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只有把准教材变化的实质,才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本文对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变化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若干教学建议。一、内容变化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结合一年级新生年龄特征,在教材编排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了适当调整。1.加强学生学习的准备性,单设"准备课"单元准备单元的内容由实验版课标配套教材第一单  相似文献   

2.
正北师版二年级下册配套新教材编写贴近学生生活与年龄特点,传递着"课标味"及"儿童味"。基于新旧版本教材的比较与解读,本文尝试从"教学内容"维度看教材变化,并对相关的"教学活动"提出一些建议。一、课程内容结构的主要变化分析1.从指导思想看变化新教材编写紧紧围绕2011年版课标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藤野先生>(现行课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一课中,有"寓居""寓里"二词,均表示住的地方.可是,鲁迅为什么用词不同?具体含义有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秋季,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修订版教材)面世.修订版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编写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实验版教材)的修订与完善.到目前我们已使用了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册),现将使用后的一些体会整理出来,以飨读者,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配套的教材(以下统称实验版课标配套教材)相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配套教材(以下统称2011年版课标配套教材)的变化不是特别大,基本保留了原来的结构和核心内容。研究2011年版课标配套教材的"变"与"不变",有利于我们继承课程改革取得的优秀成果,并不断完善、推进课程改革工作,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理性地前行。本刊上期结合人教版、北师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2011年版课标配套教材特点,探讨教学建议,本期将围绕二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展开,以期引发大家对2011年版课标配套教材教学实践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一、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本节课的主题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第3节内容——探索《频率与概率》,它是后面研究等可能条件下概率的基础,是"概率"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6页至67页"一分能干什么"。教材与学情分析"一分能干什么"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及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杨路 《儿童音乐》2007,(7):61-63
教材:人音版第十四册七年级设计思路:本课通过唱、编、演、奏多项音乐活动的实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参与音乐的聆听、体验、编创、表演和演奏。并将各种环节设计成一次快乐的江南旅行,通过"听、品、观、闻、演"五大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从中培养了学生表演、编创、合作、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深入研究教材的变化脉络,有利于我们清晰地领会编者意图,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发挥2011版课标配套教材的编写价值,把课标理念落到实处。一、概览教材变化从名称上看,本册教材最明显的变化是两个小单元"一升一落"。2011版课标把"分类"作为"统计与概率"的组成部分,因此人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下册专门安排了"分类与整理"单元,包含了原先位于本册中的"统计"内容。原来一年级下册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聚焦基础教育日语课程标准,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1](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2](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描述作了文本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课标实验稿》与《课标2011年版》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整体上没有改变;其次,《课标2011年版》的内容描述有充实与完善,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有进步、有与时代同步的发展,并且其关注"学"的这一教育观点更加鲜明。可以认为,从《课标实验稿》至《课标2011年版》,基础教育中的日语教育在教育观念上已经完成了由以往单纯重"教"到更加关注"学"这一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徐东玉  陈喻 《贵州教育》2008,(10):25-2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88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单元.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本单元共分3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2013年4月24日至25日,江苏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在连云港市举行.笔者以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为课题开设了一节观摩研讨课.这节课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到课后研讨,均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来实施.从课后的专家点评和自我反思来看,再次印证了重视"双基"依然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笔者现就这节课的"前世今生"作一梳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倡导的是"整体主义"的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笔者结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数学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进行一年实验时基础上,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春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二年级下册新教材投入使用。根据2011年版课标的要求,一、二年级配套新教材调整后移了部分教学难点,二年级下册配套新教材势必积淀更多教学难点。因此,研究二年级下册教材的新变化,领会编写意图,是数学教师学习课标、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一课。本专辑分别对人教版、北师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新教材变化的特点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以期给大家的教学实践予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紧扣新课标(2011年版课标),便于学生学习,内容生活化,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课程的基本理念.新教材继承了原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但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我校在一次备课组教研活动中,要求听课教师就自己所听的一节课,针对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并进行重新设计,同时说明理由.笔者选取的课题是苏科版2014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二元一次方程组"下.就此课例的改进,与诸位分享其中的过程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1教材分析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6.2同类项(第一课时)".1.1地位与作用"同类项"是学习整式运算的基础,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界定的"数与代数"方面的基础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这些知识是学习同类  相似文献   

18.
汤岚 《辽宁教育》2014,(9):53-54
正一、基本理念表述新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称为"实验稿"):"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为"修订稿"):"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实验稿"与"修订稿"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这样去读  相似文献   

19.
我在认真学习领会2011年版课标的同时,不断与实验版课标相比较,以期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能更清晰地感受理念的更新、目标的明确、内容的具体.在比较中,我对作文"阶段目标"的调整尤为关注,在横向与纵向的逐一对比、思考中,深化自己的认识. 在对比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学段写话目标虽然完整保留了第2、3条要求,但是第1条调整较大,一增一减.减的是"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中,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要努力凸显特色,积极探索教科书的多样化."可见,编写的教科书多样化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科书的一大特点.数学教科书是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课标(2011版)》的具体要求.在新课程下,到底现行的数学教科书又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呢?我们很有必要掌握不同版本数学教科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