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64):115-116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学科。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完成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安全,减少、避免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是教师、学生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活动日趋丰富,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同时,学生的运动伤害事故也日渐增多。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频发,导致大多数学校取消了运动风险较高的体育教学内容,严格限制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笔者意图从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教师和学生练习的安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特有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指在学校从事体育课、课外活动和比赛时发生的人身伤害。发生伤害事故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学生练习中自伤;二是学生相互误伤;三是教师受伤。  相似文献   

4.
姜永生 《新疆教育》2013,(10):169-169
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是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体育教学中产生伤害故事的因素主要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组成。再有经验的教师,也难以保证完全杜绝事故发生,正确的态度是加强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消除事故隐患。本文分析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挺出了一些其体的防范措施.以求能对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围绕公共体育课中体育伤害事故这一影响高校体育运动开展的难题,文章以云南省4所高校2000名学生、多年从事体育公共课教学的教师40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不同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体育公共课教学过程中体育伤害事故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云南省高校体育公共课中体育伤害事故发生比例较高,其中发生一次伤害事故占调查总人数的17.4%;体育伤害事故类型主要为皮肤擦伤或裂伤、肌肉拉伤、韧带损伤以及骨折四类;受伤项目以田径、篮球、足球为主;学生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但对运动伤害事故处理能力有限.针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特点,根据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分别从学校、教师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尽可能控制体育公共课中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课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可预知因素大幅度增加,埋下了许多安全隐患,运动伤害事故,成为学生体育活动的拦路虎。对体育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引发的伤害事故的隐患,进行深层思考和剖析,找出原因,及时预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生因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特点;研究了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类型,并对大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致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其伤害事故的原因繁多,根据这些原因,进行了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8.
吴锴 《考试周刊》2012,(31):104-10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对于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双爱好""太极进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的开展。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学校体育中,由于体育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而体育伤害事故有的是可以预防的,有的是不可以预防的,而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后,解决难度也大,这就要求学校及学校体育教师对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有较清楚的认识,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仍有伤害事故发生且较普遍。笔者从现行的法律法规入手.分析研究大学生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责任的类型,认为发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相关当事人是学校、教师、学生本人和其他人,根据相关当事人在伤害事故中履行义务或有无过错的情况,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通过购买伤残保险以及社会和高校建立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专项基金等方式来解决严重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0.
运动创伤是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的大敌,它不仅影响着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顺利进行,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本主要探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尽可能地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和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这种不特定的风险,容易导致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不但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扰,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还影响了体育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基于此,在探究高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的基础上,试图厘清各方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纠纷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国高校现行与体育活动伤害处理相关法规内容不完善,针对性不够强,一旦发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往往引起很大的争议.应以完善法规制度、采用投保等方式分担学校风险,保障学生权益,以明确具体赔付标准和范围、加强事后监督机制等为出发点,保障高校体育工作健康开展,推动高等教育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线,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从而进行身体锻炼实践。为此,在教学中,确立师生安全意识,预防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有利于教师的体育教学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合理、运动技术动作不正确、组织教法欠严密、场地器材不符合教学要求;伤害事故的预防:加强安全卫生教育、掌握学生身体的基本情况、科学合理组织安排、注意场地器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教改中,特别是倡导“阳光体育”活动后,“阳光体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它能让全社会重视体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成长。但是,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特别是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安全。  相似文献   

15.
发展学校体育,预防体育运动造成的意外伤害,可利用保险的特性,为中学生提供经济保障.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现状及对体育保险的认知情况.结果表明,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率较高,河南省中学生在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中最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意外发生时,中学生首先选择向家长求助,中学生对体育保险了解不够;体育伤害事故通常由学生、家长、学校协调解决,大部分学生家长和体育教师赞同中学生购买体育保险,对中学生宣传体育保险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可以降低体育伤害事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运动技能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体育课堂的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安全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极大地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意义,因此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体育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农村中学,要加强体育理论研究与措施跟进,积极落实相关工作,有效防范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雷涛  黄懿 《文教资料》2006,(19):80-81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而且也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成因及处理结果,提出改进对策,以引起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谢建华 《云南教育》2003,(33):34-35
在教学中,各种体育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这已成为目前中专体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伤害事故不仅损害学生身体健康、造成家庭悲剧和社会负担,而且也使学生产生运动胆怯心理。因此我认为: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把伤害事故的预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来抓,从而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造成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只要通过学校、体育教师、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伤害事故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结合二十多年的训练、学习、教学、教练工作,在这方面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一、学校要重视体育安全教育工作目前由于各类学校十分重视办…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显 《考试周刊》2009,(20):150-152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不断地发生伤害事故,本文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广州市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并结合自己从事体育教学的经验,探讨了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以使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学生的伤害事故,更好地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因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范措施.以求能对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保障学校体育的正常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