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艺文 《成才之路》2014,(24):60-61
正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学习语文,就是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学习作文,就是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明显,总有一些学生的作文让教师拍案叫绝,也总有些学生的作文味同嚼蜡。"会写"完全源于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积累就多了;多想多思,就有感悟了。这样一来,写起作文来就会感到轻松、容易,一挥而就,下笔成文。作文比较差的学生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写得好的同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让学生养成写完作文反复阅读的习惯;二是让学生养成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别人听的习惯。三是让学生学习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四是让学生养成及时改正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层次性原则,使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呈阶梯形发展,逐步达到提升他们作文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过程写作法"作为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规范写作流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和发现生活的能力,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也大有裨益。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过程写作法"解读相关教学过程,介绍相关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而习惯的养成要根据不同阶段和教学内容,抓住时机,讲究方法.具体地说,要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养成观察感知、体验积累的习惯;养成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提到:"学作文也是学语言。""因而学习语言的办法,对于学习作文都适用。""拿起笔,实际去写,你就不能先去请教规律,而是听从你常用的表达习惯。这习惯是有多次重复的‘熟’养成的,而‘熟’来自于多读多写。"周记是实现多写的有效渠道。独具匠心的周记指导,能激发学生我笔写我心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提炼素材的能力,从而架起生活与习作的桥梁,养成良好的自主习作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写作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也至关重要.而藏区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存在以应试为教育目标、忽视综合能力培养,以封闭教学方法为主、缺乏实践生活熏陶,作文教学随意性大、欠缺持续系统训练等问题.教师应讲解作文要点,提高学生宏观把控能力;帮助学生把握作文结构,养成列题纲的习惯;丰富教学方法,培养...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改”能力的强弱是独立写作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不但要指导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而且还要指导他们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小学生评改能力的培养,并初步养成修改和评价作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小学生初步修改作文的能力很重要,可以从培养自我修改作文的兴趣做起;讲明意义,教给学生方法;分步训练,循序渐进;加强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多鼓励、少批评,讲究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习惯养成的阶段,因此,有效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升学生创作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关键。基于此,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研究,指导学生学习,有效开展作文教学,以此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学生领进广阔的作文天地,用祖国的语言丰富他们的思维,用祖国的文字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积累语言,让学生会具体写;注重观察,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由"仿"到"创",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注重作文评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五方面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了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不少文章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通字顺;能与他人交流习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足见作文修改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小学教育阶段尤应重视作文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在第一学段"写话"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其重点要落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上。小学语文第二学段的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愿望,让孩子乐于表达;要落实段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形成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作文是个大难题,写作文需要语言组织、发散思维等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写日记逐渐养成。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还能够活跃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本文就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培养写日记习惯进行了研究,对提升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有着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小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并非能力低下,而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从丰富生活,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提前训练,分步提高,循序渐进;激发兴趣,养成乐于动笔的习惯;以读促写,养成精于积累的习惯;组织开展情境教学,丰富作文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推敲琢磨,形成自能修改的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工作,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学生就会不待老师督促而自觉地去“历练”,因此,养成作文习惯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从兴趣入手,有序、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要养成的写作习惯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从点滴做起——勤人的行为习惯总是在一定的行为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要  相似文献   

16.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自改作文的能力:更新理念,提高认识;多措并举,激发兴趣;优化方式,培养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学生由厌改到乐改,养成自觉修改文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教学作文,是教学生学写作文,着重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和"四种习惯",简称"两个四"。学生光有能力还不行,还要行动,要让学生经常做,喜欢做,坚持做,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发现,学生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作文能让教师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有神,一挥而就。作文水平差的学生,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学生,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一、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奥地利著名小…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但事实上许多时候教师做的是无效劳动。教师一手包办学生作文的批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忽视了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使学生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养成了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因此教师要把作文的批改权还一部分给学生,教育学生懂得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作文修改的内容和要求、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让学生养成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习惯,注重作文评改,指导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