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要求,构建了符合地方高校特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分层递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了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方式,完善了配套教学管理和激励机制,试图解决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存的突出问题,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2.
张莉 《科教文汇》2014,(6):95-96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理解,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分析,结合昆山市地方产业发展特点,总结吸取国内外高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构建了适合民办院校商科专业群的“一个中心,两层目标,三级阶段,四大平台”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归根到底是人才培养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理解,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分析,结合昆山市地方产业发展特点,总结吸取国内外高校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构建了适合民办院校商科专业群的"一个中心,两层目标,三级阶段,四大平台"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相似文献   

4.
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地方高校MBA(工商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基于国家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推动地方高校MBA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针对当前开展MBA人才培养的地方高校存在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能力训练不足、国际化视野培养薄弱等问题,结合地方高校特性与MBA人才培养特点,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办学资源等方面探索提升MBA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自身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经之路。虽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高校只要能够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探索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校的就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新建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是专业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高校、用人单位三方共同目标。该文旨在研究影响新建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寻获提升新建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路径,以更加切合实际地落实新建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新建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升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明确指出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一半的地方本科高校进入了新的转型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具备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就业为标准,通过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方式创新、培养目标市场化等一系列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主要探讨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方经济要发展,依靠的是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地方院校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然而现有地方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很好的发挥地方院校作用,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与高级技工荒矛盾等问题,为此提出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做好人才目标定位,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机制保障等方面着手,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得出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尚未形成正确的创新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科设置不合理、财政投入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进而提出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完善科技服务机制、积极筹措资金、改革评价制度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湖北省3所地方本科院校为案例,比较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最后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国家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其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的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娇娆  黄基廷  闫萌萌  王华 《中国科技信息》2013,(7):180+183-180,183
财务管理专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解决企业多元化财务活动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文章依照CDIO模式培养的要求,对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样态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其问题的主要原则,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本文从地方本科高校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入手,研究了地方本科高校理工类专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问题,提出了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本文通过了解地方高校毕业生的现状,进而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对高校规模扩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以及毕业生自身等方面论述,最后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研究和探讨了地方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阐述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在现代化社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就业,而且还有利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学生就业、高校人才培养、社会认可及高校就业指导等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也具一定必要性。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了平等的发展平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旅游学界亟待研究的问题。该文探究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双一流”视角阐明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新要求,并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出从定制化培养、知名度提升、双师型师资打造三个方面优化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近年来高校改革的重点,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新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也更加迫切。本文以新疆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分析现有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深化新疆地方型高校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和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华雪君  曹嘉燕  杨虹  胡馨 《科教文汇》2014,(32):211-213
教育部要求,从2013年起,各高校要编制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今后将作为大学安排招生、设置专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依据。独立院校这一中国大陆特有的高等院校办学模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更为重要。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与公办高校、民办院校相比,有哪些竞争优势呢?本文试图以浙江省内某特殊独立学院(母体在省外)为例,从就业率、就业质量、月收入分析、职业吻合度、就业满意度分析该校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寻此类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有利因素,希望能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招生以及学生的求职就业,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