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竞  张琛  周鹏宇 《科教文汇》2009,(14):260-260
广告语篇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篇,本文试从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角度:印合作原则以及得体原则,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并提出:无论是准则的遵守抑或是违反,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礼貌得体策略的使用考虑到了广告受众的接受心理,社会阶层。不同口味等,也增强了广告语篇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石燕萍 《科教文汇》2008,(28):259-259
广告语是广告的点睛之笔,广告语翻译是广告翻译的核心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收集的二十例世界知名品牌英文广告语的翻译。了解到广告语的翻译,应以“劝购功能相似”为其基本原则,译文应与源语有大致相同的宣传效果、资讯传达功能和移情感召功能。  相似文献   

3.
《科教文汇》2010,(1):59-60
广告用语中常常使用隐含来达到效果。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中包含的隐含现象并解释广告是如何通过使用隐含来说服消费者购买其宣传的产品的。  相似文献   

4.
刘芳信 《今日科苑》2009,(21):149-149
作为商品宣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广告在跨国宣传对促进商品的销售,扩大市场的份额尤为重要。受到文化习俗的影响,译者在对广告进行翻译时就要注意文化因素对广告语效率的影响。文章从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角度分析了文化对广告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慧芝 《科教文汇》2011,(2):58-58,113
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合作原则是指导人们言语交际的基本准则。在广告语中刻意地违反合作原则可以产生一定的含义,达到广告商的宣传目的,实现广告效果。本文以中文广告语为语料,分析广告中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互文性这一概念引入广告翻译中,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以及研究一系列中文广告和其译文,探讨了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互文性概念开拓了广告翻译的新思路,为广告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隐喻作为一种有效的认知手段在广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广告隐喻通过增强广告的形象性来吸引公众的兴趣,另一方面广告隐喻又刺激观众的认知机制,以达到其劝说功能。本文旨在进一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主要通过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隐喻如何在广告语中实现其劝说功能的。本文对概念整合理论的类属结构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概念整合理论在分析隐喻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互文性这一概念引入广告翻译中,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以及研究一系列中文广告和其译文,探讨了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互文性概念开拓了广告翻译的新思路,为广告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琨 《科教文汇》2007,(12Z):186-186,188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互文性这一概念引入广告翻译中,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以及研究一系列中文广告和其译文,探讨了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并指出互文性概念开拓了广告翻译的新思路,为广告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蕾 《科教文汇》2008,(10):186-187
互文性强调特定文本与其它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或者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中形成的。本文将这一概念应用到广告翻译中、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及广告译文的研究,为广告翻译研究开拓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