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伯雄 《收藏》2012,(19):115-116
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和黄公略等领导了平江起义。1930年5月,在湖南浏阳、湖北道城、江西修水、万载一带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9月,根据地逐步发展,各县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随之筹建各县工农银行。1930年11月成立平江县工农银行,1931年元月成立了万载县工农兵银行和浏阳工农兵银行,1931年7月又成立鄂东南工农兵银行,四家银行均同时发行了光洋票、银洋票、铜币券(图1、2)等。1931年11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为集中财权,统一发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2,(8):81-83
笔者藏有几张苏区纸币,横式长方形版,以镜框式图案为边,内有各种名胜风景、人物画像,正中印银洋金额单位,左右两旁印有“字第号”和纪年或行名等字样,正上方印“湘鄂赣省工农银行”。  相似文献   

3.
沈飞  徐世昌 《收藏》2008,(2):122-123
1938年3月20日,在山西省五台县石嘴村正式成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经理关学文,副经理胡作宾。边区银行开始营业后,发行了自己设计印刷的壹元券(图1)和伍元券,接着又发行了壹角券、贰角券、伍角券(图2)。晋察冀边区银行的第一版纸币,角券采用竖式,背面有经理关学文、副经理胡作宾的中文签名;元券采用横式,背而有经理关学文、副绎理胡作宾的英文签名。  相似文献   

4.
张宗恂 《收藏》2008,(7):119-120
东三省银行辅币贰角券有两种。一种标有“财政部印刷局制印”(图1),一种未标明印制厂名(图2)。无厂名版与财政部版贰角券票幅均为119×58毫米,正面楼阁图案及背面外文说明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5.
卢伯雄 《收藏》2012,(10):115-116
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和黄公略等领导了平江起义。1930年5月,在湖南浏阳、湖北道城、江西修水、万载一带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9月,根据地逐步发展,各县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随之筹建各县工农银行。1930年11月成立平江县工农银行,1931年元月成立了万载县工农兵银行和浏阳工农兵银行,1931年7月又...  相似文献   

6.
张国柱 《收藏》2001,(9):55-55
不久前,我从一藏友处觅得一张“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该券横13.8厘米,竖6.4厘米。正面底色浅黄,图案和文字为绛红色。上方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军用流通券”字样,正中为面额“壹佰圆”,左为农民收割图案,右为解放军操纵大炮图案,下方印有“1948”年,四角印有“100”阿拉伯数字。背面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布告”,内容如下:“本军奉命解放华东,军行所至,军民交易,一律使用本军军用流通券。兹规定:一、流通券面额每拾元值稻米一市斤;二、本军将来决照券面规定官价全部收回此券;三、本军在可能时,当随地兑换此券。仰军民人等一体遵照毋违,此布,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饶漱石,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三月。”  相似文献   

7.
正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施行法币布告》,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实行法币政策。随后,中央银行委托当时的中华书局印发了一套三种面额的法币券,分别为1元、5元和10元(见图)。其正面均为孙中山头像与象征华夏文明的青铜礼器三足带盖圆鼎,周边则饰以古钱币图案;背面主图案全都采用了东汉石刻"武梁祠画像"中的《孔子谒见老子》画像图,花栏四角为面额数字和两组不同的青铜礼器。  相似文献   

8.
吴耀珍 《收藏》2008,(10):103-103
笔者集得一张广州市立银行壹圆银毫券,正面是竖式,背面为横式,这种版式的设计比较少见。该券正面主色调为黄色,四边有花纹框,四角有“壹”字,上头有弧形自右向左排列的“广州市立银行”字样,其下印有该行徽记。中间位置的长方形框内,印有广州中山纪念塔图案及“广州中山纪念塔”文字标注。在框外右侧分两行竖书“凭票即付持票人通用银毫”,左侧也分两行竖书“订明见票无息支付,不报遗失,票内字迹原无添改,此据”。票的下部花框内有“壹圆整”面额,两侧为行长、副行长黑色签名,边框内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印”。外框下  相似文献   

9.
吴耀珍 《收藏》2008,(8):144-144
笔者藏有民国北伐时的“中央银行临时兑换券”纸币1张(见图)。该券票幅为131×78毫米,主色调为黄色。正面上方印有该券名称,中间及四角图纹中有“壹圆”面额,左右两个图景中分别为帆船和轮船,图景上方两边有相同的6位数红色号码,下两边分别为政务局长、金库库长的红色方形印鉴。下边中间框内有“中华民国十五年印”字样。背面印有发行布告,主要内容是:发行目的、  相似文献   

10.
闫学民 《收藏》2011,(8):113-113
笔者在欣赏藏友的人民币系列藏品时,见到两张第三套人民币中的1角券(俗称“一毛钱”),因其主色和背面着色与常见的“褐色1角”券(图1)不同,而被称之为“枣红1角”(图2)和“背绿1角”(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