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能源利用历史中.世界各国的能源结构大致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从19世纪中叶前的以生物质燃料为主转变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以煤为主.二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石油天然气代替煤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伴随人类主要能源形式的重大转变而形成的“煤经济”、“石油经济”.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然而,化石能源终究是要枯竭的.以当前最重要的石油资源为例,最新预测结果是储采比为40年。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每一次能源的更替,都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次飞跃,是一次能源体系的变革,同时也是一次能源瓶颈的突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能源使用经历了从木材到煤炭,从煤炭到石油的能源更替。这两次更替的原因并非是一种能源的耗尽,而是成本和公共需求问题。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在飞速增长,能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不突破能源瓶颈,全球经济将面临致命打击。除了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能源消费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那么,我们的出路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3.
<正> 山东省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LNG是一种理想的高效、优质、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三大能源之一。山东适度引进LNG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我国和世界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经济增长对能源供给的需求,能源生产和供给要赶上这种需求,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是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特别是矿物燃料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的CO2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后者,由于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20世纪末,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CO2排放国,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4%,倍受世界瞩目。 一、发展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清洁能源,即非矿物能源,也可称为非碳能源,它在消耗时不生成CO2等有害全球环境的物质。在21世纪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价高涨,改变现有的以石化、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新能源成为清洁高效的替代选择,已成为世界投资新热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石化能源不断枯竭,能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重,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以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研究受到全球各能源企业的重视,也成为全球能源学家研究重点。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以风能发电发展最为迅速,获利最大、技术也最为成熟,已成为整个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从风力发电机系统结构入手,就应用超级电容提高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产业结构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鉴于现代社会发展对能源消费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认识和把握国家能源消费行为规律及其变化趋势已经成为社会能源节约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和结构演进-单位能耗两个模型,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印度产业结构演进和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现代化建设初期,二产为主的结构演进对国家能源消费需求产生了明显的增速效应;随着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能源消费需求的减速作用开始逐步显现,从而形成由升到降的倒"U"型曲线变化形态。作为世界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在长期一边倒的部门发展政策影响下,刚性演进特征极大地制约了国家产业结构节能效应的发挥,单位GDP能耗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对于住房的消费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住宅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可以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住宅建设还有较大的增长,与此同时,人们对住宅的舒适性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居民家庭将大量购置空调和采暖设备,大中城市则以发展集中供暖为主,而这一切都须以消费大量能源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能源对于世界的和平以及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人类过渡开采能源和破坏自然环境,导致各种不可再生能源日趋枯竭,形成了如今能源危机的现状,这却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构成了矛盾。要缓解此矛盾,大力发展可持续能源显得尤为关键。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和发展可持续能源,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生物能源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可持续能源之一,具有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和大规模开发等诸多优势,不仅可以促进缓解能源危机与人类需求的矛盾,同时,可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贺英 《中国科技纵横》2014,(21):201-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其近几年经济的持续增长,也意味着能源消耗的加大。我国能源消费的结构中,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60%多,世界平均水平是25%,是全世界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中国SO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有40%的国土受到酸雨的污染,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GDP总量的2%-3%。因此,煤中硫的脱出,尤其是有机硫的脱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总结煤中硫成因的基础上,希望为煤中硫的脱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能源的极度短缺和供应紧张,带来了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继而引发了四次石油能源危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其中"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被置于首位。尤其在雾霾治理成为迫切需求的当下,控制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家能源发展之重要,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王斌说:"爆发于1991年的  相似文献   

12.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温上升,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人类面对气候变化危机的主动作为和共同追求。碳中和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的指导,碳中和学应运而生。碳中和学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动态平衡”——全球碳排放与碳吸收之间的动态平衡、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技术内涵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捕集、利用、封存和移除的全过程及相关的技术体系。能源消费结构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新能源为主的转型,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将由当前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四分天下”,向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新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此过程中,需构建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也将从当前以煤炭能源为主的“一大三小”,向未来以新能源为主的“三小一大”格局发生革命性转变;新能源将主导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转型,最终将力争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独立”。但在能源发展中,始终把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社会、建设绿色宜居地球的关键。碳中和下新能源是世界能源转型的方向、能源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23)
能源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作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相对的广泛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特点[1],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本文结合太阳能发电成本效益、不确定因素、应用前景和行业前景等,对我国太阳能发电的行业前景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球能源危机,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和影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的今天,太阳能以其清洁环保、安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并成为了许多国家能源发展与能源替代战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2007,(4):8-9
汽车将会与人类争粮食?最近,这样一个听起来不可思议的说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为减轻环境、能源压力,很多国家都在研制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的生物能源代替汽油.给汽车提供动力。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指出。由于受生物燃料工业的需求以及干旱的影响,全球谷类的价格.特别是小麦和玉米的价格已升到了最近十年来的最高点。我国日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能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也不能同粮食争夺耕地。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国情,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而且国内能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能源消费方式急需转变。电力发展处于能源战略的中心位置,中国特高压电网可以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必将有力推动中国能源消费方式转变,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本文简述了中国能源总体情况,详述了能源发展与电力生产的关系,最后对中国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必要性给出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能源已出现短缺或长期供应不足,车用能源多元化和技术路径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已被世界各国认可。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外车用能源的发展状况,结合几种主要的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进行综合分析,展望了我国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能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的重要地位日益显露。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上的需求越来越大,常规能源已无法满足,甚至出现能源短缺问题。 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占70%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因素之一。因此,寻找新能源,利用新能源就成了我  相似文献   

19.
王景 《科学中国人》2006,(10):58-6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化石能源日益短缺,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要节流,更要开源。近年来,中国出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紧缺的供需矛盾。这种矛盾正在日益激化,另外,化石能源的过量使用也使环境日益恶化。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成为我们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化石燃料和工业革命结合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文明时代,但同时也造成资源极大浪费.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破坏.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据世界能源委员会和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全球化石燃料最终可开采储量折合起来只可供人类使用100年,但开采成本较低的储量将在21世纪的后期耗尽。2030年以后,化石燃料资源将成为能源供应的大问题。日本对全球各种能源发展趋势曾经做过预测,到2020~2030年,主要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就达到顶峰,到2050年,煤就达到顶峰。而人类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呈指数式增长。与此同时,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CO2等有害气体亦呈指数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自然灾害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