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从图式理论的角度来理解,翻译是译者利用相关图式对源语解码,并将目的语再编码的一个图式转换的过程。文章从图式理论角度来探讨广告翻译。文章分析了目的语读者的图式与源语文本可能出现的三种关系——图式相符,图式冲突,和图式空缺,并提出译者只有充分了解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图式,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创作出优质的广告译文。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图式理论的概念,探析原文与译文间存在的图式关联,深刻解读翻译的两个过程——理解和表达,阐释知识图式对译者的影响,及语言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并对翻译的语篇性进行研究,理解语言的意义在知识图式和语言图式中的相互转化,为翻译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图式指的是一种认知结构,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本文从认知图式的角度出发,首先描绘了认知语言学下的翻译观,并以此分析了《红楼梦》英译本中各种“笑”译。本文指出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调整宏观图式,协调微观图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义三角形理论,分析了翻译延并与认知的联系,并以《道德经》的不同荚译本进行了例证,对翻译延异进行了认知层面的探究,旨在表明:翻译是译者理解原文本、生成内化意义与用译入语将其阐释的动态过程。它以译者的认知为前提,尤其受到先知识的影响,不同译者带着不同先知识去解读原文本必然会建构出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5.
译者的认知能力与译文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就是意义从源语到目的语的再现。而意义的形成与人的认知关系密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逐年增多,还形成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但从译者的认知能力来探讨译文质量的研究还不多。文章从认知视角、认知结构和认识逻辑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认为译者的双语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对译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决定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图式理论,在理解源语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激发大脑中储存的各种图式知识,从而更加准确、迅速地对源语进行解码与编码。本文认为,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译者应做到既激活译语已有图式,又帮助译语建立新的图式,使商务英语翻译更加准确、规范。  相似文献   

7.
张涵  姜诚 《英语广场》2021,(10):29-32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在理解原文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知背景,将原文本转化为目的语表达出来。中国古诗词翻译需要译者发挥其创造性。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讨论诗词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讨论诗词英译中兼顾作者、文本、译者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6,(6):69-73
利用语料分析工具Powerconc解析《葬花吟》中"花"在不同译本中的创造性翻译,并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例示"为基础,指出导致这些创造性翻译的主要因素是译者的涉身经验及译者对制约翻译过程的三种认知原则的运用,继而指出中西方译者在"花"意象翻译上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及优势,并据此对译者主体性做出另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在翻译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被重新确立,中外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已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然而很少有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ICM理论,关注和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对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进行认知解读,提出复译的必要性,以期拓展翻译主体研究。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具备良好的语篇意识才能顺利完成翻译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必须激活大脑中已有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在对原文进行解码和对译文进行编码的过程中提取相应的与文本语言、内容和形式相关的信息并进行适当的选择,以期产出优秀的译本。而激活大脑中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语篇意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图式理论对语言信息理解与表达的影响,指出在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译者可根据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三者的对应、缺失和差异等关系,采用直译、音译、释义、删减、合句等相应的翻译技巧达到传递和交流旅游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夏兴宜 《海外英语》2014,(13):146-148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is a cognitive process.schema theory has seldom been applied to business English.This paper is written on the basis of the features of business English and schema theory;it studies the process in which schemata are formed in the brai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four major schemata to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Through introducing theories and illustrating many examples,the thesis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chema theory to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3.
PAN Hua-ju 《海外英语》2014,(7):123-124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schema in translation and applies it to the analysis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poems in HLM in terms of formal schema,language schema and content schema respectively.It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re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exploring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clear away the comprehension obstruction by the difference of schema during translating.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探讨了图式理论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并从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两个角度分析了图式差异给翻译带来的问题,阐述了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增强目标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及图式理论对翻译实践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泛应用于外语阅读与听力理解的图式理论,试图将图式理论运用于忠实度这一口译质量重要标准的评估上。简要介绍图式理论及其与口译质量评估关系之后,提出了基于图式理论的口译忠实度评估原则及口译忠实度综合评估法。  相似文献   

16.
况新华  吴慧琦 《海外英语》2012,(9):227-228,237
随着文化的日益全球化,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体现出来。使用图式理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进行解释和研究,从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以《望庐山瀑布》的许渊冲英译本为分析材料,从语言图式、结构图式和内容图式三个方面来说明图式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并讨论它在古诗翻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意象图式理论看中国古典诗词象征手法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意象图式的角度来探讨中国诗词中象征手法的翻译策略,指出中国诗词中象征修辞的翻译实质上就是图式的翻译,即将源语中的各种图式再现于目的语之中。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翻译策略来构建新的图式、填充或修正已存在的相关意象图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唐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擅长借物抒情。意象图式作为隐喻认知的基础,将其引入唐诗翻译研究能为唐诗英译开辟新的视角。本文将以唐诗《芙蓉楼送辛渐》的两个译本为例,试图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对译文进行分析,探索其意象认知与图式建构,以进一步利用意象图式进行唐诗英译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以往研究语篇连贯多从语言因素的角度出发,文章以Brown和Yule对图式(schema)的阐释为基础,探讨了语言外因素,如世界知识和先前经验在语义连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图式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化图式指的是关于文本以外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结构性知识。文章在介绍图式与图式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文化图式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论述了完全对应法、交叉整合法和零对应法三种翻译策略在诗歌文化图式翻译中的应用,旨在寻求更有效的文化图式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