛、复杂,记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的记忆力不好,而是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根本就没有上心,根本就没想着去记,或者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记,才出现“遗忘”或“健忘”的现象。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忆习惯,是家长首先要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王丽丽 《山东教育》2003,(27):60-60
想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并引导幼儿大胆想像,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1郾随机鼓励幼儿想像在日常活动中,家长可不失时机地利用进餐、散步、郊游等机会,随机地鼓励幼儿想像。如孩子吃一个圆圆的火烧时,可以问孩子:“这个火烧像什么?”还可以鼓励幼儿想像“咬一口、两口、三口后又像什么?”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像力,而且还会增加进餐的趣味性,孩子不知不觉就会把饭吃完,省去了家长喂饭的麻烦。带孩子散步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月亮像什么?云彩像什么?星星像什么?路灯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