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论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前后,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 证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碰前的速度分别是v10,v20,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碰撞分离后的速度分别是v1,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相似文献   

2.
所谓碰撞,是指两个物体经过极短时间的相互作用而使各自的动量发生明显的变化.而正碰即对心碰撞,碰撞前后若无机械能损失则为弹性碰撞.我们先看看弹性正碰的基本规律.设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碰后速度分别为v′1  相似文献   

3.
碰撞模型的特征: (1)系统动量守恒;(2)系统动能不增;(3)情景可行.如甲物体追乙物体并发生碰撞,碰前甲的速度必须大于乙的速度;碰后甲的速度比碰前速度小,而乙的速度比碰前速度大;碰后甲物体的速度小于或等于乙物体的速度或甲反向运动.  相似文献   

4.
结论: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1和2,若物体2原来静止,物体1以速度v1向物体2运动,则发生弹性碰撞后,物体1的速度v'1=0,物体2的速度v'2=v1即通过弹性碰撞质量相等的两物体交换了速度.现证明如下: 证明:设两物体的质量均为m,由于是弹性碰撞故系统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  相似文献   

5.
两物体发生碰撞,如果碰撞中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恢复,碰后两者合为一体,以同一速度运动,则称之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此类碰撞物体  相似文献   

6.
吴东峰 《物理教师》2009,30(11):39-40
2009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第21题属于碰撞问题。解决此类问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动量守恒;(2)碰前总动能大于等于碰后总动能;(3)碰前二者速度应满足能够发生碰撞;(4)碰后二者若同向运动,则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碰撞模型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模型,它分为:(1)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动能相等.(2)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两物体共速,损失动能最多,损失的动能转化为内能.(3)非完全弹性碰撞,碰后两物体不共速,损失动能介于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之间.碰撞  相似文献   

8.
王明胜 《物理教师》2006,27(1):57-57,64
在研究两物体碰撞的问题中,我们经常用到“在两物体相碰的过程中,系统动能不能增加,即Ek1 Ek2≥Ek1′ Ek2′”这一结论,如例1.例1.甲、乙两球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同向运动,已知它们的动量分别是p1=5kg·m/s,p2=7kg·m/s,甲追乙并发生碰撞,碰后乙球的动量变为p2′=10kg·m/s,则两球  相似文献   

9.
一、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其动能可能会有损失.若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即具有共同的速度,则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其碰撞过程动能损失最大.证明如下:设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依据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10.
两物发生碰撞时必须满足:1、碰前、碰后动量守恒;2、碰后动能不能增加--这是中学物理解题的常用判据.其实,两物在同线的对心碰撞中,还满足"碰前相对'接近速度'不小于碰后相对'分离速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如何准确迅速地求出两个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后的速度 ,在高中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三种方法 ,简介如下 :一、利用韦达定理法题目 两物体 m1、m2 分别以速度 v10 、v2 0 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对心弹性碰撞 ,求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v1t、v2 t?分析与解 按照弹性碰撞的规律 ,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12 m1v10 2 + 12 m2 v2 0 2 =12 m1v1t2 + 12 m2 v2 t2 ,m1v10 + m2 v2 0 =m1v1t+ m2 v2 t.为了处理问题方便 ,重新构造如下方程组 ,即12 m1v12 + 12 m2 v2 2 =E,m1v1+ m2 v2 =p .12(其中 E、p为该系统的总机械能和…  相似文献   

12.
当两个物体发生碰撞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条件是否成立,第一:是否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第二:是否符合物理情景,例如,在追撞问题中,被碰小球速度必增大,碰前追击小球速度必大于被碰小球速度,碰后追击小球速度可能小于被碰小球速度,也可能速度相反;第三:碰撞前后总动能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3.
题型一质量为 m_1的物体 A 以速度 v_0与另一静止的质量为 m_2物体 B 发生弹性正碰,求碰后 A、B的速度 v_1、v_2.解析由于 A 与 B 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设 v_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相似文献   

14.
高级中学试验课本(修订本)<物理>第一册中的学生实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1、图2.其原理是: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的一定高度释放,与放在斜槽水平末端外侧小支柱上的另一质量为m2(m1>m2)的小球发生对心水平正碰.碰前,入射小球的速度是v1,被碰小球静止,总动量为m1v1;碰后,入射小球速度变为v1',被碰小球速度变为v2',总动量m1v1'+m2u2';由于两球离开水平槽末端后都是作等高的平抛运动,飞行时间t都相等.  相似文献   

15.
结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两物体交换速度.证明质量都为m的两个物体,  相似文献   

16.
碰撞时由于作用时间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因而碰撞问题符合动量守恒.在碰撞问题中,除弹性碰撞外动能都不守恒,特别是完全非弹性碰撞其动能损失最多.动能损失是指碰撞前的总动能与碰撞后的总动能之差.若完全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用m1、m2表示,碰撞前的速度分别用v1、v2表示,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的速度用v表示,则动量守恒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页有两处说法表达不严谨,需要修改完善.其一,习题6: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甲物体的速度是6 m/s,乙物体的速度是2 m/s.碰撞后两物体都沿各自原方向的反方向运动,速度都是4 m/s.求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 1.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起,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度为v2,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  相似文献   

19.
设发生碰撞的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后速度分别为V10、V20和V1、V2。由弹性碰撞中,动量和动能都守恒有:  相似文献   

20.
l 利用碰撞过程中所遵循的三个原则求解碰擅后物体速度的取值范围 (1)动量守恒的原则 (2)动能不增加的原则 (3)碰后的运动状态的合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