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八卦掌是一种健身术,也是自卫术,更是一种神奇的医疗艺术。 史式八卦掌是史计栋先生传流下来的。他是董海川先师的第三位入室弟子,又是他的干女婿,董公暮年由史迎养至家,供其衣食生活费用,死则为之营丧葬。 史式八卦掌第一掌是手法的训练。第二掌是步法的训练。八卦掌的主要战术是游击战术和运动战术,变化多端。对步法的训练,要求特别严格。第三掌是身法的训练。身腰是联系上肢与下肢的枢纽,身法配合恰  相似文献   

2.
唐俊文  赵雪花 《武当》2014,(11):29-30
史式八卦双刀套路系由史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当代著名武术大师狄兆龙先生传授给赵雪花女士。赵雪花女士现为史式八卦掌溧阳研究总会常务副会长,溧阳市老年大学八卦掌培训班教练。双刀套路动作,系由史式八卦掌派生而来,动作用意不用蛮力,轻灵优美。双刀的使用,实际上是延长了手臂,再加上锋利的刀刃,其技击威力不可小觑。其套路动作也可用来健身,还可用于集体表演。  相似文献   

3.
卢艳彬 《精武》2009,(7):28-31
八卦掌第三代传人、著明武术家、一代明师姜容樵先生于1963年出版的《八卦掌》一书,曾再版多次仍供不应求。之所以轰动祖国大江南北,就是因为先师将八卦掌中很多模糊不清、有争议而又众说纷纭的功理功法一一加以澄清、说明,将一生习练八卦掌之体悟和经验合盘托出,将很多秘不外传之法贡献出来,启发、激励一代又一代八卦掌人学有所得,练有所长。  相似文献   

4.
八卦风火轮     
一、八卦风火轮形状、规格八卦风火轮是在八卦掌门内流传的一种奇特的双短兵器,它和"八卦子午鸡爪阴阳锐""八卦钩镰剑"等形状怪巧的双短兵器一样,都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所创传,现在会练的人已很少,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5.
八卦风火轮     
张全亮 《中华武术》2007,(11):38-39
八卦风火轮是在八卦掌门内流传的一种奇特的双短兵器,它和“八卦子午鸡爪阴阳锐”“八卦钩镰剑”等形状怪巧的双短兵器一样,都是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所创传,现在会练的人已很少,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6.
李翘 《武当》2012,(5):23-24
八卦掌作为内家拳派的一支,面世较晚,自晚清董海川先生在北京公开传授八卦掌以来,距今也不过一百余年。据本门师承记载及相关八卦掌史证,董公作为八卦掌的创始人并不准确。董公八卦掌得传自九华山道人碧灯侠,董公集前人之大成,把八卦掌这一道家秘不外传的功法公诸于世,并广为传播,董公作为八卦掌的传承者,功不可灭。  相似文献   

7.
武术界都知道八卦掌是转着圈练的,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有直趟往返练习的八卦掌。直趟八卦六十四掌,是董海川的入室弟子刘德宽先生创编的。董海川先师门下弟子众多,但多是带艺投师,所以董海川在授徒时,除了传授八个基本掌法(定式八掌、老八掌)以外,其余都是因人  相似文献   

8.
谭大江 《武当》2000,(11):41-41
本刊自今年以来,连续不断接到北京田克延先生的电话,就因为1999年《武当》第一期刊登了云南黄鑫《八卦掌基本知识》一文,其中援引了康戈武先生十几年前(1984年)于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刊发表的一篇《八卦掌源流之研究》,说到“田回之八卦掌学于八卦掌第四代传人解佩启先生的大弟子史俊杰”,触及了“阴阳八卦掌”的源流历史和其父田回先生的声誉,田克延先生表示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家的权益——他要把黄鑫、康戈武、解佩启等——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9.
阿辉 《精武》2008,(9):12-13
学识丰富,精力充沛的廖国存先生是香港八卦掌的重要人物之一。精英意识和实干精神使他获得了令人尊重和重视的武术生涯。他为八卦掌在香港的“诞生”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看到1987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林燧著《正宗八卦掌》所介绍:“董海川的弟子有名者数十人,韩福顺就是其中之一。韩福顺先生又名韩六,河北冀县城南彭村人,他为人憨直,幼时喜爱八卦掌,先拜施继栋和史立卿为师学习八卦掌,后来董海川先生见其诚朴,秉性直慈,甚为器重,便收他为徒。” 这一段文章与事实不符。我是史计栋的直系子孙,祖上史计栋是董公海川的第三位入室弟子又是董公干女婿。董公在肃王府告老后,在民间传艺,我祖上把董公迎养至家。当时旧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特把妻子拜认董公为义父,可以亲自照顾董公,生则供其衣食费用,死则为之营丧葬。  相似文献   

