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Three Little Pigs是《亲斤起点英渤五年级上册Unit 4 Revision这一复习单元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通过学习本课故事,学生可以复习并巩固形容词最高级以及与描述人物特征有关的词汇和交际用语。本故事涉及建造房子的材料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前几册教材中从未涉及,是影响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教学故事撷取的往往只是一段精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对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到各不相同的道理。比如学生的课堂表演十分精彩,教师如果把它写成一则教学故事,既可以揭示表演中学生合作的成功,又可以赞赏学生在表演中的创造和发展,还可以感怀于教师对表演的指点恰到好处,甚至联想到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一系列策略……一段教学实践活动何以会给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那么多的启示,包蕴了如此丰富的内涵?从文学分析的角度说,这就叫做“形象大干思想”。然而在写教学故事时,如果想把这些受到启迪的想法巨细无遗地都写进去,  相似文献   

3.
说明: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表演。根据这一特点,我把《爱嘟嘴巴的小女孩》改编成英语剧本,让学生在故事的表演中体验到学英语的乐趣。此剧语言难度适中,适合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表演。  相似文献   

4.
那是在上二年级艺术教材“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一单元。课上我设计了发生在取经路上的故事这一活动,先让学生给大家讲述自己最喜欢的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的故事片段之后,再让学生学唱《西游记》主题歌,然后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组讨论《西游记》中四个人物角色的主要特征(从外貌、服饰、道具等几方面谈起),再请学生分组戴上悟空、八戒、沙僧、唐僧的服饰进行表演。由于学生非常熟悉、喜欢《西游记》中的故事,所以在表演时学生都达到“亢奋”的状态,积极性非常高,参与率更不用说了。学生对剧中人物的模仿可以说是惟妙维肖,大部分学生选、演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表演。根据这一特点,我把《爱嘟嘴巴的小女孩》改编成英语剧本,让学生在故事的表演中体验到学英语的乐趣。此剧语言难度适中,适合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表演。  相似文献   

6.
<正>有资料表明,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们都在探究着如何用故事表演达成我们英语教学的目标。尤其在我们的小学阶段,业内人士中已有人在尝试着用故事来构建字义、语汇、句型、语音、文化、复习等诸多的用故事表演英语的课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笔者多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在用故事表演促进英语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上作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索,现拙笔于此,以求得到行家的教正。一、故事表演,教师心要热所谓用故事表演,我的具体做法是用故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我们所使用的文本,无论是词汇、句型还是对话、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积极而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表演能力,他们喜爱模仿,能够将各种场合的各种人物表演的惟妙惟肖。针对学生喜爱表演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创设表演平台,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英语。同时这也符合英语学习规律。英语是一门语言,要完整地表达不仅要借助有声语言,还有借助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如表情、动作等。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让学生尽情表演,在精彩的表演中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如 Supermarket Shopping,My week-days,First Aid 等,这些内容极富故事性与情节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参与到课本剧的创作表演中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涌跃参与,积极调用所学知识使得剧本更为丰富,在表演时佩戴相应的头饰、运用肢体语言,使得人物更加形象、故事更为饱满,这一方法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一的情景剧表演活动极富操作性与趣味性,可以激起全体学生参与表演的激情,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同时,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实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地运用中达到对英语知识的深刻理解,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习、理解,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单词、背语法、背句型,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词汇与人类文明密不可分,它们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由于人类有着相似的思维能力和共同的认知规律,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动物词汇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些动物词汇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有所差异。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充分考虑这些动物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异同,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下面,本人将从三个方商对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1)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一些问候语。要求模仿正确,语调自然。(2)能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身体部位。(3)通过学习两首歌曲和chant部分,使学生熟练词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节奏感。(4)能在CAI或图片的辅助下,听懂故事,并能分角色表演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儿歌《搬米》,启发幼儿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2.学习用手指偶表演儿歌,锻炼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育。3丰富词汇:“轻轻”“晃来晃去”。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将儿歌《搬米》改编成故事,并录制成配乐故事。2.设计制作《搬米》的轮动推拉投影片一套。3.制作小蚂蚁手指偶。(幼儿每人三个)活动过程第一部分:利用电教投影片表演配乐故事《搬米》1.表演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景。教师: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投影显示一只蚂蚁)一只小蚂蚁在路上散步…  相似文献   

11.
认得大象吗?见过耳朵特别大的大象吗?没见过?那我现在要告诉你一个关于大耳朵象和它的耳朵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四处表演的马戏团里。夜里,一天的表演结束后动物们都睡着了。这时,天空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对儿童来讲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英语故事能够把枯燥的单词、句子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尝试对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表演,把课堂当作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学习的场所,激发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羞于讲英语的现状,真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1.深入挖掘故事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故事教学内容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教师应立足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仲夏夜之梦》为蓝本,讲述了说故事剧场这一戏剧表演形式在大学英语艺术类学生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狗,只是被驯养化的众多动物中的一种。在新时期小说中表现人与狗的艺术关系的作品有《刑老汉和狗的故事》《那山·那人·那狗》等。这两篇小说中都不同程度地塑造了狗这一艺术形象,狗的形象意义也逐渐复杂丰富了起来,同样,在这些作品中的狗几乎都渗透着宿命色彩。  相似文献   

15.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大多是通过故事、史实或其他事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增强明理的说服力、激情的感染力、导行的感召力,往往也选择相关的例子作补充。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些事例,发挥事例的作用呢?一、巧妙选择事例的表现形式编者、执教老师所选择的故事,一般以书面形式出现。为了促使事例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将事例制作成配乐录音、活动幻灯、录像、动画、多媒体课件,当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表演等。所有这些形式的选择都要以有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重头戏。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高考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和组织学生搞好英语词汇的学习,这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必要前提。如何指导学生对词汇的有效学习,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师,原因是词汇教学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的央视春节联欢会上,人们欣赏到了小香玉艺术学校学生表演的歌舞剧《动物狂欢节》。这已是他们连续第六年参加了。小香玉教出的这些学生,个个都管她叫“校长妈妈”。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是学前教育职前培养的重要工作,故事表演技能是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故事表演能力存在故事表演目的不明确、兴趣不浓厚、集体面前表演故事胆怯不自信、缺乏故事表演技巧等问题,亟需为学生搭建课堂教学、实训室、社团、竞技场、幼儿园、社区等实践平台,通过多路径不同角度和层面促进学生故事表演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一定”“不可能”“可能”这样的词汇,在生活中常用,但其数学意义是什么?即出现“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些情况,相应的条件是什么?在正式学习可能性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主动思考得比较少.我们认为,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些词汇相应的数学意义,学生的体验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这三个词汇的认识,设计三个体验陛片段.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汇体系中,大量的词语在结构上含有动物语素,这些作为构词语素的动物,因其自身特性,使其参与的汉语词汇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义。这一现象反映了汉语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与人们实践活动的关系,体现了汉语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