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来源于兴趣。利用信息教育,可以运用媒体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得到充分展示,以声感、形感、色感、动画等较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教育手段现代化是信息化、全球化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梁桂贤 《教育导刊》2003,(2):128-128
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共同获取的信息以及学习成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当师生情感交融时,教师的要求、期望为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努力的目标,学习积极性就得到提高,对学习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数感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数感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概念,形成数学运算技能。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正确地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数感的要求,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在数概念教学与数的运算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4.
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入教学情 感,更好地增进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 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丰富而且便捷的娱乐资源使得学生的自控力、自驱力与志向越来越容易遭受侵蚀,并引发学业危机。治理学业危机的主战场在大一。这一战役是否能够胜利,除了关系到相当多的学生能否不负十年苦读顺利延续学业,也将影响到大学四年实践创新教育的总体成效。实践创新类学习任务能够为新生带来新鲜感、趣味感、社交感、未来感和成长感,也有利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志、养志、护志、韧志”的学习过程,可以为教师创造更多近距离观察学生状态以及与学生“存在之交流”的机会,有可能为学业危机应对这一教育难题提供一些新方法、新思路、新工具和新力量。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忽略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在课堂中很少参与发言、很少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常常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有学者将这类学生定义为课堂"边缘人"。他们由于性格、家庭、老师、班级授课制等原因受到忽视,内心情感难以宣泄,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表演中看到真实的自己,有利于提高自我意识和价值感,使认知、情绪、个性、社会性得到良好发展,是帮助传统课堂中的"边缘人"学生重拾自信、回到课堂中心的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也必须得改革,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很多常规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使其更加丰富、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之首,是学生对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感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形成良好的数感,有利于学生从根源上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教育惩罚要达到触动与改造学生心灵的目标必须要唤起学生的羞愧感。把唤起学生的羞愧感作为惩罚的根本是由教育惩罚的本质、羞愧感生发的机制以及两奋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在实施惩罚时要能较好地唤起学生的羞愧感,还应该要掌握惩罚的艺求。  相似文献   

10.
比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本质区别与有机联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发展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习经验都不是很充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数感指的是学生对于数学中数与数的关系有一种良好的直觉,也就是指的一种直觉思维。学生培养数感,有利于学习数学知识、完成数学题目等。培养学生数感,能够让学生面对数学题目时,大胆进行推测,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解题方式,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如今,赏识教育已得到社会、学校的认可,赏识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等。在强调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惩罚教育同样必不可少,缺少惩罚教育,不利于学生正常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中的惩罚,是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语文课应把现代媒体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而"说话"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它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电教手段以声感、形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这不仅符合信息时代的需求,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愉快、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电教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高职高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高职高专类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了教师如何协助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与思想教育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独感与寂寞感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心理基础,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外部动力,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内部动力,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大学乃至全社会的信息化是形成越来越多的非正式群体的现实基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强烈的团队意识、社会模拟性、明确的目标,其有利于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创造一个和睦协调的人际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综合素质。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需要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提高素质、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背诵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的手段之一,它有利于深刻理解文章的旨意、脉络、情趣和风格,有利于积累语言感性材料,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背诵优秀古诗文,还能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打造深厚的语言功底,丰富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感  相似文献   

17.
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共同获取的信息以及学习成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当师生情感交融时,教师的要求、期望为学生接受,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努力的目标,学习积极性就得到提高,对学习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开展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一条可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挖掘课程中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爱的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自尊和自信,关注生命的意义,对美的欣赏和发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活教育,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如今赏识教育己得到社会、学校的认可."赏识"即欣赏、认识,它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潜力.赏识教育有诸多的好处;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