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观点     
张海涛: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媒体日前,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指出:互联网、手机等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娱乐服务的新渠道。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发展,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媒体,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发展空间,抢占新阵地,抢占制高点。电台、电视台要成为新兴媒体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陈惟金 《传媒观察》2014,(12):38-40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移动设备快速崛起,报纸或广电等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目前,每10个中国网民中,就有7个是手机网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随着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有了更多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宽广。随着4G时代的到来,为保留或者抓住更多的用户,各报业、广电集团下属新闻网站就应对未  相似文献   

3.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到今年4月底为止,我国手机用户达到了4.8743亿,较去年年末新增2635万,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35.3%。通过手机获知最新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习惯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使得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手机平台,以应对这种变化。2008奥运会的举办,体育信息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平台进行传播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地的纸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的交汇融合正方兴未艾,这种融合发展将会给报业带来质的飞跃。在我国,随着3G牌照发放,各省市3G网络的陆续开通,手机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信息通过手机这一随身携带的终端高速传输的新技术将普及应用,这对传统传播方式和传统媒体将形成新一波冲击。  相似文献   

5.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日益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有着不同于其他媒体传播的优势,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碎片化的信息传递、移动化的即时传播都让手机媒体成为信息时代的“宠儿”,逐渐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手机媒体小众化传播的特点 小众化传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三个方面.无论是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内容,受众都可以自主选择,自由空间大.正是这种人性化的传播方式,使得手机媒体的小众化传播逐渐被关注,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小众化传播恰恰是对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补充与延伸,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灵活、迅速、全面.  相似文献   

6.
吴红晓 《传媒》2013,(2):28-30
只要是将手机终端和数据(除语音之外)的传播应用融合在一起,就都是手机媒体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的显著特点有三:一是终端就是媒体,媒体就是终端;二是手机媒体更多依赖手机平台运行;三是广义的手机媒体除了是全媒体还是多功能化的个人中枢,成品形式多样且不断创新.因此,总结中国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必须从智能手机终端、手机平台和应用、各种手机媒体形式的创新三大方面全面分析. 移动互联网占据主流,智能手机迅猛增长由于手机媒体内容和终端的不可分性,而且目前主流的手机媒体均通过移动互联网传播,所以手机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数量,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情况,直接印证着手机媒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赵媛 《传媒》2017,(17)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手机端已经超越PC端成为第一大社交平台,由于其便携、移动、可视、私有等特点,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大.根据腾讯发布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微信这一年来直接带动了信息消费1742.5亿元,相当于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54%.可以说,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数亿网民组成了一条制造传播互联网信息的"长尾",而这条"长尾"在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中会产生哪些作用?带来哪些改变?笔者通过对"长尾理论"的研究,总结其发展趋势,以期对期刊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传播正以裂变式的速度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在给传统媒体广播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广播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强做优广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摆在当代广播人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以国内部分广播媒体的创新实践为例,来探寻新媒体时代广播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到2014年底,中国互联网网民达到6.48亿,中国互联网经济占GDP比升至7%,互联网消费成为拉动GDP增长的新引擎。互联网的大数据化,也正是2014年乃至中国互联网下一个10年最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全媒体”逐渐成为信息时代传播的主流,并带来了各种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然而,对传统媒体的报业而言,这是信息时代的挑战,也是借助融媒体发展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传统报业唯有改变单一的传播方式,实现传统报业在新媒体时代的产业化转型,逐渐与新媒体融合才能求得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到今年4月底为止,我国手机用户达到了4.8743亿,较去年年末新增2635万,全国手机普及率达到35.3%。通过手机获知最新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习惯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1.
微博新闻:传统媒体发展的"又一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首2010年,"小微博、大传播"是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概括.2009年底至今,以新浪微博领衔的中国微博传播的火爆式发展,不但改变了普通人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①微博新闻在成为传统新闻报道模式新增亮点的同时,也让遭遇互联网挑战的传统媒体在迷茫寻路中,忽又"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脑、手机上网的普及推广,中国上网人数迅猛增加。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与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媒行业更确切地说是资讯行业,改变人们最显著的是阅读习惯,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的手机成为大众获得知识和资讯的重要工具.随之而来的是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标题党”新闻、“图片新闻”“直播”视频等等,让大众获取资讯越来越容易、知道得越来越多,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碎片化的信息让大众无法进入深度阅读,在这个关键节点,自媒体出现了.定位和传统媒体所不同的是,自媒体大多定位于“小而美”,尤其在内容定位上深得主流媒体倡导的“内容为王”的精髓.以下,就以热门的自媒体节目《罗辑思维》为例来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月20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网络用户数已达到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宽带互联网用户增长到3110万,半年增长率高达78.7%.随着中国互联网宽带技术的普及、用户的迅速增长,网络新闻在人们的新闻需求中占有的地位日趋重要.这次调查显示:42.3%的用户上网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的信息,而排在首位的信息需求就是各类新闻,比例高达67.8%.另一方面,国内的商业网站在打破了只有新闻媒体网站可以在网上发布新闻的惯例后,提供的新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使众多传统媒体以及它们的网站望尘莫及;尤其是当国内外发生突发事件时,这些新闻网站抢新闻的意识连传统新闻媒体都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15.
正现状如今,新媒体逐渐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许多人已习惯不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人,手机已经成最大上网终端。而据2011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的来说,发行量下降、读者流失、广告收入锐减等问题已经成为报业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前,手机媒体在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已成为了“第五媒体”。手机媒体的便携方便的特点带来的个性化、私隐性,使手机成为与大众生活黏性极高的“带着体温的媒体”,也使手机媒体全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情境中,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突破9亿大关。当今,手机媒体正日益普及,全国报业(包括中央大报、都市报、行业报等等)已推出涵盖综合新闻、财经、教育、娱乐、体育等领域的手机媒体达上百种,传统媒体借助手机作为新型快捷的传播渠道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传媒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视媒体的强盛,网络传播的崛起,另外还有新兴的手机媒体。这也导致了传播主体地位的改变,传统的"铁三角"格局已不复存在。报纸等传统媒体无法阻挡地走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闻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鹏 《记者摇篮》2006,(9):60-60
长期以来.一个有关网络新闻的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实是.人们一方面充分体验着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在传播信息中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又不断谴责互联网新闻在内容上的肤浅、雷同和抄袭。然而现实是.网络新闻对传统媒体冲击不断加大,网络新闻独特的传播方式也不断地影响着传统媒体。  相似文献   

19.
官建文 《传媒》2013,(2):17-19
今天的媒体应更多地关注移动互联网。尽管今天还存在大量的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但网络传播正方兴未艾,移动传播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不远的将来它将成为传播的主渠道。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人们体验得越来越深刻。我们身边随处都有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网的人,网络技术的运用使网页可以根  相似文献   

20.
李璐瑒 《声屏世界》2011,(6):104-105
云传播是一种新生力量。借助于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兴起,使得大众传播、即时/非即时的点对点传播、社交网络传播等新兴传播方式得以实现。在传统媒体时期,由于传播技术和内容的垄断,大众只能成为最终的信息接收方,新媒体的兴起,使每一个媒体受众成为了新的传播源,大大提高了传播的持续性、广泛性与不可控性,机遇与风险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