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围绕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根据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特点,把学校作为“超市”,教师作为“服务员”,为学生“顾客”提供课程及其它创新实践活动“商品”,构建基于“教学服务超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教学服务。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效果很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适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  相似文献   

2.
有人把教师比喻为“编剧”,有人把教师比喻为“导演”,也有人把教师比喻为“演员”。当人们意识到单一的角色,不能代表教师的形象时,还有人说:教师=“编剧”+“导演”+“演员”。乍看起来,这些比喻颇有艺术色彩,有某种道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比喻既有悖于新的课程理念,也不符合教学活动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不再是“编剧”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形象地比喻为编剧,颇有艺术色彩。有人甚至将教学设计和编剧创作的剧情作了一个对比:复习导入(序幕)—传授新知(情节发展)—课堂讨论(剧情高潮)—概括总结(结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报山东站站长李炳亭先生对高效课堂概括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他把课堂比作是知识的超市,把学习的过程比作是生命的狂欢。这是贴切的比喻,也是新颖、独特、大胆的观点。那么,何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呢?  相似文献   

4.
以“平凡的歌者”比喻教师,首先说明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平凡而普通的:作为歌者,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艺术活动;作为歌者,教师在工作中要进行“表演”;作为歌者,教师的“表演”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作为歌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与此同时,关于教师的比喻也似乎是最多的。圣人或殉道者:原有比喻中的教师形象关于教师的比喻究竟有多少种?我们不得而知。令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主要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春蚕”、“蜡烛”、“铺路石”、“人梯”、“渡船”等等。不可否认,这些比喻都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教师职业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5.
远程开放教育中创新意识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每一个劳动者终身教育面临的课题。文章中把“现代远程教育”比喻为“学习超市”。电大应如何发挥“远程开放教育”的优势,在“创新”二字上巧做文章,强化电大的办学特色,在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人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是对教师的美称;实际上教师常被视为“教书匠”,那是一种贬称,间或是教师的谦辞。这些都是比喻。前者是对教师在课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的比喻,后者是对多数教师在课程中实际上扮演的角色的比喻。自然,比喻毕竟是比喻,难以确切地表述教师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教书匠”者也,不单纯是个人行为,重要的是具体分析导致许多教师成为“教书匠”的教师职业特点和课程要素及其结构。一匠,原指工匠,即手艺人。其引申义,有匠心、匠意等。如“匠心独运”,为匠人美誉。把教书比喻为“教书匠”,是由于“教”也是一种技…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比喻虽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它的中心词是“工程师”,但我国在教育领域使用这一比喻时更多强调的是“灵魂”这个修饰词。各个历史阶段对“灵魂”含义的不同解释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不同理解和要求,反映了我国在教师道德问题上从完全重视思想政治到对教师道德全面认识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语文的物化     
1.鲜花作为一种植物以及拥有的物性 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个精妙的比喻:园丁与鲜花。 这个比喻,蕴涵了语文教育几乎所有秘密。 在长期的反复使用之后,这个比喻已经变成了隐喻:学生被“物化”了——他们是“鲜花”,而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相似文献   

9.
人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是对教师的美称:实际上教师常被视为“教书匠”,那是一种贬称,间或是教师的谦辞。这些都是比喻。前者是对教师在课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的比喻,后者是对多数教师在课程中实际上扮演的角色的比喻。自然,比喻毕竟是比喻,难以确切地表述教师在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教书匠”者也,不单纯是个人行为,重要的是具体分析导致许多教师成为“教书匠”的教师职业特点和课程要素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2005年10月25日,我在市区一家超市内准备购物。由于连日下雨造成超市内大理石地面积水,我不慎滑倒摔伤,花去医疗费二百多元,还耽误了两天工作。摔伤后,我立即找到超市负责人,他叫了一位服务员送我到医院拍片看伤。当我要服务员替我垫付拍片费和医药费时,服务员说他没有带钱,我只好自己暂时垫付。当我10月28日去超市找负责人赔偿时,超市负责人却说我在超市内并没有购物,不属于消费者,拒绝我的赔偿要求。请问:这家超市到底该不该赔偿我的损失呢?读者王智军王智军同志:你好!编辑部把你的信转给我,现在答复如下:超市负责人说你未在超市…  相似文献   

