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的。1953年开始搞档案工作,至今已45个年头,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既为档案事业奋斗了一生,自己也在从事档案事业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对档案工作,从接触到热爱,也是有一个认识和发展的过程的。回忆1952年参加全国轰轰烈烈的“三反”、“五反”运动和1953年的民主改革运动时,接触到一些文件和书面材料,感到这些文件  相似文献   

2.
1 正确认识并热爱档案工作是前提 我到档案局之前,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认识一样,认为档案部门清闲,难有作为。但是到档案局接触实际工作之后,我对档案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档案部门不清闲,档案工作不简单,在档案部门工作同样也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3.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来法院工作已有5年时间了.从基层法庭到院机关业务庭,几经转折,又到了档案室.当领导找我谈话将我安排到档案室管理档案时,我真有点想不通,也不理解: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留在业务庭熟悉业务而去搞什么档案?  相似文献   

4.
档案是什么?如何解读档案?这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记得第一次打开档案书籍时,我并没有被它所吸引。相反我感觉到档案这个专业是很容易学习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研究问题的增多,我对于档案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感受到了档案的魅力之所在,逐渐理解了档案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了档案科学管理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为此,我开始认真地解读档案,研究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档案科学管理的奥秘。虽然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但我在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档案学专业的学习正是我对档案从无知到理解再到研究的一个过程,这也终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北京市档案局局长徐俊德今年初,我由献身三十二年的教育战线改从档案工作。对档案我是外行,是新兵,一切要从头学起,而要学习档案业务是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的,根据对我对档案工作十分肤浅的认识,我感觉我市档案工作中管理是比较薄弱的,而管理要靠...  相似文献   

6.
坚守     
正今年是我大学毕业、从事档案工作的第28个年头,在这28年中我没有改行做其他工作,一直坚守在档案行业上。我大学学的是档案专业,起初,对档案、档案工作还不了解,是盲目的报考档案专业,之后进入了这个陌生而又神秘的世界里。从文书学到档案管理学,从中国档案史到世界档案史,我完成了四年的专业学习。从不了解档案到认识档案,我完成了对档  相似文献   

7.
刘婵 《档案与建设》2006,(10):45-46
我在派出所从事内勤和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八个春秋。在这八年中,派出所档案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从手工操作到微机管理,显示出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迈进,档案工作服务现实斗争和广大群众的效能不断提高。尽管从事档案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深感在当今信息时代,随着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安档案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服务现实斗争的作用越来越大,只要用心去做,平凡岗位同样大有作为。每当我在档案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或提供一条线索,或查找了一个数据,或看到查档群众满意的笑脸,我都感到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今年以来,我共接待查档1200余人次,利用档案1500余卷次,提供违法犯罪线索65条,依法打击处理72人,为群众办实事86件。我收集、管理和利用档案的事例材料被市局转发32篇,被省厅档案管理中心转发27篇。  相似文献   

8.
档案工作并非社会热门职业,尤其是在机关单位搞档案工作,其清冷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我却对档案工作情有独钟,难以割舍.……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中国档案》迎来了创刊60周年,应该说这是不平凡也不简单的60年。作为她的一个忠实读者、一个老通讯员,我不禁感慨万千。可以说,我从跨进档案大门的那天起,就与《中国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档案工作》引领我步入档案之门1985年初,我随父母从齐鲁大地来到了塞上江南——银川,又从自己熟悉的教育岗位转换到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  相似文献   

10.
作为分管档案工作的副区长,我虽然接触档案工作时间不长,但感到和档案局的同志们一起工作十分愉快,从广大档案同行那里也学习到许多可贵的精神,对档案工作经历了一个由接触到熟悉的过程,同时看到了通州区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搞过两次档案工作,第一次1958年在湖南零陵县高溪市乡(大乡)搞秘书工作时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乡级文书档案室,县档案馆组织全县各乡镇在我乡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我的做法和经验,后来被评为乡镇档案先进工作者,出席了全县乡镇档案工作者表彰大会。第二次是1968年至1977年在零陵地委组织部搞了十年干部档案。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西人,出生在峡江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祖父和父亲都非常热爱收藏,但由于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他们的收藏也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生活用品.耳濡目染下,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收藏.我当过18年的兵,1974年入伍后,当时部队的政治学习让我对毛主席的热爱达到了更高的境界,除去必需的日常开支外,我将部队发放的微薄津贴开始全部用于收藏毛主席像章、著作等红色档案.改革开放后,我已经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为了有更多的资金支撑收藏,我辞职下海办了从事高速公路护栏修建工作的企业,基本上是护栏修到哪里,我的红色档案收藏工作就做到哪里.为了搞红色档案收藏,我几乎跑遍了全中国.我的收藏热情都出自于内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伟人的热爱与崇敬,还有对为新中国成立奉献终身的革命前辈的钦佩之情.  相似文献   

