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想写父亲的念头由来很久,但终因太喜欢父亲,怕说不出写不出对父亲的那种分量,多少次,凝眸空白的稿纸,作久久的沉思,几欲提笔却又写不出一个字。六月,南方的昭通,田野中已是绿浪翻滚。那疯长的秧苗竟然会让我情不自禁地将目光投向北方农村,投向常年蛰伏在贫瘠土地上劳作的我的父亲。其实,父亲何尝不是一株麦子呢?父亲就是一株麦子,一株谦逊而淳朴的麦子。  相似文献   

2.
五谷一般是指水稻、黍子、高粱、麦子和豆类五种谷物。经过加工,水稻、黍子、高粱、麦子的籽实可以制成大米、黄米、高粱面、面粉,豆类的籽实是我们常吃的各种豆子。五谷的籽实,既是果实,又是种子。五谷指的是什么?@小歌  相似文献   

3.
上初一的时候,我跟着父亲下田割麦。到了地头,我说,这么一大片,啥时能收完呀?父亲笑笑说,你还没有动手,怎么知道不会很快收完呢?于是我们动手割麦,一把一把,一刀一刀。太阳高了,气温上来了。腰痛腿酸,口干舌燥,汗流浃背,麦芒刺臂……那种感觉,真是刻骨铭心。我忍不住望着眼前的麦浪,一声叹息。父亲忙来劝我:“害怕了?不要总是站起身来看。集中注意力,一点一点地割!”我不再胡思乱想,埋下头来,专心致志对付眼前的麦子。有一段时间,竟然忘了累。下午约摸四点的时候,那片麦子全部割完。父亲抹了把脸上的汗珠,轻松地一笑,问我:“怎么样,比你想象…  相似文献   

4.
上初一时,放农忙假,我跟着父亲第一次下田割麦。到了一块金灿灿的麦地边,我说:“这么多麦子就指望我们两个人,啥时能收完呀?”父亲笑笑说:“你还没有动手去做,怎么知道不会很快收完呢?”  相似文献   

5.
古代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宰相西萨。西萨向国王请求说:“陛下,请您派人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放上一粒麦子,在第二格放  相似文献   

6.
亲亲麦子     
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心坎上。麦子的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棵麦子是美丽的,一地麦子更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个翠绿与金黄交织的夏季,又是一个喜获丰收的日子,我又听见撒种的声音。是的,这是麦子亲吻大地的声音,这是我内心的天籁之音。  相似文献   

8.
一项对我国31个城市家庭的调查显示,教育支出已成为家庭支出中仅次于“日常消费”的第二大经常项目,去年子女教育支出户均5900元,以此推算出2001年31个城市居民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总额可达到596亿元之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的居民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排在前4位,分别达到86亿元、84亿元、44亿元和4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择校费”是教育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总教育支出的1/6。除了子女教育外,家庭成人教育支出也达到了相当可观的规模。有13.8%的家庭在成人教育方面有支出,总额…  相似文献   

9.
《三袋麦子》这篇童话,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慢慢吃;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土地爷爷再次拜访三个小动物。小猪吃了美味,深表感谢;小牛还剩下半口袋麦子;小猴收获了满囤的麦子。这篇童话浅显易懂.文中出现的三个小动物都很可爱。  相似文献   

10.
麦子属猴,就像老人们常说的那样:猴年出生的人聪明,麦子周围的人都说他比孙悟空还聪明.麦子的父母都是干部,平时工作都很忙,因此麦子在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祖父母家抚养.健康而活泼的麦子很快就赢得了祖父母的喜爱,在祖父母的身边.麦子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1.
与麦子对视     
麦子的生命昂扬向上,从麦芒的锋口上经常可以看见阳光的锋芒,我与麦子对视,麦子的目光让我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2.
红粉知己麦子是位大学老师,她常常这样打趣:"每次量体重,轻了就对自己说:瘦了;重了就对自己说:胸部大了。"耳濡目染了她的智慧,她的学生也个个出落得山清水秀,明眸善睐。她说,也许成功要有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麦地行走     
坐在一穗麦子上唱歌四月底,五月初,沙地上的麦子开始最后一轮生长。生命的最后一轮生长,通往内心。也就是说,此前,麦子的生长是向外的。向着太阳,不断地向高处生长。而此时,麦子开始向内生长。麦子把积蓄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的时间,堆集在麦穗上。麦芒挺立,阳光跳跃。任何一个躬耕在大地上的农人,这时,都会听到麦子内心汩汩的灌浆声。  相似文献   

14.
孙军 《考试周刊》2012,(93):52-53
【教材简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材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小猪把麦子磨成了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部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一囤麦子。  相似文献   

15.
油菜花开     
九月金秋,金灿灿的阳光洒满了山里的每个角落,郁郁葱葱的大树贪婪地吮吸着温暖的阳光,小草也在太阳的呵护下异常可爱。麦子哼着小调,蹦蹦跳跳地回家去,她觉得这条崎岖的山路最近仿佛不再难行了。“麦子,好样的,继续加把劲,这题就迎刃而解了!”老师鼓励麦子,“麦子,你真棒!”老师赞扬麦子。麦子乐呵呵地笑了。她终于明白原来只要向前一步,再向前一  相似文献   

16.
爷爷家的麦子丰收了!爷爷早就编了3条长长的透风芦苇席子准备存放新收的麦子。预计每张席子可以围成一个容纳200公斤粮食的圆柱形粮囤。然而今年麦子的收成却出奇的好,爷爷家的麦子产量竟达到了800公斤。这样,就还有200公斤的麦子没地方存放,爷爷想去商店再买一条席子,可  相似文献   

17.
雪下个不停,蓝蚂蚁家的粮食都吃光了,他只好去借粮食。蓝蚂蚁来到红蚂蚁兄弟家,红蚂蚁哥哥说:“我还有颗麦子。”红蚂蚁弟弟说:“我还有颗麦子。”蓝蚂蚁分别从红蚂蚁兄弟那里借到了相同数量的麦子。现在,红蚂蚁哥哥的麦子比弟弟的麦子多一倍。小朋友,蓝蚂蚁一共借了多少颗小麦呢?蓝蚂蚁借粮食@张媛  相似文献   

18.
阅读海子的诗篇,扑面而来的是那一地芬芳的麦子:麦子和庄稼,和野花,和村庄,和土地以及雪山,草原等在我们眼前交替呈现,那一地芬芳的麦子衬托出了海子斑斓的生存背景。“麦子”应该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麦子”对于海子正如凡高之笔对于向日葵,是“沉默的爱”,是痛苦燃烧的人生,是炽热的艺术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正>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粒扣齐了。但是,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落在了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冬去春来,它终于开始抽穗,并且呈现出了金黄的颜色。当一位农人收割了无数麦子后,发现了它,欢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割下这一株麦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自语:"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的是天惠呀!"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正如这田埂上的一株麦子。它生长的是田埂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祖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有千千万万个热爱她的优秀儿女。从生活的实践中,我体会到:爱国不分年龄大小,爱国应从我做起。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刚把麦子收完,还没来得及整理,一场暴雨就来了。过了几天,我家堆在屋檐下的麦子就发了芽,根本不能吃。天晴以后,爸爸妈妈把麦子抬了出来,把没发芽的麦子和发芽的麦子都晒干了,但发了芽的小麦又臭又黑。到了卖粮的时候,爸爸妈妈商量:怎样才能把生芽的麦子处理掉呢?妈妈对爸爸说:“不如我们把发芽的麦子和没有发芽的麦子拌在一起去卖。”我听了后,坚决卖麦妈把钱吗我又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