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劳伦斯将其小说文本置于工业化进程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的背景下,表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深层的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并对自然生态危机导致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人类生态困境进行严肃审视,从而探究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这无疑充溢着生态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学作家郭雪波的小说《银狐》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的双重生态危机,并为我们展示了生态危机失衡所造成的巨大灾难。本文主要论述《银狐》中所昭示的双重生态危机;作家在为人类的遭遇无比同情的同时进行的宗教与爱的出路探寻;以及作品中表现出的深层的生态焦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出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引发了深重的环境灾难。文章从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政治思想的当代价值,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政治思想与生态危机的消解。  相似文献   

4.
要从根本上缓解生态危机,必须变革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生态文学,简单说就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生态危机真相、传达生态意识、促进人类生态思想文化变革。系统梳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思想和现实生态意义,以期反思环境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唤醒公众的生态意识,构建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5.
王学  权千发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98-99,108
随着上世纪后期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思潮在世界范围内高涨,而生态文学的发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俄罗斯当代作家拉斯普京的生态作品不仅为人类盲目破坏生态叹息,更认为生态危机是人类精神家园丧失的恶果。同时,他积极地为人类寻找救赎生态危机的思想武器——宗教。  相似文献   

6.
邯郸磁州窑诗词蕴含博大的生态体验,其表征直指人类终极关怀。磁州窑装饰艺术在展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中,表达出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相处的生态特征。运用生态批评理论,从生态叙事、生态意境两方面阐释磁州窑装饰艺术的特色,主要从诗词、书法及绘画展示磁州窑文化蕴涵的和谐与中和之美、敬畏与禅境之美,以期拓展与创新磁州窑诗词研究的新领域,呼唤人们关注自然,彰显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磁州窑装饰艺术体现了强烈的生态绿色意识,在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的今天,研究磁州窑装饰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征服与统治的生态危机。小说强烈批判了危机背后所产生的强权意识,倡导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以期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的生态整体主义的理想渴望。在《印度之行》中体现的生态观表达了福斯特对人类生存的忧思与关怀,对诗意栖居和寻觅更为持久的人类之家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8.
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揭示蕴含在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和反生态思想的根源。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老人与海》深受生态批评界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它的生态观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的背后却隐藏着经济、文化和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探讨《老人与海》生态观矛盾性的根源,从而反观导致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德里克·沃尔是欧洲新一代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内在扩张性及其衍生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指认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他主张以"地方性经济"作为生态社会主义主要经济模式来解决当前生态危机问题。沃尔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虽然具有某些启发意义,但他倡导地方经济应对生态危机是开错了药方,将生态危机归因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一种倒果为因的表面性的看法。地方性经济无法支撑当今世界巨量人口过一种人道的生活,只有将人类社会置于社会主义和全球化高技术的双重基础上,才能解决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0.
吴勇  高健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2):131-135
目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导致了人类生存危机,也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新话题——生态道德养成教育。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是提高全民族生态道德水平的基础工程。文章揭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公民生态道德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道德诉求,而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发展迅速与生态发展滞后导致城市生态危机逐渐突显,城市生态绿化危机、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入侵是城市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城市自救与生态援助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生态评价、运用多种手段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将生态指标纳入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努力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克服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缓解生态危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研究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三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浮现》、《使女的故事》如何对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进行精神上的探索,从而揭示阿特伍德在其小说中如何表达深刻的生态关注,并向读者敲响生态保护的警钟。  相似文献   

14.
西方进入工业化以来,在获得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生态危机,西方经历了从自认为"文明"而将第三世界视为"野蛮",到开始从异质文明中寻找生态智慧的过程。从马克思开始,对现代性的反思就包含着生态哲学的视野。而在当代的生态危机面前,"寂静之春"和"盖娅假说"之后,普遍生态观在西方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生态文学发展的影响下,在中国生态危机的状况中,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生态文学创作逐渐兴盛,生态报告文学、生态小说、生态散文等创作,对于揭露生态危机呼吁生态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大多缺乏对于生态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讨,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处于滞后状态,生态文学批评尚未得到文学批评界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把生态危机与叙事原则结合起来思考,分析了生态危机的叙事学原囡:一是文学叙述者长期怀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情结、征服自然的欲望,即人类自我的“美名化叙事”;二是文学叙述者对自然界的“污名化叙事”。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和当前生态美学思想探讨了文学叙事的生态关怀原则。  相似文献   

17.
阿格尔从重建马克思危机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展开了有力批判,指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他认为要消除生态危机就必须克服异化消费,途径就是进行"期望破灭的辩证法"的社会变革,只有无情地粉碎人们对资产阶级商品永远丰富的期望,重建生态社会主义,才能走向绿色解放之路。他返本开新的研究,大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问题与生态危机的成因来看,生态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同时产生的,难以避免;生态危机则是生态问题严重化的突现,但并非不可避免。目前我国的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继续促进工业化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发展是解决生态问题,防止生态危机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人类在享受科技所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危机,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们生态道德观念的缺失,因此,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手段。而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实施多维的生态道德教育以及完善生态环境相关法律体系是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消费异化现象是催生生态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要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缓解生态危机就必须克服消费异化,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