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GIS在高校校园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校园GIS发展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校园GIS的方案设计,重点介绍了数据输入与空间分析子系统,最后对高校校园GIS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功能与形式:高校校园景观雕塑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背景,从校园文脉传承、校园空间与景观两个方面论述了校园景观雕塑功能与形式问题,并从自然和建筑的角度探讨了当代校园景观雕塑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问题.指出校园景观雕塑应与校园空间与环境相结合,同时深入分析了当代大学校园环境中艺术创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校园空间信息管理的需要,以商丘师范学院校园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对基于组件式GIS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对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利用SueprMap Objects组件式开发平台进行了系统开发与实践.结果表明,利用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对校园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管理、统计和分析是非常高效的,对建设数字化校园和教字化城市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Web GIS通过互联网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发布和应用,以实现空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是一种多领域结合的新技术。通过详细分析Web GIS的技术原理,研究基于Web GIS的三维智慧校园功能设计,以及基于Web GIS的三维智慧校园关键技术,为建设三维智慧校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RS与GIS在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RS与GIS和景观生态规划等的基础上,论述关于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内容与现状,并就RS与GIS在国内外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优势与现状做了综述,提出了RS与GIS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前景与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实例出发以景观化的思想对高校校园建设进行分析,提出重视校园户外空间建设和文化内涵。并就一些节点建设提出几点构思。  相似文献   

7.
针对校园空间现状问题,本研究结合北京大学发展的实际发展需求,首先从历史角度结合GIS等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手段分析比较历次校园规划用地结构的变化,总结学校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进一步地,基于百度热力图大数据等定量方法,从功能布局、空间资源利用等角度,结合供给和需求分析校园空间布局的矛盾及形成机制;最后,提出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空间功能提升的针对性和组合性策略,并以期为其他高校校园功能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面铺装为构成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校园空间中学生动态迹象的特点,从铺装材质、色彩、尺度、纹样、边界等要素分析地面铺装的设计要点,把握铺装的设计原则,并且通过与植物、水体、建筑等景观的结合而进行探讨。从铺装功能的角度分析现代地面铺装的重要性,以及铺装的生态性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强调校园景观地面铺装的重要性和历史延续性,通过研究提出建设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在实践运用中的理论指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景观由于其自身特殊性,景观规划建设趋于程式化,校园景观设计中利用交叉学科优势引入地相学概念进行研究,文章讨论在地相学的研究角度下的校园景观规划建设,以唐山学院为例,以校园的地形地貌、空间格局、方向方位等角度展开初步探索,力求在校园规划建设前期和校园维护改造过程中提供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小品应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力求创造出有地方特色的,有形象特征的校园景观小品是设计的本质要求。本文首先通过对地域性在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中重要性的阐述,然后再对景观小品的定义进行阐述,并以湛江师范学院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为例进行优缺分析,最后提出地域性方法对校园景观小品营造的启示,从而进一步为高校校园景观小品设计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简要论述了建立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体系结构和模块功能,并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时GIS平台的选择和系统功能的实现做了详细的描述。分析了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3,(A5):20-21
植物是高校景观空间环境中重要的构景元素。校园各景观空间的用途不同,空间中景观植物的配置形式也不一样。在景观方面,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色彩和季相变化表现艺术美;在功能方面,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习性特征科学配置植物,将科学和艺术完美地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景观植物的实用性。作者主要阐述了青岛农业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和植物配置的特点及不足,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葛茜茜 《文教资料》2014,(22):67-68
“美丽校园”是美丽中国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单位。美丽校园的建设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硬件”基础,而且需要文化层面的隐形推动器。而景观雕塑以其独特的承载文化的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高校校园。本文以南京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为研究对象,对目前高校内景观雕塑现状进行实证调查、描述分析,实现从微观调查到宏观分析的突破,以此为校园景观雕塑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项管理信息系统(MIS)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实现自动化,但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还不能使各项管理工作实现智能化。随着高校各项管理的自动化和校园GIS的建设,大量的历史数据得以积累。通过对校园MIS和GIS数据的挖掘,可以实现对校园数据的理解,定位校园教学设施的位置,可快速查找与位置相关的信息,进而发现存在于校园数据中的隐藏信息,构建数字校园信息平台。从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着手,将GIS系统与数据挖掘系统集成,空间数据库系统负责空间信息抽取,GIS实现对挖掘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详细阐述了系统实现过程,设计了系统各子模块,并将其应用于某高校校园GIS中。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校园的理念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分形理论,对梓潼县文昌镇2009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分形维数,不稳定性指数和分散程度。结果显示:1)全镇土地利用景观要素边缘的复杂程度是公路用地(裸地(其他草地(有林地(园地(水工建筑用地(河流水面(旱地(其他林地(灌木林地(村庄(水田(水库和坑塘(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内陆滩涂(设施农用地(建制镇(采矿用地;2)单块面积较大的、社会功能较强的土地利用景观要素的稳定性最高;3)设施农用地、内陆滩涂、建制镇、采矿用地、灌木林地、裸地和其他草地在文昌镇分布极为集中,而其他的土地利用景观要素在文昌镇的分布则相对比较均匀。结果对土地利用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维虚拟校园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有助于实现校园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本文利用MAPGIS K9三维平台和组件式二次开发平台,结合3D Studio Max 2010与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完成了厦门理工学院三维虚拟校园系统.该系统把常规的基于MAPGIS K9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融入到了三维景观模型中,使该系统不仅拥有普通二维GIS的属性查询、地图浏览等功能,同时还具备了三维景观漫游和三维空间分析等新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景观是校园美化的基础、校园文化的裁体,也是学校品质的表现,在高校建设中应该把握高校校园景观的特色。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应该以人为本,以教书育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应该强调开放性,形成一种文化内生繁衍和文化外生发展的现象;应该是自然、空间与人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校园景观文化的持久性,以实现学校文化的有效传承;还应该在兼顾地域性的基础上求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对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景观安全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中景观安全性最高(1级)的为核心区景观带,安全性次高(4级)为缓冲区景观带,安全性最低(5级)为实验区景观带;不同管理区景观安全性最高(1级)的为坪山区景观带,次高(2级)为大安区景观带,再次(3级)为黄坑区景观带,最低(5级)为桐木区景观带。建议加强实验区、桐木区的景观的监测、管理和发展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校园定义 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使用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