11.
我不是小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技术教育》2000,(29):27-29
认识王蔷缘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为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职教会议,我们一行来到了北国冰城哈尔滨,接连的会议让人很劳累。华灯初上,随意 的我信步走进了一家门面还算讲究的百货仓储超市,里边没有几个人。 “先生,您是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的?”在图书超市,一个陌生女孩的声音掠过我的耳际。 一个身着服务员装扮,中等个儿的女孩站在我身边。 “你是──” “我叫王蔷,是这儿的服务员,我也在职业学校念过一段时间,还看过你们办的杂志呢。” “哦──”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几年来对职校学生生存状态的关注,使我忍不住想打听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写“下水”作文,历来得到专家学者的提倡。对此,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教学生写作文,教师必须先动笔写一写,这就好比教学生游泳,自己必须先下水示范一样。教师示范得好,学生就学得快。教师写“下水”作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如果说教师“下水”的目的如这个比喻中所说,是为了给学生作示范,那么我觉得“下水”之前,最好还是三思。  相似文献   

13.
“超市”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开放式的购物形式,这种新型购物方式的特点,是把顾客放在一个主体的地位,顾客置身于“超市”之中可以任意挑选自己需要或喜爱的商品,经营者只是提供商品和对商品进行推介。在“超市”中的商品、顾客、经营者的关系犹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妨把“超市”的这种经营理念引进  相似文献   

14.
<正>林晓曦被保安从超市一路追出来,猛地冲进了眼前的酒店。她不顾撞到了一个服务员,钻进一张桌布拖地的餐桌下面。保安追进酒店,说有个姑娘刚在超市偷了东西,问有没有人看见。被林晓曦撞到的那个服务员说没有,保安便走了。当晓曦钻出来,才发现被她撞到的人是一个少年。少年问林晓曦怎么回事。林晓曦说后妈经常不给她饭吃,她实在太饿了,所以偷吃了些超市的饼干。少年听着竟泪光盈盈起来:"走!我带你去  相似文献   

15.
一、“英语超市”的定义所谓“英语超市”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摆放一些适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商品”,让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地“选购”,和“营业员”用英语轻松地交谈、游戏着“付款”。二、“英语超市”的操作“英语超市”可以设在教室的一个角,如条件允许也可安排一个独立的小教室。“营业员”由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特长生或对英语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担任。“英语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的“货物”可以是单词卡片(卡片上的内容可以是课本中出现的单词,也可以是由已学单词派生出来的有关联的单词,还可以是课外的新单词。)…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对课堂教学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用桨把船划向前。”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我们知道,课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旅程,是一个学生思维放飞的旅程,其间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下面,就几个教学案例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位有新潮观点的校长,最近发现学校的师生关系如同餐厅里服务员与顾客的关系,特别是职业中专的师生关系和普通高中不同,更像饭馆、餐厅,教师是“服务员”,学生是“顾客”,所以应该和餐厅服务员那样打扮起来为学生服务,于是发起了一场“教师扮靓活动”:大力动员教师精心打扮,穿高跟鞋、染发上班的女教师大受表扬,特别鼓励教师穿时尚的衣服,亲自动员在群众中有影响的优秀教师带头扮靓。为了使扮靓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进而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创新:取消原有的,教师和学生一样,在学校里要穿校服,不能染发、穿高跟…  相似文献   

18.
歌唱教学的过程中,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比喻”被常常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正确地表述和理解这些比喻,成为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解释歌唱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比喻入手,为声乐教学提供较准确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智慧加油站     
一共有多少服务员3月15日是我国的消费者权益日。某大型超市里,今天上班的服务员共70名。小慧问一位服务员,这么大的超市共有多少名服务员?那位幽默的服务员略一沉思,对小慧说:"我请你动一下脑筋吧!今天有70名服务员上班.是所有服务人员的1/3的2/3。"小慧挠着头皮,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我园参加了上海二期课改基地园的实验,玩具成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关注点。在征求课程改革深化发展意见时,我收到了教师的建议:“目前幼儿园的玩具不能适应课程实施的发展需要,希望园长能改变管理策略。”于是,我对幼儿园的教玩具管理作了调查分析,发现教师说的很有道理,由于仓库里的玩具量少且封闭储存,教师无法直接选择,这无疑给教师实施课程带来了不便。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呢?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超市,能不能让幼儿园的玩具仓库变成“玩具超市”?这样教师可直接进“超市”自选,同时把班级中暂时不用的玩具放到“超市”里,这样既丰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