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月亮     
人类最初对月亮有情,大概是由月亮的“会偷看”。在静夜,在孤独的时候,一抬头,月亮在那边看着你。许多夜间的秘密,只有月亮知道。月亮慢慢成为人人的“自己人”。人类学  相似文献   

2.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相似文献   

3.
月月亮,高挂苍穹,与太阳“轮流上岗”,为人类照明,真是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与日光不同,月光皎洁而柔和,晴朗静谧的夜晚,月亮成为幽美的景观,给人美好的感受。因此,在古代诗歌中,月亮首先是一种“美”的意象:“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相似文献   

4.
在东北亚地区分布的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与阿伊努族中均流传着月亮阴影神话,并可将其分为“祈求型”、“攫取型”和“惩罚型”等三个类型;而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月亮阴影神话分别容括于“祈求型”和“攫取型”之中,阿伊努族月亮阴影神话则包括于“惩罚型”之中。这三个类型中,“攫取型”比较接近于月亮阴影神话的原型,因为其中出现母亲诅咒女儿——原始人的语言信仰,男性的月亮攫取人间少女——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反映,少女及其水桶等成为月亮阴影——原始人对月亮阴影的猜想等与人类社会早期思想观念相关的神话母题。在这三个类型中,“祈求型”和“惩罚型”月亮阴影神话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三者显然来自相同的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5.
[题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从古到今,人类从没放弃过对月亮的探索,而月亮更是美的化身。古往今来,它一直是人们不断吟诵的对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月亮的了解又加深了,相信每个同学都对月亮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请围绕“月亮”这一话题,展开想象,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  相似文献   

7.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  相似文献   

8.
科技快递     
月亮有颗“温柔的心”文学家爱用“清冷”这个词语修饰月亮,而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登陆月球发现的也确实是一片凄凉景象。不过根据美国科学家最近研究,在坚硬的外壳下,月球内部可能是熔化态的浆状物质。科学家形容月亮有一颗“温柔的心”。他们利用在地球上进行的激光试验测算出,  相似文献   

9.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相似文献   

10.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相似文献   

11.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时空》2011,(11):12-12,49
妈妈给我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指着月亮说:“你们看,天上的月亮圆圆的,多像咱们吃的月饼啊。”我好像看到月亮上有人影飞来飞去,就又问妈妈:“我们人类也能飞到月亮上去吗?”妈妈说:“当然可以了。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得非常快,已经有几位航天员进入过太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的航天员就能实现登上月球的梦想了。”  相似文献   

13.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4.
《好同学》2005,(1)
【“人造月亮”在天空中看起来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在太空中地球和月亮看起来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兄弟。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15.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6.
月亮,既是自然景观,也参与人的生活。成为人类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类所接触的自然万物中.大概没有什么东西比月亮更适于寄托感情了。月亮学记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轨迹,承栽了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幽思、离愁、欢乐与缠绵的精神经历。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白天灿烂耀眼的太阳比作国王,那么夜晚将柔和温婉的亮光撒向大地的月亮,就宛若一位王后。古人曾把月亮比作神话中的女神,一位面容娇美、人人崇仰的女性。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实在是无情的,它暴露了美丽女神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真正面目。那是距今380多年前的1661年,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伽利略·伽利莱用自己制作的天体望远镜对月球进行了观察。随着镜头的推移,月亮的真面目浮现在眼前———那是一副出人意料的、令人吃惊的面孔。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月亮的脸上不仅“皮肤”粗糙,而且上面还有数不清的难看的“伤疤”。如此美…  相似文献   

18.
有只小熊,明天过生日。它忽然想起来,该去问问———月亮什么时候过生日。晚上,月亮出来了。小熊爬上树,对月亮叫:“喂!”月亮不回答,小熊想:我离月亮太远了,它听不见。小熊就走到山里。它爬到最高的一座山上,现在,离月亮近些了吧,它对月亮叫:“喂!”远远传来一声:“喂———”小熊想:月亮听见了,它在回答我呢!“你好!”小熊说。“你———好———!”月亮回答。“你什么时候过生日?”小熊问。“你什么时候过生日?”月亮也问小熊。小熊说:“我明天过生日!”月亮也说:“我———明天———过———生日!”“你要什…  相似文献   

19.
歌唱是人类最基本的音乐活动,是人类音乐生活中最普及的内容,也是音乐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目前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还不发达的状况下,并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学得起乐器,但是人人都有“声带”,人人都能唱歌,“歌喉”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最方便、最自然、最“便宜”的“乐器”。而歌唱又是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月是故乡明     
<正>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