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索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心理特点,可为就业心理指导提供依据. 运用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问卷对1 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的特征蕴含着2个潜在变量:重要性和不可控性.女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从业风险3个因素比男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1).理工科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因素比文科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1);一年级和三年级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因素比四年级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5).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具有高"重要性"、低"不可控性"的特征,不同群体大学生具有不同的预见就业风险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学生的求职路上存在不少"陷阱",虽然求职路有的"陷阱"是显而易见,容易识破的,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许多毕业生往往由于"慌不择路",会掉进别人设计的陷阱中,所以对初次求职的大学生们来说,求职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是相当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黄晓波  韩宇 《江苏高教》2014,(2):125-126
在国内就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应届毕业大学生为应对就业困难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求职包装"的行为,但有些行为并不符合伦理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求职包装的现状,对"求职包装"这一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求职包装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不良的求职包装带来的影响,最后对求职包装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女大学生凭着自身的智慧和努力走进高等学府,实现"自尊、自立、自强"的理想时,却没有想到伊甸园般的浪漫情怀很快被就业战场上的残酷击得粉碎。许多优秀的女大学生都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能力在己之下的男生取胜的情  相似文献   

5.
“职场医生”指导大学生就业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载,为指导大学生求职,上海市劳动保障部门专门启动“公共就业服务进高校”活动,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到大型招聘会上设摊“义诊”,接受大学生的求职政策咨询;或深入高校现场办公,向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免费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此举很受欢迎,被大学生誉为“职场医生”。笔者以为,“职场医生”介入大学生就业是个好办法,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求职中的思想、心理问题和实际困难,帮助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影响逐渐增大,大学生求职择业已由单纯的学生素质竞争,演变成包括个人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价值有正反两面,如何用好社会资本,关键在于厘清它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使其正面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求职行为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探索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职业归因风格、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明确求职意向、培养健康人格等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大学生求职行为,对于提高求职行为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影响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因素及其产生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求职时所具有的焦虑、挫折、羞怯、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因素和兴趣、气质、性格、能力四种心理特征对求职的影响,同时对导致这些不良求职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大学生的求职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赵河 《河南教育》2010,(5):54-55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许多在校大学生感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一份令用人单位满意且重视的求职简历,而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制作好求职简历。求职简历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并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第一途径,没有高质量的求职简历,或许就没有面试的机会。要想使学生从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辅导员从职业生涯视角来指导大学生制作求职简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求职与招聘     
又有一届高校同学快毕业了,求职应聘已经开始.我想告诉同学们,其实求职的准备并不是一份漂亮的自荐书,或者搞一大堆也许与应聘工作毫无关系的证书.求职是从上大学就应该开始了的一项事业规划和人生策划.大学生必须在学习期间就注重"修炼",以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我这里提几条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大学生求职中.本文分析了微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优势、意义和局限性,提出大学生利用微博求职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民进城务工要办暂住证、健康证等五大证;要交就业登记费、审核费等各种费.少一证就挨罚,甚至遭遣返.""一男一女两个求职大学生,用人单位多半会留下男的,哪怕女生的各方面条件都比男生好."……对于频频见诸报端的这些消息我们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导致大学生就业成为当前的主要社会问题,掌握应对激烈竞争的正确方法和有效措施有助于广大学生顺利渡过就业难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文章从走出求职误区、调整求职心态、分散求职目标、提升求职能力和珍惜工作机遇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应采取的就业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万袆 《教育与职业》2008,(13):96-97
近日,国家劳动保障部向社会公布了"职业陷阱"频发的八大高危工作岗位,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的"职业陷阱"、"求职骗局"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目前已然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些"职业陷阱"的出现对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仅对刚踏人社会的大学生造成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损害,也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常见的"就业陷阱"及其防范手段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试析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高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深化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基本要素的研究,对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包括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求职能力、适应能力等基本要素,其中,专业能力是基础要素,职业能力是发展要素.创新能力是核心要素,求职能力是载体要素,适应能力是支撑要素.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就业大潮高涌的今天,在好职位遍寻不到的时候,毕业生难免产生了急躁盲目的情绪,一些打着“招聘”幌子的别有用心的人也就随之钻了空子。在隐蔽很好的“求职陷阱”面前,许多满怀雄心但缺乏经验的大学生纷纷落马。这些现象在媒体上不断曝光,但也层出不穷。一些有过受骗经历的大学生对记者说出了他们的遭遇,希望能帮助师弟师妹们擦亮双眼,避开“求职陷阱”,找到自己真正满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连年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200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212万人,同时我国又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对于女大学生而言,由于受传统用人观念影响和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尽完善,在就业求职中更是举步维艰.在第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年来临之际,笔者与一个曾经积极奔波于求职之中的女大学生进行了一次交谈,从中深刻地感受到女大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下的艰难选择和他们在这场"求职战"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与理性.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连招聘饭店服务员都要"有经验者优先"的年代,"工作经验"一下子成了求职者挂在嘴边的时髦词汇.只可惜,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字眼,往往成了"求职路上的拦路虎"、"高悬于头顶的达谟克利特之剑",学生们纷纷谈之而色变,议之而慨然.  相似文献   

19.
据媒体报道,现今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许多年轻的女大学生在求职时都携有自己的"个人写真集".这些写真集一般封面是大特写,里面少则七八幅、多则上百幅的彩色"写真".求职者希望以此为"利器",攻破招聘者的大门.面对这种现象,一些人不禁提出了疑问:这些花费时间精力苦心制作写真集的女大学生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漂亮的写真集真的能成为进入理想单位的"敲门砖"吗?容貌难道比证书和才学更有份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经验不足,维权意识淡薄,在求职过程中常常遭遇求职陷阱.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法律问题,并从高校、毕业生自身、新闻媒体、政府等四个角度提出了系统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