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词典的编纂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  相似文献   

2.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与词典的编纂。  相似文献   

3.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词典的编纂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  相似文献   

4.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词典的编纂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  相似文献   

5.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词典的编纂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  相似文献   

6.
回族经堂语是回族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音译词,意译词,赋予宗教含义的汉语词,自创词等几类。回族经堂语主要有摹声法、双音法、改造法、引申法、说明法等几种造词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源学角度出发,探求回族经堂语词汇系统的构成,对构成回族经堂语的词的概念义和色彩义范畴进行了分析,就经堂语词汇在汉语史和汉语系统中的意义和作用也进行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回族语言的简介、经堂语的起源以及西宁回族的经堂语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阐述。从而更加说明了经堂语对中国伊斯兰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已成为了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中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重点介绍了回族经堂教育、经堂用语及国内第一部经堂语翻译的《古兰经》.  相似文献   

10.
<经汉杂学摘要注解>是一部用回族经堂语注解的伊斯兰教读物.本文分别考察其三类词汇,并且从词的概念义和色彩义入手,就其中的经堂语作了分析与研究,概括了其经堂语的词汇特点.  相似文献   

11.
回族使用汉语文交际时常出现一些特殊词语.其中有一部分是借自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语;有一部分是利用汉语原有构词材料构成的新词语;有一部分是改变了汉语原义而赋予它特定含义的词语;有一部分则是改变了汉语原有结构形式的逆序词语.这些特殊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回族在使用汉语时所具有的民族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回族长期形成的独特而深远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以利用汉语通语中旧有词形,赋予其全新的意义,以及凡回族使用而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中未曾检索到词义为标准,界定回族自创词,并将这些词语作了释义,以期为词汇史的研究和辞书的编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汉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人们为各种不同的名物而命名.以用于交际。但由于语言产生于人类之初.中间历经多重变化。人们已经逐渐地不再能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命名之源.这就影响到人们对语言,尤其是词义的深入了解。弄清名物的受名之由.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语言.以进行交流与交际。同时认识名物命名之源也是人们认识物质世界、体察古人思维的绝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青海民族大学藏族、蒙古族和回族共120名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文化适应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发现:在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总体文化适应能力较弱,但渴望实现文化适应的热情极高;藏族学生适应能力明显优于蒙古族和回族学生;将英语作为第三语言学习的年龄差异对其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汉语使用率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的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高的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回族女学生的文化心理适应水平较低,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正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苏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居住着众多的回族人口。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颇值得关注。通过对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分析发现,苏州回族居民的普通话能力和苏州话能力较高,回族民族别同用语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多民族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在不同民族间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其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也必然发生变化。回族属于上海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能力、语言态度自热成了学界调查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陈建伟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6):57-59,70
苏州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回族是苏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情况值得关注。对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掌握程度、语言态度的调查表明,在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生活中,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的社会分工明显。苏州回族居民普通话、苏州话掌握得较好,回族别同用语掌握得较差。在感情和理智上,他们更认可普通话和苏州话。  相似文献   

18.
回族语言、回族教坊与回族社区幼儿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特定的社区化,对每个社区成员施加影响,对社区内的学校教育系统地产生一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要发展回族幼儿教育事业,必须协同家庭、社区、幼儿园的力量共同提高办学质量。其中,重视社区教育的力量,求得其支持,对回族社区居民进行宣传,改变其幼教观念,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回族语言的特点和功能提供了现代幼儿教育与回族本土化相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