11.
王祥富 《武当》2007,(1):24-24
史式八卦掌是以董海川的第三位入室弟子史计栋先生起派,史先生系河北省冀县寨村人氏,经商于北京,在北京东城开设义和木厂,因其腿法神奇,防不胜防,交手中不知不觉被其所踢,人称“贼腿史六”,  相似文献   

12.
王家华 《武当》2010,(10):31-31
史式八卦掌注重武德,并强调“五形齐出、一动不动、正反相生,其外练形神,舒筋活络,内炼意识,导引行气,以意领气,以气促动,以动成形,以眼显神”等等。这更充分说明史式八卦掌更加体现出劲道和内涵,并合理于武术界中《转掌养身歌》之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八卦掌练艺规矩十条八卦掌历代大师都十分讲究武德,高义盛所传《练艺规矩十条》集中体现了练艺德为先的宗旨,习练八卦掌者应知之,遵之。第一条:孝敬父母。父母者生身之本也,无父母焉能有我乎?为人不孝,禽兽不如,既不可教,亦不可交也,更不准入八卦掌之门。第二条:和睦乡里。乡里者,共井比邻而居者是也,和睦者,互相尊  相似文献   

14.
武术界都知道八卦掌是转着圈练的,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有直趟往返练习的八卦掌。直趟八卦六十四掌.是董海川的入室弟子刘德宽先生创编的。董海川先师门下弟子众多,但多是带艺投师,所以董海川在授徒时,除了传授八个基本掌法(定式八掌、老八掌)以外,其余都是因人施教,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传授不  相似文献   

15.
燕侠 《中华武术》2002,(1):36-37
在北京市大兴区,张全亮先生是出了名的武术书记。他身为大兴建筑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有着出色的政绩、业绩。同时,张全亮先生痴爱武术,刻苦钻研,在太极拳和八卦掌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是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常委、大兴区武术气功协会主席,并获国家武术段位制七段称号。  相似文献   

16.
八卦掌是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八卦掌练功时走圈,通过走圈练习基础八掌、八大掌乃至八八六十四掌。交手时“以走为用”,“招招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所以要在“走”上下功夫。练走首先就要练好趟泥步,八卦趟泥步是八卦掌重要的基本功。 过去练习八卦掌的人只练直行和走圈,认为只要掌握了趟泥步的要领就可以练习八大掌了。其实除了  相似文献   

17.
王桐,1942年出生。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会长。王桐说起自己练武术的经历:“我从七八岁开始练武术,那时候我们村有好多人练武术。到1951年1952年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人们在各村之间‘走会’了。”1966年,王桐师从孙凤林先生,开始学习形意拳。1975年拜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学习八卦掌。王桐介绍,今年研究会准备搞一次旨在挖掘整理武术资料的武术理论研究会。北京武木埋论研究会是以中老年武术爱好者为主体,以整理各个拳种的历史渊源、拳种特点、历史名人等为主要任务的。研究会给不同拳种的武友儿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18.
邓付凤 《武当》2009,(5):28-29
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19.
刘敬儒是八卦掌名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代表性传承人。笔者采访了昌沧先生,请他谈一下他眼中的刘敬儒先生。(一)刘敬儒1936年出生。1937年,日本鬼子就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他一生下来,就处在祖国危难时期。他读书非常用功,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好阅读:除了学好课内的,课外的包括古今中外的名著,也读得不少,而且特喜欢读武侠小说。所以,人家当时就说他是一个"武侠迷"。  相似文献   

20.
漯河市八卦掌研究会于1999年12月对日宣告成立。新华 漯河市八卦掌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50多年前,由河北老拳师赵凤歧先生首传八卦掌;1984年又由老拳师、市武协副主席、八卦掌四世传人王玉松先生、袁大毛先生(李子鸣先生的弟子)将梁式八卦掌传入漯河;1994年应市武协邀请,八卦零四世门人、北京武术理论文史研究会会长王桐先生在漯河举办首届八卦掌培训班,推动了漯河八卦掌蓬勃发展。石材公司总经理王新奎先生组织筹办了首届八卦掌研究会,并任会长,聘卢克家先生任名誉会长,特聘北京八卦掌四世门人王桐先生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