13.
廖建晚 《档案时空》2015,(10):43-44
2008年,我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公共交通治安管理分局,被安排在办公室从事档案工作,有幸与档案结缘.一晃七年过去,在这三尺之间的档案室,我有过迷茫、沮丧和寂寥,也有过辛苦的坚持和成功的欢笑,这些种种让我坚定了对岗位的忠诚,更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档案工作. 我工作 我快乐 档案工作对在部队当护士的我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档案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其中的滋味,没做过档案工作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可谓是“风雨飘雪匆忙去,艰辛甘苦一路尝.”  相似文献   

14.
势在必行馆室搞联合编研虞凯一、编研工作要利用馆外档案历来,在档案界有一个传统的观点:开展编研工作要立足于馆藏档案。现如今,许多区县级综合性档案馆都感到一味地立足于馆藏搞编研似在做无米之炊。该编写的已编完,一般层次的选题,常见的体裁材料也基本完成。再...  相似文献   

15.
张筱蕾 《档案时空》2016,(12):43-44
我与档案结缘,还得从我的母亲说起,我母亲是一位老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战线上耕耘了二十多年,是母亲牵起了我与档案之间的红线。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档案。大一那年暑假,我不知如何打发漫长的假期,整日在家里玩电脑。母亲见我打字快,就要我去她办公室帮忙,由此,我开始真正接触档案。母亲将收集好的部分档案资料交给我,要我学习整理档案,并指导我从学习档案分类开始,到档案的整理、排序、编目、打印等。几个暑假对档案工作学习和实践,使我从不熟悉档案工作,到逐渐掌握了档案整理的各个环节;使我从对档案的一窍不通,到对档案业务的逐步了解;使我闲暇的假期变得充实,漫长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从基层档案室开展档案工作达标升级以来,使整个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有了一个大跨步的新发展,同时也使基层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但是在目前一些地方,基层档案室的达标升级工作已经延伸到了一些县级主管部门的派出单位.如:公安派出所、土地管理所、乡信用社等.笔者认为,这些派出单位不应搞档案工作达标升级.  相似文献   

17.
连续两天,家住秦淮区凤游寺的杨女士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在单位兢兢业业工作了30年,现在就要退休了,档案里居然记录我坐过2年牢,而且上学的时还和男生搞不正当性关系。经过调查,这一段档案不是我的,档案的主人与我同名同姓。”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区档案的初步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水市桃城区档案局自2002年3月开始,用了3个月时间,在桃城区河西办事处牛佐社区搞了建档试点,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对所能收集到的档案材料进行了全面、系统、规范的整理,为该社区建立起各类永长期档案185卷,并建立了各项档案工作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问:曾经的档案专业学生到如今的省级档案专家,您用了24年,能和大家分享下这些年的成长经历吗?这当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什么?答: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有算过,从1999年进入档案学专业学习到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再到参加工作至今,我已经在档案这个行业里浸淫了24年。从十几岁初次接触时对档案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到现在对档案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依然感觉懵懂的档案中年,不变的是对这份工作这个行业的好奇和热爱。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求学和就业对我而言颇为不易,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只想着选一个冷门专业,  相似文献   

20.
特殊的情义     
“莫老师,我康复出院了,谢谢你提供的病历档案为我解除了病痛。”一位60多岁的郑姓妇女在1991年5月18日早上到我办公室对我深情地说。看着她高兴的样子,使我浮想联翩,想起了整理病历档案的日日夜夜。 我原先是搞药剂工作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