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有人这么评价A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主持人彼得·詹宁斯:“在他与你交谈的一分钟内,他会迅猛拉近你与他的距离,让你感觉十分愉快,再过几分钟你就会尽量地将所想到的告诉他。”彼得活泼、风趣而幽默,他身上具有作为一个好的传播者的特殊才能——一种特殊的人性魅力。这正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2.
初次和他相识,是我出差归队后的第一天,一见面他就很坦诚地与我握手并自我介绍:“我叫季文豪,从某团宣传股刚调来,以后和你在一块儿工作,还请多关照!”季文豪,一个自命不凡的名字,听起来好熟悉!当我问及他是否与我常在报刊上见到的季文豪是同一个人时,他憨憨一笑说:“那不值得一提,习惯了,手中的笔闲不住”。好一个“习惯了,闲不住”!当翻开他的剪报本时,首先映眼的是扉页上的三句话:“两眼多看,脑袋多想,腿脚多跑。”从这三句话及那厚厚的剪报本中,我领悟到了他“闲不住”的执著追求。1983年,他来到胶东半岛服役。半…  相似文献   

3.
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由此可见,好标题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初见任惠中,就能感到他是一位儒雅坚韧、干练利索的人;熟知他的人,会为他豪爽的性格、厚道的人品和执著的追求所打动;再翻开他的画册,浏览品味他的作品,更会为之惊叹,为之折服,发自内心地说;真棒!这就是任惠中,从西部“发迹”的军旅画家。 古都长安是西北文化的发祥地,它独特的魅力为中国文化提供着一种恒久的营养元素,在这种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任惠中,自小就对绘画有着极强的感悟力和执著的追求。六七十年代,任惠中一家7口人的生活只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资去支撑着,当时在城市里是何等的艰难。家庭生活的拮据…  相似文献   

5.
当你接到当天的报纸,看到安排得新颖别致的版面,读到一篇好新闻、好通讯、好言论时,会对编辑、记者和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予肯定.但是,往往忽视那些在报纸出版中从事校对工作的同志。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办好报纸倾注的心血、付出的劳动不亚于编辑、记者工作. 我国古代一些学者和出版人士十分重视校对工作,把它称之为“校雠(仇)”.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就曾经校阅群书,他在《孙卿书录》中说:“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  相似文献   

6.
三种感情     
当我们远行的那天,试想有3人送行. 第一个人从一大早就哭着不要你走,一直拉着你的手说会一直想你,约好每天联系若干次,把你送至门口,然后回屋子里去继续看他崇拜的偶像的演唱会.  相似文献   

7.
曾有人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确实,标题对传播信息、吸引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就像明姝的笑靥、动人的眼睛,能令受众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8.
翻开总参兵种部新闻干事涂学能那几大本厚厚的见报稿件剪贴,读着他采写的2000篇新闻稿件,仿佛会把你带入火热的军营生活,让你身临其境。他所采写的稿件既有反映基层官兵生活的消息、通讯、特写、小故事,也有为军队建设出谋划策,为基层官兵呐喊的言论,还有在全军、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细细研读涂学能的新闻作品集《心血铸长城》一书,你会发现,他的每一篇稿件都有独特的视角,读后给人启迪,引人思考,催人奋进。新闻界同行都说,他之所以能抓到那么多有影响的新闻,是因为他的一双独特的“新闻眼”。当侦察兵出身的他,…  相似文献   

9.
当你疾步穿过繁华的大街,当你漫步流连在秀美的广场,当你信步进出于楼堂馆所,你或许会不经意地被身边那一块块光洁亮丽、晶莹剔透的电视屏幕所吸引,你还会忍不住回过头再多看一眼,并对看到的画面,听到的声音若有所思。这种屏幕所搭建的平台,就是城市电视。  相似文献   

10.
让新闻标题更吸引眼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 《军事记者》2008,(1):34-36
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这样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一向不苟言笑的邓拓在人民日报社工作时,曾留下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发人深思的话:“谁要是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见安岗《新闻论集》)  相似文献   

