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韩棚格  杨松权  姜毅 《今传媒》2023,(11):18-21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视听信息服务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的管理也成为了加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方面,而做好网络视听节目创作与传播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网络视听节目创作的引导方式以及网络视听节目资金扶持引导的原则,分析了影响网络视听节目资金扶持引导效果的四个因素,进而对制定和完善精品网络视听节目资金扶持引导政策提出了建议,旨在有效引导网络视听节目创作和传播,大力促进网络视听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郑宁 《青年记者》2021,(9):20-22
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经历了起步时期、监管框架初步形成时期和升级时期,多部门监管、合作监管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网络视听节目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合作监管、创新监管这三个原则,期待在广播电视法中建构合法有效的监管制度,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保障网络视听节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直播正进入越来越多寻常百姓的生活。作为网络视听直播节目的载体,移动直播客户端(App)已成为时下最火爆的网络应用类型之一。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移动直播客户端传播的视听节目实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不良视听节目混杂其中,涉黄、低俗、虚假等内容借助移动直播客户端推送至广大用户面前,不雅事件屡屡出现,引起了网民的不满和管理部门的注意。移动直播客户端需要切实加强内容管控,提升传播节目的质量,为广大用户提供绿色健康的视听内容和规范有序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4.
网络视听节目法规体系的建立和相应监管活动的开展共同建构了良性的监管环境.当下我国的网络视听监管机制形成了“部门监管+自我监督”的基本格局,该格局在有效承担监管职能的同时,面临“监管审核中存在‘弹性区域'”“青年亚文化监管认知难”与“自我监督不力”等实际问题.鉴于上述情况,网络视听节目监管优化策略应延循“提升辅助监管组织的监管效力”“强化判例借鉴、建立监管大数据库”“借鉴国外新媒体技术优化监管环境”和“坚持文化宽容与文化治理并重”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视听服务获得蓬勃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各种不良内容也借互联网的开放平台趁虚而入,因此,对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势在必行。结合互联网的特性及境外管理经验,发挥行业自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自律准则》应运而生。《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自律准则》依据我国法律及一般社会公共道德制定,回答了“该依据什么规范内容,管理内容传播”的问题,对该准则的认可和遵循将有助于网站有效降低内容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有助于提升视听节目品味。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11,(7):54-55
播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上视听媒体传播形式,在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广大网民在线观看视频和上传视频的主要途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进一步落实监管职责,加强对播客网站的管理,国家广电总局2008年4月批复监管中心建设"播客视频节目监管系统",以扩大互联网视听节目监管范围,为管理部门规范播客网站视听节目传播秩序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汤捷 《青年记者》2021,(9):17-19
本文从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现状入手,阐明网络视听在国家政策扶持、新技术发展、新一代消费习惯变迁等多重利好之下的强大发展潜力,并分析了网络视听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对传统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产业在内容导向统一之下的精细化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息·数字     
正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旨在进一步完善管理,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防止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网络视听节目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补充通知》强调,从事生产制作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的机构,应依法取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互联网视听节目服  相似文献   

9.
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是互联网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和手段上具有许多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分析网络视听传播的演进历程,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的有效途径,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是当前管理部门匾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视听行业监管升级目的在于维护网络公共空间秩序,保障和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是行业健康发展壮大的基石。网络视听内容新形势要求监管主体更为专业、垂直与及时。在监管升级背景下,可以把握网络视听行业三方面的新机遇:监管升级带来流量再次分配,合规产品有更大成长空间;探索网络视听技术和应用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国资媒体与优势互联网公司合作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且呈现加速推进的态势,视听节目也随之出现新的业态。本文从视听节目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视听节目新业态的特点及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及时转变监督和管理思路,实现网络视听节目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余玉 《声屏世界》2017,(8):14-17
我国网络视听节目发展态势良好,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但在其日益繁荣的背后也折射出一些问题,如价值观扭曲、涉黄低俗、血腥暴力、侵犯隐私、语言失范等,对此需要认真审视,适时矫正,以绿色健康视听内容营建和谐网络视听空间,网络视听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常昕 《声屏世界》2012,(9):57-59
7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明确鼓励视频节目服务机构生产、制作、播出优秀网络剧、微电影、专业类视听节目。此次视听新规是广电总局一次重大政策创新,是顺应网民意愿,填补网络剧、微电影监管空白的必要之举,对提升网络视听节目的质量与品位,促进网络原创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7年6月30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以下简称“《通则》”).《通则》一经发布,不仅受到行业内密切关注,在网络视频用户中也产生巨大反响.在内容监管的研究范围内,本文尝试描述《通则》发布的历史逻辑和外部情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监管的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新媒体发展的重视,网络新媒体行业在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提高网络视听节目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成为媒体业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泉州网络视听节目创作已形成比较清晰的格局,电视媒体、社会影视公司和高校学生的网络创作进步较大,但是网络视听节目也存在缺少精品、营销不够科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视听节目转播已经成了三网融合工作争论的话题之一,随着我国三网融合被再一次列入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我国的新媒体发展遇到了又一重大转机,党和国家都把这次三网的融合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的发展战略。当然,肯定会有更多的体制机制受到新的挑战,例如视听节目内容的监管问题。《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规定》的公布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中有褒有贬,不过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人群占了多数,他们主要包括一些新闻媒体、相关服务机构、学生家长和老师等。持反对意见的人主要是还有一些担心和疑问,对是否有必要和能否行的通存在怀疑。本文对放宽准入条件、体制改革、强化监督等三网融合下的视听类节目监管提出想法与实际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三网融合最终重新列入议程,对于新媒体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共中央以及国务院也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目前,网络视听节目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核心议题。所以,本文在分析网络视听节目特点与播放方式的基础上,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督与管理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实现网络视听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当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所推动产生的媒介融合大潮是谋划广播影视发展的总体背景。传统广播影视和各种新兴视听形态正在汇聚和走向现代视听传媒。从广播影视到视听传媒转型的概念、路径和目标日渐清晰,传播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发展格局和监管体制随之发生革命性变化。广播影视呈现发展视听化、视听融合化、视听社会化和视听无处不在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9.
郭艳梅 《东南传播》2016,(10):23-25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节目推选活动和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主办的优秀网络视听节目推选活动已开展三年,期间产生了一批精品。近年来网络视听节目呈现主题突出、开启故事模式、节目包装新颖、形式和手段有所创新等特点。电视媒体、社会影视公司和高校学生成为泉州地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的主体,但是如何提升网络视听节目核心竞争力还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高建民 《传媒》2019,(14):1-1
5月28日上午,聂辰席部长在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就如何坚守正道传播正能量、砥砺创新激发网络视听发展新活力提出了四点指导意见,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5月28日下午举办的网络视听CEO峰会的主题是“新时代的视听产业价值提升”,其重点是围绕网络视听节目精品的创作和播出,推动网络视听产业繁荣发展。优质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始终是推动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借此次峰会机会,我就如何更好地推动网络视听节目创新创优、繁荣发展提出四点意见,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