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导入题,激发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要靠教师的巧妙引导和激发,以巧激趣,才会产生乐学效应。无论是以何种方法入题,教师都应突出自己的“巧功”。准确、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随机应变和借题发挥的能力,是实现巧导入题、激发兴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现行小学历史教材中有各种插图120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进行直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图导课,激发兴趣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明显的效果。如学习《井冈山会师》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材封面的彩图,并提出问题,要求边看图边思考:①图上是些什么人?②图中人物的神态怎样?③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通过看图思考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都急于想知道图中这一场面的由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始学习课  相似文献   

3.
课文插图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巧作安排,这些插图能锦上添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想象,突破教材难点,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4.
“五巧”实际上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达到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挖掘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一、“巧”引“引”即导入。新课的导入应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它有三个方面: 1、以境诱趣。利用愉快的游戏、生动的故事、幽默的谜语、脑筋急转弯、小型竞赛等趣味性活动,适时适度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在情感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5.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突出一个"巧"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学生只有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相反地,学生对学习如果不感兴趣,教师不管讲得多好,也只能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因而,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增强学生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应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教学中采取巧设课前导入、巧设疑问、巧用插图、巧创情境等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树潮 《广西教育》2014,(41):102-102
正插图是初中英语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巧妙地利用插图开展教学,可以将抽象、陌生、复杂的英语符号转化成为直观、具体、真实的图形,这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流畅导入新课新课导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起点,导入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教学。教师利用初中英语教材中内容丰富的插图进行导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用插图导入,可以从视觉上引起学生的关注与重视,营  相似文献   

8.
插图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插图是学生知识同化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趣导入、引导观察、感悟意蕴等方式的适当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提升其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精心设计导语,引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利用课文插图、幻灯图片导入在学生阅读之前,可充分利用插图、幻灯图片等就课文内容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动脑思考、预测  相似文献   

10.
崔玉巍 《辽宁教育》2007,(12):37-37
一、设情境,巧导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的方式,课始就掉起学生的胃口;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图示导入的涵义 图示导入是课常教学技能中导入技能的方式之一,是指教师借助教材插图、教学挂图、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索材或手段,结合各种教学形式,创设教学情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教学行为技能.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从课程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巧用教材的插图引发兴趣、巧设疑问激发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兴趣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一、谈话导入,借图激趣 1.屏幕展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识别不同种类的恐龙,激发学生兴趣. 2.屏幕展示最大的恐龙.  相似文献   

14.
教材插图对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创设导入情境、突出部分内容、细致分析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引导学生以趣读、研读等方式解读教材插图,使学生在教材插图的引导、辅助下,深入理解与掌握所学习的英语知识,从而实现优化英语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自踏上工作岗位,我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工作已十多年。目前农村学生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很多学生感到英语难学,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巧借外力,演绎灵动的农村英语教学。一、巧借网络,让课本更生动牛津英语课本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图片,这些图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教材中的插图虽是精致的,但是静止的,如果教师设法让静态的插图"动"起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堂会  相似文献   

16.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阅读自学。对每一节历史课,教师都需要精心设计。如新课的导入,可采用录像挂图、幻灯等形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阅读自学时,教师要出示课前设计好的,既有启发性又有实用性和迷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我在教学“日本军国主义”一节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新编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富有趣味,便于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1.巧用插图导新课   巧妙引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用那些与课题紧密相关的插图来导入新课,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赵州桥》一文的插图,展示了赵州桥的全貌,课前出示挂图稍加引导,学生脑海中就会产生“赵州桥是什么时候、由谁设计建造的 ?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和一般桥有什么不同 ?”等疑问。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将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样一来,使学生产生…  相似文献   

18.
檀学群 《广西教育》2014,(21):119-119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发挥教学智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操作。下面以教学桂教版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二十四节气的传说》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一、联系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给出的实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距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人手,为学生探究未知搭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可以采取导入法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唤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巧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在课文导入这一环节,借助插图精心设计导入,让课堂教学踏入成功的第一步。学生的学习动机可通过充分挖掘有趣的教学材料和使用各种呈现的方法来增强,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亲切、有吸引力。在教学中,我常常充分发挥课文插图吸引学生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下雪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喜欢!"我顺势而导:"想看下雪的景象吗?""想!"对于难见雪景的学生来说,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