11.
在商品交换中,有一种诱惑,会诱使一些人丢掉人格,把自己也当成商品出卖,现在,我们新闻队伍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人。这种人,只要你拿钱来,拿物来,他可以把广告当成新闻发。只要你拿钱来,拿物来,质量差的产品,他可以在新闻中吹它的质量如何好。只要你肯出高价,甚至可以把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08,(3):6-8
《物权法》去年正式颁布了,从酝酿到出台历经13年之久,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物权法》对咱老百姓太重要了,可以说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你想有个家,需要购房,先要看看《物权法》,了解你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和可能承担的风险;当你拥有了自己的住宅,入住生活小区之后,成为一名业主,也许会碰上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纠纷,需要咨询《物权法》;当你在房产买卖等过程中发生产权纠纷,更要利用《物权法》保护好自己的正当权益。物权时代,学好、用好《物权法》能帮我们过上更和谐的“安居”生活。  相似文献   

13.
我的自画像     
当编辑不要有被轻视的感觉。因为你在为他人作嫁时,将自己的好点子、好时光、好精力都无私地贡献出来,而你也许可以把这些用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又由于编书的关系,你在了解作品的同时,也许就成了作者的知心朋友;你还会为作品而出差,并打  相似文献   

14.
满都拉是我在新闻路上结识的好友.作为蒙古族人,他性情豪放,内心却十分细腻,特别是他有着一颗对所热爱的事业异常坚定执著的心.在和他交往中你不难发现,粗犷的外表下他有着丰富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对事对人敏感独特的观察、思考和见解.由此,他做的每一件事或是拿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惊喜和打动,这次嘱我作序的《新闻人物素描》便是其中一件.  相似文献   

15.
飞扬 《新闻世界》2006,(2):15-21
江南春:走上纳斯达克的“神奇小子” 当江南春摁响纳斯达克开市门铃.一夜之间坐拥2.72亿美元财富,你会觉得他遥远、神秘;而当你得知在电梯间看到的液晶视频广告,就是他的“得意之作”,你又觉得他每天都在身边……  相似文献   

16.
“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  相似文献   

17.
左珺 《声屏世界》2013,(1):56-56
路径一:现场中找新闻 当你没有新闻线索时,你可以到自己所跑口线的部门和相关现场走走。或许能发现新的变化,这就是新闻。抑或,当你接到一个报道任务而苦恼从什么角度去写的时候,你到现场去。现场会告诉你报道的角度。此外,当你为做一件新闻报道深入现场时,现场也会不吝啬地让你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情境中的彩铃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项国雄  万燕 《传媒观察》2005,(11):42-44
“One,我不能接电话;two,我有个好办法;three,将你要说的话精简一下,然后发短信吧;four,怎么你还没挂;five,我看着电话直犯傻,哦,你的执著彻底感动我啦,我现在就来接电话。”当你拨打朋友的手机,听到手机里传出这样的话来的时候,你可千万别以为是对方在和你说话.因为这是一项新的业务,称之为彩铃,它改变了人们以往等电话时的单调,使你能够在音乐中享受等待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徐海波 《新闻窗》2009,(4):20-21
美国汤姆斯基金会编写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中有这么一段话:“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永远无法强迫它喝水。当你把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做新闻的也有一句话:“好题一半文”。一篇文章如果有一个精彩的标题,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有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有了醒目的标题就可以抓住读者。现在流行说“抓住眼球”。一篇内容较一般的文章可能会因为一个出色的标题而提升很大档次,而一篇可读性强的稿件也许会因为一个平庸的标题而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  相似文献   

20.
自驾摩托车、汽车,走遍56个民族的主要居住地,到一地,拍一处.在一些人看来,我这样做很"文艺范儿",一些人认为我这样做就是为了玩:名山大川、各式小吃,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件多美好的事.但当你历经这样的长途拍摄,当你为了几十块钱的住宿费踌躇不决的时候(我自费拍摄专题,从2001年至今耗资近40万元),当你的午饭只有几块饼干的时候,当你在雪山上觉得死定了的时候,你也许会像我一样觉得,哪里好也不如家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