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拨浪鼓 我小学毕业了,很舍不得同窗六年的同学老师,到了新的班级,感觉无法融入这个新集体。我没法像原来那样活泼好动,没法跟新同学打硪一片。感觉好像跟新的同学玩得很好就是对不起以前的同学,我真的没法跟他们亲近起来。  相似文献   

2.
本期灵通姐姐将回答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敬三小学六(2)班的臧海婧同学来信提出的问题。臧海婧同学在信中是这样写的:灵通姐姐:你好!我是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敬三小学六(2)班的臧海婧。上学期,我学  相似文献   

3.
高歌 《师道》2002,(2):25-26
“同学们,今天我们请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讲中国。”欧尼尔夫人站在黑板前,对全班同学说。喧闹的教室马上安静了下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集中到我这个中国同学身上。“格蕾塔,你到前面来。”我到门罗小镇上小学六年级,自然引得周围同学对中国发生兴趣,常常围住我问这问那,有的还让我教他们说中国话,让我应接不暇。这一次要上关于东亚——中国和日本的课  相似文献   

4.
丁平 《河北教育》2003,(5):32-32
台湾教育关注生活、重视实践的特点是我早有耳闻的,但真正让我领略这一点还是班上一位来自台湾的同学。 方同学本学期刚从台湾到大陆,虽然他在岛内已经小学毕业,但由于学业跟不上初中的要求,所以插班到我所任教的六年级。 这位方同学带来的成长记录手册上分明告诉我他是一个“聪明好  相似文献   

5.
短暂的小学时光转眼间就快过去了。看看美丽的校园,听听熟悉的声音,我真舍不得呀!因为今年九月,我将离开教育我六年的母校,告别一起生活了六年的同学。想想在这六年当中,我对同学的态度是多么不好啊!不管是谁不小心碰了我一根汗  相似文献   

6.
师恩难忘     
真是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就快小学毕业了。我真舍不得离开我们的西园小学,舍不得我们六(1)班的同学,更舍不得我们的班主任王朝霞老师。  相似文献   

7.
日月如梭、岁月似水。转眼间,我已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了。在这六年的小学生涯中,有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有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有同学对我的情谊与鼓励,  相似文献   

8.
大浪淘沙     
离开小学已经六年了,一转眼就要高中毕业。六年来,我有许多新老师新同学,但我总忘不了小学的母校,忘不了我同校长的一次争论。一个星期日,特地回母校看看。哦!新盖的体育馆,新开的大操  相似文献   

9.
一哥 《家教世界》2014,(9):20-20
一哥:我是个腼腆懂事的女孩子,学习很少让家里人操心,这次考试也很争气,考了全校第二,开学就六年级了,爸爸妈妈决定把我转到这里最好的小学,可是还没等兴奋劲过去,我就发愁了。这意味着我要和所有同学告别了,我非常害怕面对那么多的新同学。而且上这所学校的都是很优秀的同学,以后竞争也会很激烈,我害怕和同学们交往起来会很困难。现在越临近开学,我就越怀念自己原来的同学。  相似文献   

10.
刘金龙 《山东教育》2008,(12):24-25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到眼前,当着几个同学的面,撕掉了我写的作文,说:“写得太差劲了,回去重写!”看着同学嘲笑我的眼光,我的自尊心很受伤害。  相似文献   

11.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到眼前,当着几个同学的面,撕掉了我写的作文,说:“写得太差劲了,回去重写!”看着同学嘲笑我的眼光,我的自尊心很受伤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笔者一直教六年级数学,每到毕业前的总复习,总是“讲解、模考、试卷评析”,就像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单调而又无穷无尽。据我校对两届六年级367名同学的调查结果表明,94.7%的同学认为毕业前的复习单调、枯燥,认为这段时期是小学阶段最难熬的时光。现在又到了毕业复习之际,我尝试了几种另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女儿的心愿     
粟连志 《河北教育》2009,(10):12-12
1999年春天,我骑自行车到石家庄市给女儿买《河北教育》。因为在2-3期合刊上有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数学综合复习题。当时全年级都订阅了.我女儿因病错过了订阅时机。没有订上,见别的同学都有了自己没有.心里很着急,催我到市里给她买一本:  相似文献   

14.
本期灵通姐姐回答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六城镇苏洁同学来信提出的问题。苏洁同学在来信中是这样写的:灵通姐姐:你好!我是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六城镇的苏洁,在本镇的一所学校读小学六年级。我和《数学小灵通》手拉手一起前进已经四年整。四年中,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数学小灵通》让我爱上了数学,提高了数学水平。虽然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要分手了,但我永远忘不了她,忘不了灵通姐姐。我希望《数学小灵通》越办越好,让更多的小伙伴爱上她。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开始普及后,儿童入学年龄为六周岁.目前小学“学前班”已全面取消,儿童无需再经过这个过渡的桥梁,一步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跨跃.作为小学低段尤其是一年级的教师,怎样帮助我们的新同学尽快完成幼小衔接,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我做了一些研究,有较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一道应用题     
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一次期末考试,我的数学成绩竟然没考及格.这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要知道,平时我的数学成绩非常好,而且在数学上我花的时间也最多,特别是那些对别的同学来说很难的应用题,到了我的手里,我一下就能把答案解出来.  相似文献   

17.
吴青 《辽宁教育》2009,(11):14-15
在小学五、六年级,部分学生开始逐渐出现以下一些行为,比如:课上或课后总是喜欢盯着某个异性同学看.过多地关注某人的行为或表现,传纸条给本班或外班同学表明“我爱你”,相互频繁地发手机短信,相约在某处“约会”,同学相互谈论“谁爱上谁”,课上老师请某个同学回答问题时大家会把目光聚集到另一个同学身上.或者在无意中同时点到某两人时大家哄堂大笑,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形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8.
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到跟前,当着几个同学的面,撕掉了我写的作文,说:“写得太差劲了,回去重写!“看着同学嘲笑的眼光,我的自尊心很受伤害。  相似文献   

19.
新集体     
开学时,我转到了南开区中营小学四年三班。在这个班上,有四个同学是新来的,班上的同学,我们一个人都不认识。我多想尽快融入到同学们当中去呀!很快地,我发现,中午在学校吃饭竟然是认识同学的最好的时机。嘿!还真管用,没几天,我就和周围的同学亲热起来。  相似文献   

20.
灵通姐姐最近收到了河南省许昌市七里店乡杨艳同学的来信。杨艳同学在来信中是这样写的:灵通姐姐:你好!我是河南省许昌市七里店乡的杨艳同学,正在读六年级,再过两个多月就小学毕业了。《数学小灵通》是我的好老师,几年来,我在《教学小灵通》的帮助下,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数学成绩也提高了.虽然我即将告别她,但她会永远留在我的美好记忆里。请允许我向编辑部的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